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福建省泉州市委老干部局发挥老干部、老年活动中心功能作用,出台深化示范中心建设18条意见,建好阵地,拓展内涵,持续开展“服务下基层”主题活动,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宣传文明新风。 紧扣热点,传承“海丝”基因 6月1日,金山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收到了一份特殊的节日礼物,非遗大师走进校园,带来提线木偶、民间剪纸、妆糕人等传统节目,陪伴小朋友们度过了一个“闽南式”的儿童节。这是泉州市委老干部局服务下基层活动的一个缩影。4年来,他们响应中组部和省委老干部局开展正能量活动要求,聚焦时政热点,紧扣地方特色,挖掘优势资源,服务基层群众,释放传播正能量。 全市启动“古泉州(刺桐)史迹”申遗工作以来,传承“海丝”基因成为下基层活动的新亮点。市老干部活动中心“桑榆红”老党员志愿服务队根据老同志特长组建南音、南戏等服务小队,借助服务下基层活动,深入乡村社区表演南音、南戏,传播海丝文化,充分发挥老同志的独特优势。 搭建平台,助力文化养老 每年盛夏,泉州的气温常常超过4 0摄氏度,但更高涨的是老同志展示阳光心态的热情。 为老年文化艺术节排练节目、拍摄“我看古城保护与发展”座谈实况、参加普法知识讲座……从华侨塑料厂退休后,老陈的行程依旧满当,“现在正培养我的舞伴当徒弟,不然一个人还真有点忙不过来”。在泉州,像老陈这样的老年人还有很多,服务下基层主题活动搭建的这个舞台,刚好满足了他们的需求。 关工委讲师团带来家风传承、法律法规等热门讲座,老年书画家挥毫点赞决策部署,抗战老兵讲述革命故事……一场场精心组织的活动,既丰富了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又充分展示了老年人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精神风貌,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多方参与,共筑“幸福”泉州 “阿姨快开门咯,党委政府来看你啦!”邻居热情的招呼声中,贫困老人接过慰问品,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每年4月至9月,由市委老干部局牵头,关工委、老干部(老年)活动中心、扶贫协会等涉老单位和组织积极协调,重点慰问老干部、老党员、老干部遗属、残疾人、困难职工、贫困母亲、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并为他们进行入户看诊、健康体检。据统计,今年以来共为11个县(市、区)的23个乡村、社区提供服务70余人次,免费发放药品和慰问物资10万余元,延伸了服务下基层活动的广度和深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