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山东老干部工作 查看内容

济南章丘加强调查研究 完善工作机制 推动老干部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2017-10-16 13:48| 发布者: 家网编辑高姗姗| 查看: 596| 评论: 0|来自: 章丘老干部局

摘要: 9月8日至20日,济南章丘区委老干部局安排两个调研组,对全区各镇街、部门单位老干部工作机构、阵地、队伍、活动情况进行深入调研,采取座谈交流、问卷调查、实地查看等方式,了解到一些好的做法,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 ...

9月8日至20日,济南章丘区委老干部局安排两个调研组,对全区各镇街、部门单位老干部工作机构、阵地、队伍、活动情况进行深入调研,采取座谈交流、问卷调查、实地查看等方式,了解到一些好的做法,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后,两个调研组进行了汇总和综合分析,并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当前工作的建议,形成了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区现有离退休干部6674人。其中,离休干部206人,退休干部6468人。从调研情况看,全区各级各部门在老干部工作组织机构、阵地建设、活动开展等方面都可圈可点,能较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确保了老干部工作有人管、有人干,管理服务效果也能让老干部称心满意。

1、领导重视,责任明确,老干部工作基层组织全面加强。各级各部门十分重视老干部工作,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长效推动了老干部工作健康有序开展一是老干部工作机构实现全覆盖。具体做到了“三个明确”:明确了分管领导,一般由单位党委副书记(组织委员)或其他班子成员分管;明确了责任科室,其中黄河、枣园等8个镇街设立了专门老干部工作科室,其他单位由组织科、政工(人事)科、政教科、党办等履行服务管理职能;明确了专兼职工作人员,根据离退休干部人数多少,各单位至少配备了1名专兼职老干部工作人员,其中专职19人,兼职23人,形成了分管领导牵头抓、责任科室具体抓、老干部工作人员靠上抓的工作格局。同时,落实经费保障,各单位尽管未将老干部经费列入年度预算,但基本能做到实报实销,为老干部活动正常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二是关工委组织建设蓬勃发展。按照全区基层关工委组织建设会议要求,各级各部门坚持以党建带关建,严格责任,积极稳妥抓好关工委组织建设。目前,38个镇街部门共有29个(镇街18个,区直部门11个)建立了关工委组织,占76.3%。其中,多数与老干部工作实行“一套人员,两块牌子”。村级关工委组织建设实现新突破,达到781个,占行政村总数的86.1%,全区关工委基层组织网络体系初具规模,为下步开展活动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三是老年大学建设良好起步。从镇街层面看,现有绣惠、枣园、刁镇等15个单位建立了老年大学。其中,枣园街道老年大学,办有舞蹈班、书法班等特色班级,建有老干部歌唱团、老年门球队2个活动队,多次在全区老干部运动会和才艺展览中取得不错成绩。调研中,60%以上镇街反映,老同志居住分散且多数在明水居住,集中学习活动不便,由镇街单独建立老年大学,人员、师资、运转都难以保障。从区直层面看,多数单位主要依靠区老年人大学和老年大学社区分校开展老年教育,未单独建立老年学校。

2、用心用情,因地制宜,老干部活动阵地建设日趋完善。各镇街部门普遍把加强老干部活动阵地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民心工程,结合实际,整合资源,采取多种方式抓好建设。一是在楼宇小区(办公场所)新建,比如人民医院将老干部活动室建在了明珠小区宿舍内,建筑面积600余平方米,设有棋牌室、瑜伽馆、健身房、宣教室、多媒体课堂等,集学习、休闲、娱乐、健身为一体。二是与文化站(农村幸福院、社区)联建,比如双山街道依托新世纪社区,一处多用,建设开放式老干部活动室,不仅建有棋牌室、乒乓球室、阅览室等一般老年活动场所的“标配”,还设有保健休息室,配有部分医疗设配,为老干部就近学习活动提供了良好平台。三是由其他场所改建,比如枣园街道、绣惠街道分别将原政府食堂、茂李小学旧址改建为老干部学习活动场所。截止目前,除宁家埠因原场所搬迁正准备另建、政府办因办公场所紧张未建立外,其他单位均建有自己的老干部学习活动场所。其中,圣井、区人民医院、农业局、检察院4个单位老干部活动室还分别被济南市命名为“市级示范老干部活动室(中心)”“市级达标老干部活动室”。

