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执行:刘培龙 9月6日至8日,山东省第三期退休省管干部研习班在济南举办。研习班上,山东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兼省委老干部局局长厉彦林同志作开班动员讲话,山东省委原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原主任赵志浩同志与学员交流了如何乐享晚年生活的体会和感悟。 老书记赵志浩在交流中提出:老同志要过“有尊严、有品位”的晚年生活,深得学员们的推崇。但如何才能过得“有尊严,有品位”呢?对此,《家》刊专门面向“家”
人进行了调查,让我们一起从本次“研习班”和对“家”人的调查中,寻找答案。 老书记的“真经” 要老得有尊严、有品位 (讲话纪要) 赵志浩 我是2002年71岁的时候退下来的,我很高兴跟大家分享一下这十五六年的离休生活体会,和大家一起拉拉家常。当时有些老同志退下来后可能感到不习惯、不适应,一些比我先退下来的同志跟我说,退下来不习惯,有点失落感,“原来见面挺客气的同志,现在见面都不认识自己了”。 说心里话,我觉得累了一辈子了,退下来了不用工作了国家还给咱发着退休金,为何不高兴呢,应该高兴才对啊。辛辛苦苦忙忙碌碌,从充满挑战的岗位上退下来了,可以放松一点了,过去想做的事、没时间做的事,可以做一做了,跟家人一起生活的时间也多了,这是进入了这一生养老享福的新阶段。而这个新阶段也很长呢,我今年87了,现在的同志从60岁退休到我这个年龄还得二三十年,到100岁还有三四十年,如今退休生活的时间可能跟我们干工作的时间差不多。所以,组织部办这个班,“扶下马,送一程”,是创新,我很赞成。那么怎么过好晚年生活呢?在2003年我便写了一首歌《桑榆抒怀》,作为春节精神小点心送给离退休老同志。 做好养老规划 在职的时候拼命干,退下来以后要好好养老,这里边大有学问。我在退下来之前就给自己做了规划。 政治上找准自己的站位,找准自己的角度——当啦啦队。当时我跟年轻的同志说,我该退下来享福了,你们好好干,给老百姓造福,我给你们当啦啦队加油。 生活安排、身体保健上我是坚持“读书看报,五打一跳”。读书看报,就是要保证自己跟上时代的发展,我每天早晚新闻一定看,今日关注栏目一定看,海峡两岸一定看,对中央领导人的报道、讲话一定看,还有中央发给我们的一些文件我也好好看。五打一跳,这里面包含很多内容,主要为了强身健体。刚退的时候我打乒乓球、太极拳、太极剑、打扑克、打麻将;75岁后感觉膝盖不舒服了,太极拳、太极剑我就停了,改打台球、高尔夫球;80岁之后,五打一跳还剩打扑克、下跳棋,因为可以锻炼大脑,其他都停了,现在散散步、跳跳舞、唱唱歌。唱歌有很多好处,特别是能增加抗体。 精神心态方面我是坚持“三乐”方针。即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寻其乐。现在我们晚年保障得好,为什么?首先是国家形势好,到处新鲜事看了都高兴,心情好才身体好,身体好就吃得好睡得好,从中央到地方党组织关心老干部就保健得好。我年轻的时候从来没想过我能活到87岁。抗战时期,山东人的平均寿命不到40岁,而现在山东人平均寿命都达到78.5岁了,你说好不好?同时,人老了,也需要有价值感,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这也快乐了自己。再就是,我这个人一贯喜欢新鲜事物,乐见各项建设的新成就,哪里有了新变化,我一定跑去看看,看到各地的发展和变化我觉得我比他们还高兴。 学会适应和适度,处理好六大关系 我退下来的十来年,观察别人,想想自己,人这一辈子都是在学习适应和适度。适应社会你就不烦恼,就能够心平气和;适应事业,你就步步青云;适应自然,你就身体健康,少生病;你的家庭在你退下来时,也有变化,你也得适应。适应了就能和睦温馨,幸福美满。另外,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度,适度就会利好;过度,物极必反,祸福相依,好的反而变坏。所以退休后,步入人生的新阶段、新环境,这就赋予了我们适应和适度新的含义和新的要求。 而要学会适应和适度,重点则要处理好六个关系: 一是舍与得的关系。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退休以后,我们舍掉权力,得到幸福;舍掉官帽,得到轻松。所谓无官一身轻,官帽是责任和义务,是党借给我们给人民办事的,不能转让,也不能借给别人,现在该退了,就该收回去了,要习惯。 二是退与保的关系。咱们退下来了也得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只是前进的角度和任务不一样了。