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专题 相关链接 查看内容

治理"中国式过马路"不能靠罚款

2013-4-2 10:13|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912| 评论: 0

摘要: 治理"中国式过马路"不能靠罚款多地开始对行人过马路闯红灯、行人过路口不走人行横道等违法行为进行严惩,以前不罚款仅以教育为主的地方,开始罚款了,罚款金额在5元至50元之间。实际上,中国式过马路已经变成了大 ...

                   治理"中国式过马路"不能靠罚款 

多地开始对行人过马路闯红灯、行人过路口不走人行横道等违法行为进行严惩,以前不罚款仅以教育为主的地方,开始罚款了,罚款金额在5元至50元之间。实际上,中国式过马路已经变成了大部分中国人的一种习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对于闯红灯过马路,不走斑马线还要被处罚罚款非常不理解。而且交警执法其实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对中国式过马路议论颇多,而且舆论和社会也给予诸多抨击,中国式过马路到底谁是谁非,我们无法厘清,但是中国式过马路肯定不利于交通安全,也不利于交通文明。 

因此,通过治理中国式过马路,让交通更文明,交通秩序井然。但是在治理交通不文明的过程中,尤其是让“中国式过马路”谢幕,让文明从幕后走向前台,似乎并非一帆风顺,而是阻力重重。 

按照新的交通规则,对行人过马闯红灯、行人过路口不走人行横道等违法行为进行严惩,从以前的教育为主,变成开始罚款,罚款金额在5元至50元之间。可是面临的问题是执行难,交警在执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有人就提出,大家都在违反规定,怎么就抓我呢?杭州市交警在执法过程中,一辆载人电动车被交警拦了下来,并按照规定罚款20元,电动车主表示不愿接受,电动车主提出,我刚看到好多电动车是带人的,我就想不清楚为什么单单抓我? 

从中看出,这种治理不是科学的,也不是规范的,而依然是“中国式治理”,治理“中国式过马路”用“中国式”治理方法,只能是越治越乱,越治越不文明。 

中国式治理,一者是想起来了治理,想不起来了不治理,执法也是一阵风,开始时紧,过一阵就会松。二者是治理过程中也会有人情分,熟人或者有关系的人执法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去执法,而对哪些老好人,可以说是违法就治。三者是执法尺度时紧时松,执法过程更是时有时无。 

治理“中国式过马路”绝不能用中国式治理,而应该脱离中国式治理,采取香港和澳门或者说是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一种方法。一是执法尺度应该统一,这样执行起来容易,大家也容易接受。二是执法更应该科学化,谁违反规定无论是执法者或者是被执法者,一目了然,不用辩解。三是执法不能渗入人情分,违反规定时更应该一视同仁,而且晚应该严厉一些,不能时紧时松。 

“中国式过马路”虽是小毛病,但是小毛病更可以反应出大问题,是公民道德素质的问题,也是执法管理的问题,也是社会文明的问题,那么在治理“中国式过马路”一方面要壮士断腕,另一方面更应该刮骨疗伤,同时也要通过用别人的方法来治理自己毛病,克服自己的缺点,这样才有可能更好地解决“中国式过马路”,让“中国式过马路”谢幕,让文明升幕。

相关阅读

相关分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