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宁夏】吴忠实施老年大学“1+N”办学新模式推动老年教育均衡发展

2017-11-27 15:51| 发布者: 家网编辑高姗姗| 查看: 674| 评论: 0|来自: 吴忠市委老干部局

摘要: 随着全市人口老龄化步伐加快和老年人对精神文化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受管理体制的不统一、投入机制的不完善和教学管理的不规范的影响,区域内老年教育资源供需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制约我市老年教育 ...

随着全市人口老龄化步伐加快和老年人对精神文化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受管理体制的不统一、投入机制的不完善和教学管理的不规范的影响,区域内老年教育资源供需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制约我市老年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有效破解这一难题,宁夏吴忠市委老干部局主动顺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积极探索,创新实践,利用社会、社区资源,实施老年大学“1+N”(以市老年大学为中心设立N个分校或教学点)办学新模式,扩大老年大学办学规模,广开办学门路,积极推动多渠道办学,有效缓解了区域内老年教育资源供需突出矛盾,效果初显,实现老年教育多元化、多层次发展。

一、拓宽渠道,实现老年教育多元发展。年初,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金万宏到老年大学调研时认真分析了我市老年大学面临的突出矛盾出:“一定要创新老年大学发展,拓宽老年大学学习活动阵地”。市委老干部局就如何落实市委领导的批示,如何应对快速老龄化社会提出的新挑战、新任务,解决办学条件不均衡与广大老同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追求的矛盾,迅速组织人员深入机关、企业、社区、乡镇开展实地调研、了解民意。通过调研我们认识到拓展老年大学阵地,是认真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新载体和新亮点,也是满足老年人对新知识追求,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一种很好的形式。调研中发现,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市区面积不断扩大,老同志居住越来越分散,到老年大学上课不太方便、不安全。同时也看到一些部门、企业、社区、乡镇具备开办老年大学分校软硬件资源,但这些资源还没有充分利用起来。在调研的基础上,我们认真分析、充分论证后,确定在市文化馆和市区5个社区设立老年大学教学点进行就近办学试点,实施“1+N”教育模式积极推进老年教育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进乡镇“四进”工程,目前已初步形成以市老年大学为中心,带动辐射市区东、西、南、北、中的教学布局,实现了吴忠市老年大学教学点的科学布局和多元发展,扩大了老年教育覆盖面。

二、整合资源,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充分利用市老年大学的办学经验和资源优势,通过资源互通共享,与教学点深度融合、有效对接按照设施配套、环境优美、方便学习的要求高标准建好每一个教学点,提升和带动教学点持续健康发展。市老年大学为6个教学点提供优势资源,从5个方面与各教学点共享资源,即:共享教师资源。每月由市老年大学安排专业教师到各教学点现场教学,安排社区授课教师定期在市老年大学教学班培训,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和水平。共享学员资源。遇有区、市组织的大型演出,市老年大学根据需要分校(教学点)学员中选拔优秀学员参加演出活动,社区排练节目也可申请抽调市老年大学学员参加社区活动共享优秀节目资源。市老年大学参加区、市大型演出活动可选用教学点的优秀节目社区有大型活动也可选用市老年大学的节目。共享教学设施资源。市老年大学的教学设施设备(场地、服装、道具等均无偿提供给教学点使用共享保障资金。市老年大学为教学点每年提供不低于5000元的保障资金,用于教学点购置教学器材、设备。