我们要响应中央号召,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做到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保持老干部的本色。 三是活与动的关系。要想活得好,就要动得好。退下来不能不动,不动就危险,要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条件,积极参加活动。和老伴儿之间,如果爱好不一样,就要相互协商,互相留有空间,相互支持。 四是自由放松与生物钟的关系。退下来放松了,没有上下班,没有会议。但放松不能搅乱了自己的生物钟,各种器官都有它自己的活动规律,要养成好习惯。 五是出口与进口的关系。人老了便秘是常见病,出口决定入口,出口不通了,就妨碍入口了,要生病的。要量出为入,重视食疗,饮食均衡。 六是个人与家庭的关系。退休之后家庭关系往往会出现矛盾,老两口原来各人忙活各人的,退休以后没事,都在家大眼瞪小眼。退下来后要放下架子,扮演好长辈的角色,要爱为本,和为贵,包容与善为上,以好的家风带好后代,好的家风影响社会,成为和谐社会的榜样。 养老贵在养心 老了什么最可贵,养心。“心贵为君主”。 一是要有感恩的心。我经常唱《感恩的心》,有了感恩的心就不怨天尤人,就不容易冲动,就会有幸福感。 二是要有知足的心。家有黄金万两,不过一日三餐,家有万间房,睡觉一张床。一天就三顿饭,老了可能就两顿半,晚上还不敢多吃。所以教育孩子别有贪心,自己也不要跟人家攀比。知足常乐。 三是要有同情的心。要善于换位思考,替普通人着想,替弱势群体考虑,同情真理、同情正义。 四是要有助人为乐的心。要爱心向善,关爱有困难的人,能帮尽量帮一帮,愉悦了心情,就提高了免疫力。诚信朋友多,友善福寿乐。 最后一个是要有包容的心,老人有时候好“较真、固执”,往往因为一些鸡毛蒜皮产生矛盾。要提醒自己要有一颗包容的心,有一颗换位思考的心。我研究过,青少年,物质决定精神;中老年,精神决定物质。老人的心情不愉快了,做什么都不行,一点小事就睡不着,要放得下,想得开。 习惯决定健康,性格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所以贵在养心,就是养好心情。天天有个好心情,才能愉快、健康、长寿。 夕阳无限好,要珍惜。希望同志们好好过,要活出点尊严来;要按照共产党员领导干部的身份去活,“桑榆之年多情趣,健身强体长才艺”,活出点品位来,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继续增添正能量。向全世界叫响我们社会主义中国的优越性。中国老人的长寿,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得好。也叫全世界都知道,中国的老人最有水平,中国的老人最幸福! “家”人的观点 为什么要强调“尊严”和“品位”?究竟怎样才算得“有尊严、有品位”呢?让我们听听“家”人们的见解: 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家”人纪慎言老师在调查中说:“要做到不苟活,不白活,不赖活,不倚老卖老,不装腔作势,不损人利己,不沽名钓誉,总之做个不讨人嫌的好老人。这就是尊严和品位!”“家”人侯从礼老师说:“要有尊严,首先要自己尊重自己,自己拿自己不当回事,别人如何尊重你。” 记得有这样一个段子:你有一个儿媳,你嫌弃儿媳不懂事,你有一个女儿,你则希望她掌管婆家大权;你开车时你讨厌路人,你走路时则讨厌车;你是顾客时,你讨厌商家太暴利,你是商人时你则觉得顾客太挑剔。其实大家相互都没有错,只是没有换位思考,没有换位尊重别人,而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最近一段时间我们也时常听到诸如年轻人不让座,老人坐到年轻人身上的新闻;时常听到一些有关“老人变坏还是坏人变老”的声音;也时常在身边看到一些家庭中的两代矛盾问题。我们先不管谁对谁错,但老同志在这个时代、这个社会、在自己的家庭应该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才能被尊重,却应该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人老了,应该多享老年福。在家庭,放手一些儿女的事情,坚持“儿孙自有儿孙福”的理念,尊重他们的意见,相信他们的能力,换来的也将是儿女的尊重。在外界,所谓老有老的样子,自己把自己当一个有经验的长者,并能给年轻人以指导,给社会以榜样作用,这也同样可以赢得尊重。要想别人尊重自己,先要学会理解并尊重别人。 有事干、有人爱、有所期待 “家”人桃园愤青老师说:“要老得有尊严、有品位,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比如我喜欢写作,我就把它当成发挥余热的方式。”笠翁立仁老师说:“保持内心的高洁与高贵,凭着高贵的品质,就能让自己活得堂堂正正、理直气壮,有尊严、有品位。” 