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山东老干部工作 查看内容

东营广饶县以党建带关建为抓手全面提升关心下一代工作水平

2017-9-22 16:51| 发布者: 家网编辑高姗姗| 查看: 1346| 评论: 0|来自: 广饶老干部局

摘要: 近年来,东营广饶县以全县基层党建提升为契机,以县离退休干部党工委为依托,充分发挥我县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建设规范、学习活动经常、覆盖面广的优势,坚持党关建联动,始终把“党建带关建、关建促党建”作为一项重点 ...

近年来,东营广饶县以全县基层党建提升为契机,以县离退休干部党工委为依托,充分发挥我县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建设规范、学习活动经常、覆盖面广的优势,坚持党关建联动,始终把“党建带关建、关建促党建”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全面推进关工委的各项建设。

一、在深化认识上重点发力,切实增强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荣誉感

县委、县政府对关心下一代工作高度重视,每年组织召开一次全县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县委副书记作强调讲话。2014年县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意见》,使关心下一代工作逐步实现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今年县关工委联合县委组织部出台了《关于加强党建带动关工委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党建带关建”的重要性、总体要求、基本内容及工作保障措施,实现关工委工作与基层党建工作有机融合,形成了“党政推动、关工委主动、党建带动、各方联动、资源共享”的长效运行格局,在党建带动下,各级各部门单位进一步强化了对关工委工作的领导,“党建带关建”让基层关工委地位提升、条件改善、工作有力、更有保障。 

二、在完善制度上精准发力,突出把握三个重点环节

一是党建带组织领导机制建设。坚持“三纳、四同、四到位”制度,即纳入党政工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建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考核体系和新农村建设规划;把关心下一代工作与其他工作同部署、同要求、同调度、同落实;为关工委开展工作提供必要条件,做到编制人员到位、办公场所和设施到位、工作制度到位、经费保障到位。今年经协调,县关工委办公室编制由2人增加至4人,每年办公经费由5万元增加至10万元。同时,将县老年大学教学楼一楼交付县关工委使用,办公场所增加至10间,规划了关工委办公室、“五老”志愿者协会办公室、关爱艺术团办公室、《广饶关爱》编辑部、会议室等,预计9月底投入使用。编制、经费、场所等各方面的重视和支持,为加强和改进全县关心下一代工作提供了坚实保证。

二是党建带班子配备机制建设。形成了由分管领导挂帅,老同志为主体,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关工委领导班子配备机制。今年年初,县委对县关工委班子进行了调整充实,由县委副书记和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兼任县关工委主任,县政府分管教育副县长兼任县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由县委老干部局、团县委、县妇联、县教育局主要领导兼任县关工委副主任,成员单位由原来15个增加到29个,为工作开展提供了强力组织保证。参照县里的模式,各镇(街道)由政工书记兼任关工委主任,党委组织委员兼任关工委办公室主任,村、城市社区全部由党支部书记兼任关工委主任,有力保障了基层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开展。

三是党建带基层关工委组织建设。今年8月,成立了广饶县关工委临时党支部,设书记1人、副书记1人、委员3人。支部成立后在加强组织协调、凝聚党员力量、提高志愿服务能力等方面发挥了明显作用,通过离退休干部党员的带动,“五老”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目前已发展到2000余名。在全县部署开展了“五个十”联创活动,依托基层党组织以培树“十个村、十个社区、十个县直部门、十个学校、十个企业”关工委典型为抓手,通过以点带面,不断扩大基层关工委组织覆盖面。活动开展以来,涌现出了一批如广饶街道西毛村、康居社区、县检察院、县英才学校、华泰集团等关工委工作先进典型,并分别召开了社区关工委、农村关工委现场会。截至目前,全县共建立各类关工委组织736个,覆盖了各个方面,构建起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网络。

三、在工作带动上持续发力,推进关心下一代工作创新发展

一是建阵地,搭平台,为老同志提供阵地支持。县离退休干部党工委联合县直机关党工委在县城区“工”字楼和新农民学校规划建设2处离退休人员党员活动站。其中,“工”字楼活动站投入资金11.5万元,内设会议室、图书室、活动室、共用办公室等,配套了网络电视、图书报刊、会议桌椅等设施,目前已投入使用。届时关工委办公室搬到县老年大学后,距离活动站近,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更加方便,既是关工委临时党支部的活动场所,也将在支部的辐射下逐渐建成为广大老同志发挥余热、坚持不懈为党和人民事业增添正能量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二是抓活动,强引导,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通过开展读书活动、举办图片展览、宣讲报告等方式,全面推进党史国史教育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今年以来,相继举办了“听党话、跟党走,铭记历史、关爱未来”书画展、全县中小学校“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深入开展党史国史教育现场观摩会,青少年爱国主义情感获得极大提升。推进“三项活动”深入开展,注重发挥民间老艺人作用,传承吕剧、短穗花鼓、枣木杠子等民间艺术。先后有3名中小学生荣获全国“小梅花”戏曲大赛金奖。县英才学校、县实验一小、广饶街道颜徐学校、大王一小等学校参加央视“快乐戏园”节目录制,并荣登央视舞台。以“五老”志愿者协会为载体,通过多种方式组织“五老”为青少年办实事、解难事。截至目前,“牵手关爱行动”累计招募320名志愿者与近500名贫困留守儿童、农民工子女等弱势青少年群体实现了结对帮扶;“心愿直通车”开展32次,2000余名小学生实现了微心愿。2017募集发放助学金21.3万元,为73名贫困准大学生实现了大学梦。

三是育典型,创亮点,带动关工委工作整体上水平。重点打造基层关工委工作典型,加强对广饶街道西毛村、康居社区、华泰集团等先进村居(社区)、企业的宣传推广力度。今年,在《广饶大众》开设了《关心下一代》专栏,联合电视台编辑制作了《广饶县关心下一代工作纪实片》,对优秀关工委典型进行宣传报道,扩大了关工委影响力,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为加强青少年校外教育,积极响应上级关工委开展“四点半学校”的总体部署,结合我县实际着力打造“假日爱心学校”工作品牌。目前,广饶街道康居社区、国安社区、西毛村、李鹊镇东辛张村等22个村(社区)党支部以老党员为主体,建立了“假日爱心学校”,举办了国画、书法、电子琴等才艺培训班和课业辅导班,免费托管青少年,深受家长和孩子欢迎,也得到了上级关工委领导的一致肯定。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