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烟台市牟平区把老干部工作作为激活经济社会发展正能量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思想政治优势、贴近基层优势、社会影响优势,实施“三红”工程,着力打造“英雄土地、夕阳正红”的老干部工作品牌,在促进家庭和谐、维护社区治安、维系社会稳定、弘扬社会正气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实施“英雄土地党旗红”工程,当好革命精神“播种机” “老党员绝不能输给年轻党员,要有‘老姜生辣’的觉悟,时刻保持老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观水镇老干部第二党支部书记段学生,离休后主动担当起全镇思想道德建设义务宣传员的工作,带领老干部们深入中小学校开展革命传统教育,起到“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效果,累计受教师生达10万多人次。 在牟平,像段学生一样的革命精神传播志愿者有很多。已离世的“老干部宣讲团”成员李德沂,发扬“拓荒牛”的精神,植绿了万亩青山,协助建设杨子荣纪念馆。辞世后,家属按照他生前嘱托,捐赠6.2万元设立“德沂青少年爱心基金”。“老干部宣讲团”成员姜学会,几十年来致力于英雄杨子荣和雷神庙战斗史料的搜集整理,并长年担任胶东抗战第一枪纪念馆、杨子荣纪念馆的义务宣讲员,为有关电视剧、专题片提供大量史料并发表大量文章,在全市范围内做《为了英雄的精神永存》宣讲报告60多场。近年来,“老干部宣讲团”开展各类宣讲教育活动400多场次,受教育干部群众达20多万人次。 围绕畅谈发展变化,传播革命精神,牟平区为老干部搭建起数字化红色文化传播平台。投入5万多元,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配备笔记本电脑,开办网络管理员、党建工作协调员、正能量宣传员培训班,成立工作微信群、QQ群,在全省率先开通了智慧牟平手机台《老干部家园》专用频道,组织开展“畅谈十八大以来变化,展望十九大胜利召开”和“建言十九大”系列主题活动,引导老干部发挥自身优势,为党的事业献计加油鼓劲。 二、实施“银辉暖心夕阳红”工程,当好服务群众“贴心人” “离休不离岗,退休不褪色”。近年来,牟平区老干部志愿者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为家乡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以“争做文明市民”为主题,开展“我奉献 我快乐”活动,积极参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学习雷锋月期间,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为老、助残、便民等志愿服务活动,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春节、老人节等节点,走进敬老院开展以“献爱心 送温暖”为主题的卫生清扫、健康知识讲座、慰问演出等活动,让更多老人切实感受到党委、政府的关怀。为庆祝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区老干部爱心家园志愿服务队成员、武宁街道老干部志愿者走进武宁街道敬老院,为老人送去了牛奶、鸡蛋等慰问品,帮助老人清扫了室内外卫生,为老人量血压,讲解医疗保健知识,陪他们聊家常,以“喜看身边变化”为主题与他们座谈,一起畅谈社会新变化,感恩现在的幸福生活。 2016年12月,在全省三个“最美”评选活动中,退休干部姜学会获得了全省“最美老干部志愿者”称号,老干部爱心家园志愿服务队获得了全省“最美老干部志愿服务组织”称号,“爱环境 护家园 共享碧水蓝天”项目获全省“最佳老干部志愿服务项目”称号。2017年6月,牟平区老干部爱心家园志愿服务队在烟台市志愿服务“四个50”先进典型宣传活动中被评为最佳志愿服务组织;10月,在烟台市老有所为先进典型人物和先进集体评选活动中,姜学会被评为“老有所为先进楷模”,牟平区老干部爱心家园志愿服务队被评为“老有所为先进集体”。 三、实施“文化传承风采红”工程,当好能量传播“扬声器” 依托区老年大学打造组织建设平台,把有能力参加学习活动的老同志组织起来,实施“品牌教师”和“品牌专业”双品牌战略,开设14门专业课,22个教学班,聘请了14名优秀教师,在校学员860多人。声乐、太极拳、老年珠心算等名师名课“一位”难求,老年学员纷纷走上新课堂,与时俱进融入新时代,播撒文化基因,引领文化传承。区老年大学的经验做法在山东·贵州老年大学校长培训班进行了介绍推广。国际老年大学理事会主席弗朗索瓦·维拉斯到牟平参观文化养老工作后给予高度评价,并在国际老年大学巴西研讨会上介绍了牟平区的经验做法。 打造社团文化展演平台,成立了老干部艺术团、合唱团、书画研究会等6个老干部文体社团,骨干会员300多名,引领社会先进文化,传导正能量。每年举办一次全区离退休干部诗书画影展,围绕喜迎十九大组织开展了“两学一做·筑梦中国”“喜迎十九大·添彩新牟平”“庆祝建党96周年”等系列活动,面向社会全方位展现牟平区发生的巨大变化,诠释老干部余热生新辉的精神风貌。目前,全区已有1100多名老干部文体活动骨干。老干部合唱团在“唱响中国梦”烟台合唱艺术节等省市区文艺活动中获奖,被山东省委老干部局授予“山东省优秀老干部文艺团队”荣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