有句话说的好,人生最理想的状态是:有事做、有人爱、有所期待。退下来的老同志应该比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具备这“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退下来了,可以不用那么忙忙碌碌于工作了,不用想着晋升涨薪、不用苦于人际复杂。只要遵从自己的内心,无损他人,去做便可。 之于我们自己,我们可以去做我们想做的事,去实现那些年轻时无法完成的梦想。比如唱歌跳舞、运动旅行,乃至琴棋书画或者总结一下自己的前半生,出书立传。比如修身养性,丰盈自己的内心,不断给自己以生活的新鲜感。 之于外界和他人,我们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而自己又喜欢的方式设立一些目标,去完成。比如,在本期研习班上,作为退休老干部的代表,来自山东沂源县的退休干部、老校长李振华,就用他的事迹给我们作出了一种回答。这位一辆自行车骑了46年,一块手表戴了43年,一辈子没有穿过一双皮鞋的老校长,却资助了2000多名贫困学生。按他自己的说法,他的尊严、品位以及自身的价值感就是来自于这种“帮助别人,也能快乐自己”的兴趣和追求。 你什么样,你的生活就什么样 “家”人梦多老师说:“我认为的老有尊严和品位,首先应该是注重仪表礼仪,老有老的样子,给年轻人做出榜样;其次要注意充实提高内在修养,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改造思想,不间断充电学习,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三是内在与外在的统一,做一个充满正能量的老人,一个负能量的人谁也不愿接近,何谈尊严和品位?” 正如有句话所说的那样:人与人的交往始于颜值、敬于才华、合于性格、久于善良、终于人品。不要以为老了,社交少了你就可以不注重自己的仪表,不要以为退休了,出门少了,就可以邋里邋遢。你外表呈现给外界的样子,就是你晚年生活的样子。老有老的样子,但不是老了不要样子。不管年轻人还是老年人,谁都不愿意与一个不修边幅的人多打交道。 在得体外表之下,你的内在,你的生活状态,你的心态,也决定了这个世界回馈给你的样子。你是一个活泼热情、积极向上、时时充满正能量的老人,那么你看到的这个世界就是美好的;如果你郁郁寡欢,对生活、对这个世界充满抱怨乃至敌意,那么你也会觉得谁看你都不顺眼。 学习、内外兼修,永远把自己当成一个年轻人去生活,你的晚年才有尊严,才会有品位。 跟上这个时代 “家”人吕京国老师和喜乐长寿族老师都提到了一点:“一定要与时俱进,积极学习新知识,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努力做个新时期的时尚老人。”跟上这个时代,这句话对任何年龄段的人都适用。但生活中我们看到的一些情况却恰恰与此相反,不少老同志退下来之后,与外界的接触越来越少,变得越来越闭塞,越来越闭塞也就越来越孤独,而孤独的人是没有尊严和生活品位可言的。 但这不是这个时代抛弃了我们,而是我们自己拒绝了与这个时代的沟通。最初,当老友们开始学电脑时,你是不是只是在一边抱怨自己不会拼音?当老友们开了博客、上了论坛时,你是不是觉得还是白纸黑字写起来顺手?等老友们玩转微博了,一起聊着网络上各种新鲜事时,你是不是还是只知道家里的柴米油盐?再到如今微信朋友圈的红包都抢疯了,你的智能手机是不是还是只能用来接打电话? 这个时代发展太快,你想过上更方便、更时尚、更有品位的生活,就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放下抵触情绪,放下“老了,肯定学不会了”的包袱,去努力跟上这个时代的步伐。 组织的期望 对于退下来后如何过好人生“第二个黄金期”,如何才能过上“有尊严、有品位”的退休生活,山东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兼省委老干部局局长厉彦林同志也给出了“四要”的建议。 过好人生“第二个黄金期” 要做到“四要” 一要珍惜光荣历史 ■ 退休省管干部作为全省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在职时在各个岗位、各个系统做出了不凡业绩,开创了山东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奠定了我省“走在前列”的坚实基础。业绩来之不易,历史更需珍惜。 ■ 我省退休省管干部只占离退休干部总数的6‰,是全省离退休干部中的“关键少数”,具有很大的威望优势,是广大离退休干部心目中的旗帜和标杆。 ■ 要带头学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深刻认识“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的重大意义,带头学习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 要带头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宣传纪律,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广大离退休干部,在新起点上再创辉煌。 二要不忘革命初心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人要永葆奋斗精神,永怀赤子之心,不能忘记走过的路,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 各位老同志虽然离开了工作岗位,但党员的身份没有变,党员的责任和使命还在,希望时常想想入党为了什么,我为党做了什么,以后还能为党做什么。 ■ 当前,全省上下正在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努力实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前列、加快推进由大到强战略性转变、奋力开创经济文化强省新局面”的奋斗目标。这需要各位老同志的积极参与、支持和帮助。 ■ 各位老同志要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动全省各项事业发展上来,为党委政府加油鼓劲,为事业发展点赞喝彩,为工作大局凝心聚力,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氛围。并积极参与到各类喜迎十九大的活动中,下一步要投身到学习宣传十九大会议精神上来。 ■ 省关工委是一个组织老同志发挥作用的重要平台,近年来重视发挥“五老”作用,创建了“党史国史教育”等特色品牌,各位老同志要发挥自身专长,积极参与到关心下一代工作中。 ■ 今年是省市县乡换届后的第一年,各位老同志们要对新班子成员传帮带、多支持、多提醒、多鼓掌、多鼓励、多鼓劲。 三要永葆政治本色 ■ 各位老同志在职时,对理想信念矢志不移,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始终保持着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时刻绷紧“讲政治”这根弦。退休后,仍要积极参加“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认真过好支部组织生活,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维护好党中央权威,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 ■ 各位老同志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操劳了一辈子,耐住了寂寞,经起了诱惑,守住了清贫,绝不能在退休后放松警惕,放宽要求,要时刻牢记“举头三尺有纲纪”,站好廉洁自律这班岗。 ■ 作为新退休省管干部,要严格遵守中央关于讲座、论坛、刊登、出版、在企业和社会团体兼职(任职)、继续从业、出国(境)审批、重要情况报告等方面的纪律规定,懂规矩、知敬畏,做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支持者和模范践行者。 四要乐享幸福晚年 ■ 要保持身体健康。要注意合理饮食、规律作息、加强调养,确保身体各方面机能运转良好,这也是实现长寿最为重要的保证。 ■ 要保持心理健康。相比退休前忙碌充实的生活,退休后或多或少不适应“门前冷落鞍马稀”的现状,存在感、价值感都会受到影响和冲击,这就要求大家及时调整心态,适应角色、身份变化。以积极的心态、历史的眼光、辩证的思维,正确看待国家的发展变化,客观分析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正确理解周围的人和事,做心态阳光的模范长者。 ■ 要加强学习。退休以后,生活重心发生了改变,不仅需要学习政治理论,还要学习现代生活技能、养生保健知识等,做到思想常新、知识更新、生活充实,活出一个精彩、洒脱的晚年。 结语:有尊严、有品位的晚年生活什么样?不同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答案并不唯一。但有一点却是确定的,那就是拥有有尊严、有品位晚年生活的人,一定有目标、有追求,并有一颗丰盈的内心,也一定充满正能量。您是这样的老同志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