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智囊团”作用。建立联系老干部沟通机制,通过召开座谈会、情况通报会、参观考察重点项目建设现场等多种途径,引导离退休干部为全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出谋划策。近年来,共收集离退休干部意见建议30余条,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公益事业发展中的“领头羊”作用。开展“创城我先行”活动,组织老干部志愿者主动认领卫生责任区和先锋绿地线。岔河社区退休教师苏爱梅牵头成立“红袖章”小分队,带头参与清理墙面、清运垃圾。科大社区退休干部张际振,成立“瑞迪e修站”,义务为社区居民修理各种电器和生活用品1000余件。 在繁荣区域文化中的“助推器”作用。依托老年大学、老年书画摄影协会等,深入社区、村庄和文化广场,举行专场演出、送戏下乡、书画摄影展等活动。全区成立了科山社区幸福红歌艺术队、东七里社区腰鼓队等31个离退休干部艺术团队,组织文艺汇演、联欢晚会20余场,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在关心下一代中的“辅导员”作用。打造“德苑学堂”、“漂流书屋”、“四点半学校”等亮点,组织退休教师担任课外辅导员,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传统美德、行为规范和安全知识等教育。建立“老干部故事汇”,组织离退休干部结合自身经历,向广大青少年讲述革命历程,传承红色基因。在丽景等社区成立托管协会,组织社区“五老”人员成立义务监督队,对辖区内托管班、“小餐桌”卫生、消防、食品安全情况进行监督。 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中的“润滑剂”作用。在双龙社区组建由离退休干部担任成员的业主委员会,主动配合、参与社区管理,维护社区卫生环境,调解邻里纠纷等。嘉德社区、双龙社区融合社区资源,成立养宠自律协会、手工编织协会、墨笔书法协会等23支社会组织队伍。岱庙街道退休干部刘欣创造“刘欣群众工作法”,创新“四则运算”服务理念,得到广大居民群众和上级领导的一致赞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