三、建章立制,实现分校管理规范有序。为使教育教学有章、有序、有效,确保教学点各项工作正常运行,对教学点统一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做到“四个统一”:一是统一教材编印将市老年大学的教材统一印发给教学点参考。同时各教学点根据“适其所需、授其所宜”的原则针对办学条件的差别、学员需求的差别、文化的差别,自行选择教学内容确定课程设置,办出各自特色。二是统一教师,整合教师资源各教学点教师选配采取市老年大学依靠社会专业志愿服务者担任,市老年大学统一从退休的优秀教师中选聘和从市老年大学学员中遴选,有计划地促进老年大学与各教学点之间的教师交流和教学研究,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三是统一管理制度根据老年学员实际,由市老年大学统一建立了宽严适度的《学员守则》《教师职责》《班委会工作职责》《安全管理11项规章制度,印发各教学点,使所定制度既严肃规范,又可操作、有效力,成为教学点管理大众化的依据。四是统一招生。老年大学作为一项社会公益事业,要求各教学点招生时明确“全纳教育”办学理念,根据老年教育的需要,招生的学员离退休人员,也包括各个阶层的社会老人,实施平等教育,体现老年教育的公平性。各教学点按照老年大学学员招收规定,统一办理登记注册、入网、存档,学员本人履行入学手续,接到学校通知才算正式学员,方可入学。

四、分类施教,实现办学形式灵活多样。在教学点的办学模式上,既要求各教学点按照老年大学的统一要求,规范运行和管理,又结合各教学点老年人的需求爱好、消费、文化等因素,设置各自教学内容,打造具有自身特点的精品课程一是发挥资源优势。市文化馆教学点充分发挥优质的师资、场地、项目培训、群众文化活动组织等方面的优势,重点打造开放型、服务型、公益性、非学历的老年人教育机构。紧贴老年人的实际和文化需求,紧密与文化馆免费开放工作相结合,不断拓展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效能,引领推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二是依托社区文艺团队开设课程。社区老年人来自四面八方,南北文化和城乡差异较大,为了照顾这些老年人的差异性,我们在课程设置上紧紧依托原有社区文艺团队,在此基础上开设课程,由文艺骨干引领带动社区老年人;在教学上采取了实用、灵活、通俗的教学方式,以提高老年人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初步形成老年大学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格局。三“乐”为主丰富第二课堂。我们坚持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主动与有关社团组织联系协调,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和社区活动,开展校外文体活动,参加相关文体赛事,参与社会公益演出,送文化下乡、入厂、进校等,不断扩大影响,丰富学校第二课堂。如市文化馆教学点组织学员经常参加全市、全区乃至全国组织的各类公益性演出活动,学员们在活动中展示了风采巩固了学习成果。金花园教学点除正常的上课、排练外,定期组织学员交流心得,互相学习,使众多的社区老人消除了孤单并找到了快乐,促进了他(她)们的身心健康。中华社区教学点组织学员多次参加吴忠市和利通区组织的各种合唱活动和社区组织的各种文体活动,时常还有其它单位慕名前来邀请学员们演出,引导学员奉献社会,提高了学员参与老年教育的积极性

通过“1+N”工程的实施,初步构建了以市老年大学为引领,县(市、区)老年大学为辅翼,社区教学点(企业分校)为补充的老年教育均衡发展体系。“1+N”工程实施以来,市老年大学新增班级9个,新扩招学员400余人,老年大学的辐射带动作用凸显,影响力日益增强,社会反响热烈。老年大学分校(教学点)的成立,不仅缓解了市老年大学学位紧张的问题,而且教育资源也得到充分利用方便居住在市区周边的老同志就近入,惠及了更多的老年人

改变了办学主体“独木撑”的状况。通过与文化馆、企业、社区联办老年大学教学点,资源共享,缓解了因财力不足与基础设施建设刚性投入的矛盾,避免了硬件建设上的重复投入,为联合社会办学及引入社会力量办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也为老年大学今后的发展拓宽了巨大的空间,开辟了一条旺盛生命力的通道。

有利于老同志“正能量”的发挥。老年人的增加,也标志着社会智力库的积累和增多,通过教育手段有效地开发这些宝贵财富,不仅可以减轻国家和社会负担,而且可以创造更加可观的财富。老同志通过参加老年大学学习,既增加了知识,也增添了快乐、陶冶了情操、完善了人格,实现了人的全面发展,必将成为健康上进、服务社会、适应社会发展的“智力型”老人,必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共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正能量”。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