3、强化载体,丰富活动,老干部文化健康养老工作有序推进。各镇街部门坚持把文化养老作为老干部工作的基础性工作,紧紧抓住组织载体建设这个“牛鼻子”,抓紧抓实抓好。一是突出抓好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建设,除公用事业局因单位离退休干部党员人数少、将老干部党员编入在职支部外,其他镇街、部门均建有单独的离退休干部支部(市场监管局由于离退休干部人数多,专门建立了党总支,下设6个支部);有的还根据人员居住情况分片成立党小组,如黄河在济南、明水、黄河各成立了1个党小组,每月10号统一组织党小组组长到镇办共同交流汇报情况,进一步架起单位与老同志沟通的桥梁。同时,各单位着力推行单位分管领导兼任离退休干部支部第一书记制度,定期指导、听取意见、解决问题,切实提高了支部活动成效。比如,“七一”前夕,各第一书记纷纷通过召开座谈会、上党课、重温入党誓词、举办书画展等形式开展特色党日活动,进一步坚定老干部理想信念。二是推进离退休干部社团(活动团队)建设。目前,共有绣惠、普集、枣园、区人民医院等11个单位建立了离退休干部社团(活动团队)。其中,规模较大、综合性较强的是绣惠古城文化艺术协会,共分歌舞、民乐、京剧、吕剧、书画5个部,参与人数达70余人。在此基础上,各单位以离退休干部支部(社团)为依托,适时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比如:6月份,林业局组织老同志开展了“我为创建文明城市贡献一份力”主题实践活动;9月份,埠村街道组织夕阳红演出队举办了“喜迎十九大”文艺汇演,在丰富老干部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有效发挥老干部的正能量。

二、存在的问题不足

尽管全区基层老干部工作整体情况较好,老同志们较为满意,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和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1、工作开展不平衡。因单位重视程度、财力、人员配备情况各异,有的单位老干部工作落实到位,开展的有声有色,比如区人民医院、农业局、相公庄;有的单位则基础薄弱,一些工作被动应付,难以推动,比如物资局、供销社、经信局。总体上讲,镇街要整体好于区直部门;同一部门(单位)中对本机关老同志的服务要相对好于对下属单位老同志的服务,这一点在供销社、经信局等下属企业多的单位表现尤为明显。

2、阵地利用率不高。有的老干部活动场所建在单位办公楼或离老干部住家较远的敬老院、幸福院、文化站等地,老干部就近学习活动不便;有的阵地规模狭小,与工会、妇联等活动室共享共用,且设施设备简陋,不能充分满足老干部学习活动需求;有的则是“空架子”(特别是老年大学、关工委这一块),有牌子无活动或为个别自娱自乐式活动,对老同志的吸引力不高。

3、组织活动困难。从组织层面讲,个别单位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再加上老干部大多居住分散、年龄偏大、行动不便、集中不易且单位担心组织活动中老同志出问题,致使开展组织活动不够经常。从老干部自身层面讲,有的老同志退下来后忙于家庭事务,少数老同志受各种因素影响,存在一些消极情绪,活动参与度不高。

4、人员配备相对薄弱。一方面人员变动比较频繁,从了解情况来看,从事3年以上老干部工作的人员仅有14人,不足35%,有的单位不到一年时间甚至更换了2次工作人员,致使工作人员对老干部工作不熟悉,对政策不了解,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老干部工作开展。另一方面人员与承担的任务不相适应,多数单位老干部工作人员为1人,而离退休干部人数却高达四五十人甚至百余人,再加之多是兼职,有时开展工作显得力不从心。

三、几点建议

老干部工作是党的干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做好老干部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针对调研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将进一步加强协调统筹,认真落实区委关于全面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的要求,让党委政府放心、让老干部满意。

今后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强化老干部工作机构、队伍、阵地、活动建设为主线,“快、实、好”为标准,只要政策有规定,区委、区政府有安排,老干部有需求,就立即办、扎实办,努力把好事办好。着力加强政治引领,引导广大老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与党委政府同心同向、同频共振;着力推进服务保障,认真落实老干部各项待遇,满腔热忱为他们排忧解难,让广大老干部安心舒心暖心;着力抓好作用发挥,坚持深化正能量活动,充分发挥老干部独特优势,为党和人民事业增添正能量,进一步开创老干部工作新局面。

当前重点抓好4方面的工作:

