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全力应对老人走失峻 岭 2015年,日本共有1.2万名患有“阿尔兹海默病”的老人走失。这种疾病虽发病缓慢,可一旦出现明显病情,治疗困难。患病老人经常走失,且不认识子女亲人。 因病走失的老人基本情况都很一致:出门溜达一会儿,就找不到回家的路,也记不得地址,只能乱走。有些老人在设法回家的途中,常因认知障碍遭遇交通事故等意外。老人走失是“整个家庭的痛”,为解决这一问题,日本社会采用了很多办法。 衣物中植入GPS芯片。一些地方通过在老人衣服和鞋子内植入GPS芯片确认老人位置,同时地方政府提供24小时搜索服务。为防外衣丢失,有些家庭会给老人外出所穿全部衣物、帽子、拐杖、钱包里都写上姓名和住址,还会在钱包中放入常去医院的联系方式。 穿荧光服。有些家人会在老人出门时,给他们穿上荧光服和贴有反射光胶带的鞋子,让老人看起来很醒目,所到之处会引起人们的注意,便于走失后查找。 政府登记指纹,利用网络寻找。日本的部分地区统一收集65岁以上老人的指纹,便于未来寻找走失老人。日本警方也会把走失老人的照片、姓名、特征、服装等信息公布在网站上,民众发现走失老人可立即报警。 住宅区里建手机联络群。鉴于老人出门散步多集中在住宅区,周围邻居看见老人的概率很高,日本许多住宅区内邻里间在手机上建群,随时帮忙了解老人散步到何处,以免走失。 公共区域装满摄像头。老人走失往往“防不胜防”,有时老人随家人去超市、百货店、餐馆、景区等人多拥挤的地方,一不留神就走丢了。日本警视厅为此也加强了公共区域摄像头的安装。在日本除海滩、荒地、森林等地之外,基本上公共区域都布满了摄像头。 此外,日本政府组织建立了“日本走失者搜索以及地区安全支援协会”,该协会网站上会刊登走失老人寻人启事,并在各城市设立联络站,一旦发现走失老人,联络站会立即出动寻找和确认。 已步入超老龄社会的日本,约有460万人患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疾病,预计2025年将升至700万人,即每5名65岁以上老人中就有1人患病。因此,日本政府、社会、家庭都在积极应对,这些措施效果显著,很多老人走失后24小时内都能被找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