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济南老年人大学领导班子高度重视老年教育理论研究工作,围绕以教学为中心的老年大学具体工作内容,进行了广泛的理论研究,并通过理论研究来指导工作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推动新时代老年教育理论研究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四个着力”抓好老年教育理论研究工作落实 理论研究水平是体现一所老年大学综合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体现老年大学办学特色的重要内容。我校突出“队伍建设、学习培训、特色亮点、成果转化”四个着力点,努力抓好老年教育理论研究工作落实。 (一)着力抓好队伍建设,促进理论研究工作的向心力 队伍建设是理论研究工作的重要因素,也可以说是决定因素。学校注重抓好老年教育理论研究队伍建设,校领导以上率下带头搞好理论研究工作。继续深化老年教育理论研究工作的组织架构,以宣传教研处和教务处为主导,以聘任制教师和系主任为主体,建立教学理论研究队伍,明确校本研究的课题任务。依据上级有关要求确定每年的课题研究对象,要求年度内至少拿出一篇高质量的调研报告。根据理论研究工作的实际情况,注重发现教学系、基层老年大学在理论研究方面突出的人员,主动压担子、派任务、教方法,提高一线工作人员的理论研究水平,引导他们完成课题任务。近年来在教学一线和基层老年大学中发现培养了一批年轻有为、思维敏捷、颇具研究功底的人员,不断充实到理论研究队伍中来,形成了一定的理论研究成果。今年8月23日在寿光市老年大学举行的全省老年大学书画教师培训班暨老年大学书画展上上报了5篇高质量的优秀论文。 (二)着力抓好学习培训,提高理论研究工作的凝聚力 理论研究队伍建立起来,队伍建设离不开学习培训,学习培训是提高理论研究工作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理论研究工作凝聚力的重要因素。学校注重在校际交流的刊物中收集有分量的理论研究论文,并以此来召开学习交流座谈会,谈个人体会,谈论点论据,谈发展思路,启发理论研究的思维模式。积极参加省老年大学组织的各类理论研究会议和培训讲座,以此提高理论研究的功底。同时,学校还将分门别类的有关县区老年大学理论研究的刊物发放给县区老年大学,指导他们的工作思路,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引导他们站在更高的起点上思考问题,解决问题。2017年,新领导班子上任后,十分注重老年教育理论研讨工作,明确一名副校长专门负责领导全校的老年教育理论研究工作,重视基层理论研究骨干和县区老年大学校长队伍的培养,召开县区老年大学校长座谈会,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努力把全市的老年教育理论研究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三)着力抓好特色亮点,突出理论研究工作的创新力 特色亮点是理论研究工作的点睛之笔,也是对日常教学工作的有力促进。近年来学校注重总结理论研究论文的优缺点,借鉴省老年大学协会集结出版论文集的经验做法,在今年3月份,制作出版了《全市老年教育理论研讨会论文集暨会员校风采录》,将近两年获得全国、省、市老年教育理论研讨会奖项的论文和10个县区老年大学、8所分校的简介以及实景照片,整体排版印刷,创新性的将论文集和风采录集中在一起。制作出来以后成为学校对外宣传交流的载体,引来全国众多老年教育同行的赞赏。8月份制定下发了《济南老年人大学工作手册》也成为理论研究工作的一个亮点,涵盖学校概况、处室职责、学校规章和学校党建等四个方面32项内容,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和要求,规范了工作人员的日常行为,大力提高了学校工作效率。以制度建设为突破口,做到一切工作都能按制度、按规矩、按程序办,用制度来规范和促进学校的日常工作。 (四)着力抓好成果转化,形成理论研究工作的牵引力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理论研究重在指导实践,学校注重理论研究成果的转化工作,通过成果转化来形成理论研究工作的牵引力。近几年通过老年教育理论研究形成的论文和调研报告,上报上级有关部门或公开发表,已经引起我市各级领导的重视。为贯彻落实济南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刚2016年12月23日来我校新校区调研座谈时的讲话精神,学校新一届领导班子明确学校的发展思路为:建成全市的老年教育中心、理论研究中心、远程教育中心、骨干培训中心、展示服务中心、示范引领中心,努力实现教学、管理、服务一流的全国示范性现代化老年大学的奋斗目标。同时学校主动作为积极走出去,通过前期的努力,今年11月3日与山东师范大学建立合作共建关系,设立山东师范大学实践教学基地,引进优秀的大学生力量参与到老年教育工作和理论研究工作中来,下一步,学校还会探讨邀请山东师范大学的专家教授,共同打造老年教育理论研究工作的专家智库。 二、“四个深入”推进老年教育理论研究工作创新 纵观近两年学校的老年教育理论研究工作,虽然做出了一点成绩,但是距离上级领导的指示要求和广大老年学员的殷切希望还有一定的差距,在队伍建设、经费投入、研究深度和成果转化上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认为,今后一个时期加强老年教育理论研究工作,应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努力在“四个深入”上下功夫,推进老年教育理论研究工作不断创新。 (一)深入加强研究人员队伍建设,健全人才培养制度 加强研究人员队伍建设是理论研究工作的首要任务,应该努力在健全人才培养制度上下功夫。一方面,省、市、县区老年大学应该重视加强自身的研究人员队伍建设,通过会议、培训和讲座等多种形式,提高研究人员队伍的能力水平,形成梯次分明、老中青结合、颇具地域特色的研究人员队伍。另一方面,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联合各地高校专家教授力量,借助他们的研究平台提高老年教育理论研究的水平,建立合作共建、共享共赢的良好机制,条件成熟时建立理论研究专家智库,形成有一定分量和学术水平的研究成果。 (二)深入加大研究经费投入力度,完善硬件设施条件 加大研究经费投入力度,是对老年教育理论研究工作的有力支撑,完善硬件设施条件,也是对老年教育理论研究工作的有力补充。各级老年大学应该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申请支持和帮助解决,适当加大理论研究经费的投入,建立良好的经费投入和使用机制,一方面对从事理论研究的硬件设施和设备以及办公条件进行改善,创造舒适安静的理论研究环境。另一方面对取得全国、省、市以上奖项的研究成果应当给予一定的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以此促进理论研究工作的有力开展。 (三)深入探索理论研究广度深度,创新研究模式机制 理论研究工作没有止境,应该在加深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不断创新研究模式机制,推动老年教育理论研究工作发展。透过现象看本质,要通过研究成果来解决实际问题,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决定了研究问题的深浅,同时也对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进行了限制。应当从老年大学基础的校本研究入手,发动教学一线、基层老年大学的理论研究人员,努力查找现实教学工作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深入的剖析问题的原因教训,通过加深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带来更深的思考,解决问题更加全面,解决措施更加具体。 (四)深入加快理论研究成果转化,引领老年教育发展 理论研究的目的最终是促成研究成果的转化,通过成果转化来促进老年教育发展,引领老年教育发展。今后的理论研究工作过程中,应当对理论研究成果进行转化,转化为抓好老年大学工作的具体措施,转化为推动老年大学发展的前进动力,为上级有关部门形成决策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成果转化的过程也是提高和实践的过程,可以引进社会力量对理论研究成果转化进行评价,从中不断积累和汲取经验,凝聚力量和形成共识,通过“实践-理论-实践”的闭循环来加快推动老年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