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为人民服务》问世始末

2017-10-12 14:48| 发布者: 齐鲁风韵| 查看: 523| 评论: 0

摘要: 《为人民服务》问世始末口述吴 烈整理孙 国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曾经被作为“老三篇”之一供全国人民学习,对全国人民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20世纪40年代初,国民党加 ...

为人民服务问世始末

口述   整理  

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曾经被作为老三篇之一供全国人民学习对全国人民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20世纪40年代初国民党加大了对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封锁为了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克服经济上的困难减轻人民群众的负担中央警卫团积极响应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号召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

中央警卫团在保证警卫任务安全的前提下抽出700多人投入农副业手工业和运输业等生产之中当时全团的口号是咬紧牙关克服困难不怕吃苦流汗用自己的双手开出万亩良田把荒地变粮仓要吃有吃要穿有穿做到自给自足

张思德所在的班也参加了大生产在开荒初期那些地里长了很多狼牙刺非常难挖每人每天只能挖几分地张思德能吃苦别人挖一分地他就要挖两分地由于活重他的手上磨出了血泡衣服也被划破了他却从没有叫过苦叫过累

  收获的季节到了中央警卫团决定开一个展览会把生产的食品全部展示出来并邀请了毛主席朱总司令任弼时李富春等中央领导同志前来观看中央领导同志看了非常高兴毛主席看完展览还表扬了警卫团接见了团里的劳动英雄和先进集体中央领导同志的接见使全团指战员深受鼓舞大家的干劲更足了

1944中央准备于次年在延安召开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延安冬天很冷许多人不适应当地气候为了给代表和当时参加整风运动的同志们准备防寒烤火用炭同时也为了解决中央领导同志的取暖用炭中央办公厅的领导把时任中央警卫团团长兼政委的吴烈找去让警卫团在开展大生产的同时组织人员烧炭

烧炭是很苦很累的活张思德听说后主动要求参加烧炭由于他平时非常吃苦耐劳组织上就批准了他的请求张思德和部分警卫战士一起被分到安塞县石峡峪庙河沟的山里面烧木炭

张思德到那里后为了多烧炭不分白天黑夜地拼命干人累瘦了脸晒黑了手上磨满了茧子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他带领同志们烧出了好几万斤木炭

9天气转凉了烧炭的同志多数返回了延安仅余张思德等少数几个人留下来看护炭窑

为了多烧些木炭94日这天张思德一个人砍倒了一棵又粗又高的青枫树树倒后正好压在炭窑上并碰坏了烟囱第二天张思德早早地起床顶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开始修补炭窑和烟囱从早晨一直干到中午就在他最后加固炭窑并打算装窑时炭窑突然坍塌他被深埋在窑内不幸光荣牺牲年仅29

噩耗传来中央警卫团全团的同志悲痛万分大家主动到山上采集野花编制了花圈以此来寄托对张思德同志的哀思张思德不幸牺牲的情况被报告给了毛主席中央社会部李克农副部长和总政治部王稼祥主任毛主席获悉这一情况后说要开一个追悼大会到时我也参加

8中央警卫团中央社会部中央办公厅和中央直属机关的部分同志共1000多人在延安枣园的操场上为张思德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

主席台的四周摆满了中央办公厅中央社会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中央机关西北公校和中央警卫团送来的用松树枝和白纸花做成的花圈台上方悬挂着追悼张思德同志大会的横幅正中间放着毛主席亲笔题写的挽联向为人民的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台上中央挂着一面带有锤头和镰刀的鲜红党旗在这面鲜红的党旗下悬挂着张思德的遗像

下午2时许毛主席从枣园的住所走了出来一路上一句话也没说在叶剑英任弼时李富春王稼祥陶铸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陪同下毛主席迈着沉重的步子走进了会场

当宣布追悼张思德同志大会开始时会场上所有的同志肃立并默哀接着警卫团政治处主任张廷祯致悼词悼词致完后毛主席亲手拿起自己题名的花圈献在了张思德的遗像前

毛主席缓缓转过身来向全体到会同志做了题为为人民服务的演讲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叫做司马迁的文学家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这篇著名的现场演讲从此鼓舞着千百万革命者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奋斗激励着无产阶级革命者为共产主义事业勇往直前奋斗终生

张思德同志的遗体用棺木安葬在延安宝塔山的山坡上并竖了墓碑

毛主席关心战士爱护战士参加牺牲战士的追悼大会并发表重要演讲这件事情连同那篇著名演讲一起传向全国并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段动人的佳话

  吴烈191510月出生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丹江村吴家湾人20018月去世享年86延安时期他任中央警卫团团长兼政委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北京卫戍区司令员人民武装警察副司令员第二炮兵副司令员政委武汉军区政委北京军区副政委兼北京卫戍区政委北京军区顾问等职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