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变。家由土坯房换成平房,到现在换成独门独院的小二楼。学习十九大精神后,我知道致富一直在路上,现在我们不只是富起来了,将来更要强起来。”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龙丽庄村村民平贵兰听了市老干部宣讲团的报告后如是说。 说起长治市老干部宣讲团,长治人几乎都知道。宣讲团成立28年来,其成员由老红军、老革命、老领导、老同志一棒接一棒。从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到开展党的理论教育,宣讲团累计宣讲3160场,听众约40万人次,先后42次受到国家、省、市的表彰。去年11月,他们被中宣部授予“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十九大闭幕后,这支平均年龄70岁的队伍共举办了27场宣讲报告会,足迹遍布长治各级机关、工厂、学校、公园、田间、村口…… 把党的声音及时送到基层 10月29日夜里,长治市冬季供暖还没开始,寒气逼人。在兴教印业的照排室里,宣讲团成员有的披着毛毯,有的穿着棉衣,围坐在电脑旁边,耐心地跟排版技术人员沟通。因为他们编辑出版的《长治学习与宣讲》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专辑必须定稿,他们要尽快付印这本资料并在宣讲活动中发放下去,及时把党的声音传递到千家万户。 令人感动的是,为了把十九大精神尽快送到基层,宣讲成员经常马不停蹄,上午在一个县,下午又到另一个县。每到一处他们都不给对方增加负担,坚持不接送、不收钱、不吃饭的原则。有时为了赶路不能午休,但这些老人只要一站到讲台上,便毫无倦意,慷慨激昂、通俗易懂的讲解总是博得听众的阵阵掌声。他们的热情和活力,感染着每一位在场听众。 让老百姓听得懂、能领会 基层宣讲不同于专家讲座,面对基层群众,宣讲团方法灵活,不拘形式。不管人多人少、室内室外、坐着站着、时间长短,只要群众想学习,宣讲团成员都义不容辞。难怪不少群众称他们为宣传十九大精神的“轻骑兵”。 宣讲团走街入户采取的都是拉家常的方式,和村民交流说的都是当地方言,使村民们易于接受和理解。67岁的团长姜华文说,多年来我们坚持在宣讲的生动性上下功夫。最近我们把讲中国故事同十九大精神的宣讲结合起来,对党的理论进行高度概括,条理分明,所举事例生动活泼,语言风趣幽默,群众都很爱听。 宣讲团71岁的王春先副团长在养生店做保健的时候,一看在场有30多人,他便深入浅出地宣讲起十九大精神来。讲完后在场的所有人都拍手叫好,他们表示对国家的前途充满信心。 80岁的宣讲团成员黄云汉说,宣讲千万不要忽略了弱势群体,需要多走进行动不便的老干部中间。91岁的李安成和81岁的王成文老人不方便出门,知道他们的需求后,宣讲团成员就主动上门为他们送去学习资料,宣讲十九大精神。 信仰的力量 长治市委老干部局一直十分重视宣讲团的工作,尤其是宣讲十九大精神以来,积极关注宣讲团的工作动态,在编辑《长治学习与宣讲》和宣讲工作上给予审核把关和支持。老干部局局长王沁平为他们执著追求党的事业的精神所感动,希望他们把县区宣讲团带动起来,引领更多的老同志把十九大的声音送入千家万户。目前,在他们的影响下,长治已成立了7个县级宣讲团、1个乡镇宣讲团。 老干部宣讲团联系点的干部职工在收到《长治学习与宣讲》学习资料后都争相传阅,认为实用性强、易于领会。增刊的《长治学习与宣讲》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问答203个专辑也已定稿,平时至少一个星期的活儿,宣讲团成员们加班加点4天就赶了出来。 是什么支撑着他们不图名利干劲十足,敢于承担充满活力?“信仰是无穷的力量,作为老党员就应该为党的事业拼命去干。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助力是我们的历史使命,也是最大的光荣。只有把十九大精神传遍千家万户,我们的人生才更有意义。”姜华文说出了宣讲团成员共同的心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