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上海某小学家委会竞选的消息在朋友圈刷屏,这次刷屏的焦点是竞选不按学生成绩,而是比家长履历。有的家长学历高、资质深,有的家长自主创业、经济基础稳定,有的家长工作好、人脉宽……一场关于“身份感”的讨论悄悄兴起。 有的网友对这种“秀身份”“谝履历”的做法嗤之以鼻,认为他们是“身份感”过重,而他们的这种优越感实际只是源自缺乏见识和悲悯。一个真正有修养的人不会炫耀身份,因为他不需要通过“埋汰”他人来抬高自己。所谓“跟村夫交谈而不变谦恭之态,和王侯散步而不露谄媚之颜”。说到底,身份地位就像衣服饰品,精神品质才是血肉灵魂。况且,真正的“身份感”是别人给予的,而不是靠炫耀产生的。 有的网友则表示,对“秀身份”嗤之以鼻的人可能是“吃不到葡萄反说葡萄酸”,多出于羡慕、嫉妒的心理。人家“高大上”的身份是通过自己努力换来的,用光鲜的外表作为一种资源去竞选是人之常情,这本身无可厚非。再说,公布不公布自己的身份是人家自己的事情,其他人无权干涉。 亲爱的“家”人们,您对“身份感”过重怎么看?您身边有没有“身份感”过重的人?他们通常都有哪些表现?欢迎您畅所欲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