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农村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今年以来,广西老干部工作部门以“助力脱贫攻坚老年社团乡村行”专题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各级老年社团组织的桥梁引领作用和广大离退休干部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形成上下联动工作格局,在党建扶贫、产业扶贫、文化扶贫、关爱扶贫等方面,助力脱贫攻坚向纵深推进。 聚焦党建扶贫,助筑牢基层堡垒。广西老干部工作部门重视发挥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和各级老书记、老党员的引领作用,影响和带动农村党员成为脱贫攻坚的“领头羊”。部分市县组织退休不久、有基层经验、身体健康的老同志回到家乡、原工作地或原单位挂点贫困村担任村党支部顾问,为贫困村脱贫攻坚出谋划策。据不完全统计,全区有200多名离退休干部党员先后到建档立卡贫困村讲党课、宣讲大政方针,让4000余名农村党员接受党性教育,近10000名群众接受脱贫感恩教育。河池市及其所辖11个县(区)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带领老同志走基层、进乡村,与农村党员携手畅谈党建新气象,提振脱贫致富信心。在与越南北部接壤的龙州县,老同志指导农村党员领办种养合作社,传授种桑养蚕技术,帮助入社的19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聚焦产业扶贫,助农村增产增收。自治区、市、县三级组建老科技工作者精准扶贫服务团开展技术培训、示范指导,帮助贫困村和农户因地制宜选择产业,对接市场。梧州市老科协先后10次组织老专家70多人次,深入贫困村、农业示范基地、六堡茶生产企业等,传授砂糖桔、无公害蔬菜、茶叶等种植技术。钦州市老科技工作者杨梅祥动员老同志和他一道,深入钦南区参与精准扶贫,协调农业产业化项目两个,涉及资金3000多万元。桂林市临桂区老农技师李桂生自费购置材料、设备,举办基层培训、技术交流会25次。南丹、环江、罗城等县老科协通过建立水果种植示范基地,带动贫困村屯发展特色产业,实现增产增收。扶绥县退休干部、老科协中东镇三哨村分会会长黄仍,带头饲养1万多只不同品种的龟鳖,结对帮扶21户贫困户。目前,该村已有1217户加入养龟行列,占全村总户数的78.7%,总产值达8000多万元,闯出了一条脱贫致富路。 聚焦文化扶贫,助释放脱贫动能。今年以来,全区1000多支老同志团队以文艺演出、赠送书画、举办摄影展、文化讲座等形式,引导群众打破“等着别人送小康”的心态,增强自主发展意识。各级老同志开展走边关、入苗寨、进瑶乡、下基层等文化活动3000多场次,通过小品、快板、表演唱、舞蹈等形式,唱出百姓自己的幸福生活,演出脱贫致富的美好前程。各地借助民间歌圩、山歌会、传统民俗活动、网上山歌台等载体,组织老同志以壮、汉、瑶、白话、客家、疍家等民族山歌,帮助贫困群众掌握政策、运用政策。 聚焦关爱扶贫,助汇聚攻坚合力。各级关工委、老促会、老志愿者服务队开展了一系列关爱帮扶活动,同时通过牵线搭桥等方式汇聚社会各界力量。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全区各级关工委募集助学资金200多万元和价值100多万元的学习和生活用品,资助困难学生10多万人。区关工委联合广西红十字基金会为500户贫困学生家庭送上价值15万元的温暖箱,联合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举办“关爱启蒙者——流动课堂”广西河池市幼教师资培训班。全区571个老区建设促进会积极争取各方面支持,促进老区和边境地区脱贫“摘帽”。自治区老促会支持本会理事发展火麻食用菌产业、光伏产业、火龙果产业、构树养猪产业,把社会各界的爱心单位和人士吸引、凝聚到支持农村脱贫攻坚中来。各级各单位离退休干部志愿者队伍聚焦关爱贫困地区老人、儿童和贫困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帮扶活动,给贫困农户送去关怀和温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