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译英法唯一人康家林 1921年4月18日,许渊冲出生在江西省南昌市。他从事文学翻译长达60余年,译作涵盖中、英、法等语种,翻译集中在中国古诗英译,形成韵体译诗的方法与理论。多年前,他在名片上印有“书销中外六十本,诗译英法唯一人”。1999年,在为陈占元、许渊冲、郑永慧、管震湖、齐香、桂裕芳等译界“六长老”举办的半世纪译著业绩回顾座谈会上,时任法国文学研究会会长的柳鸣九评价许渊冲说:“在中译外这个高手才能入场的领域,他是成就最高的一人……他的自评(注:指‘诗译英法唯一人’)并没有任何水分,没有任何浮夸,既当之无愧,何不当仁不让?”近日,笔者有幸采访了许渊冲教授,领略了他的大家风范。 西南联大初显身手 许渊冲的母亲受过良好教育,擅长绘画,给了许渊冲爱好文学和追求美的基因。许渊冲幼年时,身为翻译家的表叔熊适逸将剧目《王宝钏》译成英文话剧,在英国上演引起轰动,并受到英国戏剧家萧伯纳的接见,这也使得年幼的许渊冲立下了学好外语的志向。在省立南昌二中上学时,许渊冲的英语就已经出类拔萃,1938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以下简称西南联大)外文系。 在西南联大,许渊冲牢记“一日三省吾身”,养成了记日记的习惯。西南联大8年,冯友兰对他影响最大。冯友兰提出了人生的四大境界:自然境界,如“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功利境界,如《孟子见梁惠王》中“言利”的惠王;道德境界,如言“仁义”的孟子;天地境界,如“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孔子。许渊冲常以这四大境界反省自身。西南联大名师荟萃、学风民主,为许渊冲的翻译工作打下了深厚的基础,成就了他的多个“第一次”。他对皮名举讲授的《西洋通史》记忆犹新。许渊冲说:“皮教授把枯燥的史实讲得非常好记,把埃及女王克娄巴特拉的名字简化为‘骷髅疤’,说如果她的鼻子长一寸,罗马的历史就会改写,安东尼就不会‘不爱江山爱美人’了。我后来把这个故事翻译成中文。那是我出版的第一个剧本。”1939年4月28日,许渊冲把林徽因悼念徐志摩的诗《别丢掉》译成英语,发表在《文学翻译报》上,这是他翻译的第一首新诗。 1941年,陈纳德率领的美国志愿空军第一大队来到昆明,援助中国对日作战。当时的教育部号召各大学外文系高年级男生到部队服役一年,服役期满可以算大学毕业,许渊冲应召参军。服役期间,随军翻译不知道如何翻译“三民主义”一词,许渊冲当即站起来翻译道:“Of the people,by the people,for the people(意即民有、民治、民享).”陈纳德和其他美国人都听懂了,这是许渊冲第一次在外语口译中崭露头角。许渊冲负责翻译的情报快速、准确,因功绩突出,得到陈纳德亲自颁发的“飞虎章”。“梅贻琦校长亲自来秘书室看望我们,并要我服役期满后再回西南联大学习一年才算正式毕业。”许渊冲回忆说。 西南联大毕业后,许渊冲去英国牛津大学游学,又去法国巴黎大学攻读文学研究生。其间,留法学生组团去罗马,受到教皇接见,学生中只有懂得意大利语的许渊冲代表留学生讲话,可见他在语言方面造诣之深。在巴黎,许渊冲参加了留学生组织的“星期五学会”,热情地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探讨救国救民的道路,认识到学好知识、报效祖国才是真正的出路。在那里,他翻译了第一部法文诗集——雨果的《静观集》。 1951年,许渊冲与数学家吴文俊、画家吴冠中等人一起回国,先后在北京外语学院、北京大学等高校任教。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他把毛泽东诗词、中国古诗词和《论语》《老子》《西厢记》等翻译成英文、法文,把英法文学经典翻译成中文,至今,他已出版译著120多部。 理论造诣独树一帜 1939年1月20日,正在西南联大读一年级的许渊冲在日记里写道:“我过去喜欢一个人走我的路,现在也喜欢一个人走我的路,将来还要一个人走自己的路。”后来走上翻译之路,他提倡音美、形美、意美“三美理论”“以创补失”等翻译之道。译界争鸣,他时常遭反驳,甚至被贴上“文坛遗少”“提倡乱译的千古罪人”等罪名,他却从不以为然。他崇尚勇士精神,好比试。一部外国名著动辄有数十种译本,比如《红与黑》,就先后有赵瑞蕻、罗玉君、郝运、闻家驷、许渊冲等二三十人译过,不同译本孰优孰劣?在旁人的评价语中,各有千秋、见仁见智是常用词。许渊冲较真,不喜欢这些词语。“总得有个高下的嘛!”干脆,他来做比较,得出的结论是:我比别人译得好。有人背后笑他:“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许渊冲一脸不屑:“那也要看我的瓜到底甜不甜!”“瓜”到底甜不甜呢?近两年,他收获了3枚非常硬气、足够牛气的“鉴定章”:一是2014年,国际翻译家联盟“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颁给了他,他成为该奖项自1999年设立以来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翻译家;二是2014年11月,他获得国家汉办、北京大学共同设立的“国际汉学翻译大雅奖”;三是2015年,他获得国家文化部等单位评选的“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我是狂,但我狂而不妄,句句实话。译著是120本就是120本,我绝不说成200本。”许渊冲将毛泽东的“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改成“自豪使人进步,自卑使人落后”,认为“我们中国人,就应该自信,就应该有点狂的精神”。尽管业界对他张扬的个性颇有微词,对他的翻译之道也不尽认同,但他在中、英、法三种文字之间互译之创举及业绩之丰硕,的确无可辩驳。 2015年,《英语世界》一篇文章引用美国汉学家宇文所安的一个观点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