1、强化组织领导,夯实基础保障。一是进一步完善老干部工作领导机制。根据区镇党委换届和干部变动情况,适时调整充实老干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搞好衔接、完善制度,切实发挥指导、组织和协调作用。二是进一步加强工作督导。定期到镇街、部门进行调研,了解基层工作开展情况,指导、帮助基层理清思路,推动工作落实;加大扶持力度,适时开展老干部和老干部工作“双先”表彰活动,提高基层的积极性。三是进一步抓好氛围营造。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大力宣传老干部工作的重要意义,宣传老干部工作政策等,增强全社会特别是在职党员领导干部尊重关爱老干部的意识,营造全社会支持参与老干部工作的良好氛围。

2、健全阵地网络,推进文化养老。一是着力完善城区老干部学习活动网络。坚持深入开展“双联双促”活动(中心、大学联系社区,促进社区文化繁荣;骨干联系老干部,促进精神生活丰富),将老干部学习活动场所建设与社区服务中心建设结合起来,把分中心(分校)、活动点(教学点)办到社区,方便老干部就近学习活动。经验成熟后,适时向镇街延伸,切实打造没有围墙的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大学。二是不断加强基层老干部活动场所建设。深入开展全区老干部活动室(中心)示范点创建活动,选择部分规模适宜、功能齐全、作用发挥好的老干部活动室作为示范点,通过以奖代补、工作指导等方式进行重点培育,并通过召开观摩会、推进会等形式,以点带面,不断提升全区老干部活动阵地建设整体水平。三是丰富活动提升阵地吸引力。着重构建“点-线-面”相结合的三维活动格局。“点”,即利用重大节点开展特色活动,如春节、清明、七一、国庆、重阳等;“线”,即利用每月固定活动日组织开展集中学习活动,引导老干部始终与党委政府同心同向;“面”,即开展符合老干部身心特点的日常活动,如棋牌、舞蹈、声乐、戏曲等,丰富老干部业余生活。

3、建好平台载体,促进作用发挥。一是建好组织队伍平台。开展离退休干部人才信息采集工作,按照老同志年龄结构、专业特长、志趣爱好等,分类组建人才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突出抓好离退休干部支部建设,认真落实单位分管领导兼任离退休干部制度,深入开展“支部+社团”活动,不断增强支部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全面推行“大学培育骨干—骨干带社团—社团带活动”模式,进一步加强老年社团培育和管理,逐步在全区构建起支部+社团+人才库联动的老干部发挥作用组织体系,夯实组织老干部发挥作用的基础。二是建好网上发声点赞平台。聚焦“畅谈十八大以来发展变化、展望十九大胜利召开”正能量活动主题,依托山东省老干部之家、网上E支部等,引导老同志积极发声点赞,弘扬社会正气。三是建好线下各类平台载体。以老干部人才库、离退休干部组织为依托,适时组织开展点赞建言(引导老同志通过座谈、书信等方式,展示阳光心态,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点赞喝彩)、记忆传承(引导老同志通过口述、撰写回忆文章等方式,传承好经验、好作风)、送文化科技下乡、慈善助力扶贫、关心下一代等活动,精心打造老干部服务社会的公益平台,先进文化的引领平台,建言献策的话语平台

4、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工作水平。是强化思想教育。结合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制度化长效化,积极完善理论学习制度,教育引导老干部工作人员切实增强“四个意识”,以满腔热情和深厚感情为老干部服务。二是加强业务培训。建立老干部工作人员定期培训制度,采取举办培训班、以会代训、参观学习等方式,对老干部工作人员进行业务知识系统培训,拓宽和完善老干部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三是深化生活服务。结合全区“承诺、践诺、评诺”三诺服务活动,努力为老干部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加强与卫计局沟通,深入推进“一对一”医疗帮扶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转变,定期开展“春风行动”和“冬季送温暖”活动,及时为老干部提供保健指导;认真做好特殊困难离休干部及遗属帮扶工作,加强老干部养老服务平台建设,探索运用社会化方式,方便老干部居家生活。四是树立良好作风。认真落实首问负责、一岗双责、限时办结等制度,定期开展调研和征求意见活动,不断提高老干部工作的满意度;全面推行工作目标责任制,将年度任务层层分解、细化量化,并及时调度工作进展情况,切实做到人人肩上有担子、心中有目标,凝聚起推进老干部工作的整体合力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