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农业部】离退休干部局积极探索结对帮扶新模式

2017-6-14 13:54| 发布者: 家网编辑高姗姗| 查看: 463| 评论: 0|来自: 紫光阁网

摘要: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离退休干部队伍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总体已进入高龄、高发病的“双高期”,空巢、独居、失智、失能和有困难老同志人数不断增多,居家养老风险增大。为此,农业部离退休干部局积极探索了 ...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离退休干部队伍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总体已进入高龄、高发病的“双高期”,空巢、独居、失智、失能和有困难老同志人数不断增多,居家养老风险增大。为此,农业部离退休干部局积极探索了以党支部为依托、党务干部为骨干、离退休干部党员广泛参与的结对帮扶新模式,为离退休党员发挥作用提供了广阔平台,为老同志送去党组织家一般的关怀和温暖。

  一、结对帮扶探索与实践的内涵

  离退休人员结对帮扶工作的基本内涵是:立足老干部局的职能定位,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及农业部关于离退休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以“四坚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自觉自愿和量力而行的原则,坚持党务干部带头的原则,坚持以人文关怀、精神慰藉为主的原则)为原则,以“三延伸”(由离退休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单一帮扶向离退休党员、党务干部、共青团联合帮扶延伸;由单一的困难帮扶向精神慰藉、心灵疏导延伸;由重大节日送温暖向日常走访送温暖延伸)为支撑,以“三贴近”(贴近实际,了解老干部的实际需求;贴近生活,为老干部排忧解难;贴近心灵,关注老干部的精神健康)为手段,通过结对帮扶模式,发挥党员主体作用,建立完善帮扶机制,实现帮扶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做到老干部“平时有人问、难时有人帮,病时有人知、住院有人看,信息全覆盖、服务无死角”,确保居家养老安全。

  二、结对帮扶探索与实践的主要做法

  (一)用走好群众路线破解居家安全养老难题,创出“帮扶机制”。当前,离休干部和部分退休干部整体进入“双高”期,高龄鳏寡、空巢和有特殊困难的老同志不断增加,老同志居家养老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面对这一难题,农业部离退休干部局从一些党员长期帮助身边老同志的事例中受到启发,创出“老同志帮扶机制”。一是摸清底数,结成帮扶对子。开展老干部实际情况普查,统计出近三年老干部体检结果,摸清高龄、长期有病需要专人护理、空巢独居等有特殊困难老干部的基本情况,将他们纳入帮扶范围,并进一步细化分类,将依靠自身力量难以保证居家养老安全且自愿接受帮扶的老干部作为重点帮扶对象,按照“就近自愿”原则,选择相对年轻、身体较好、有奉献精神的老干部作为帮扶人员或志愿者,结成帮扶对子。二是建立工作机构,明确帮扶原则内容。离退休干部局成立了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主要职责和工作规则,包括工作程序、帮扶原则、帮扶范围、帮扶形式、特殊情况处置等,明确了帮扶内容,把握“支部主导,双方自愿,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通过走访、电话联系等方式,与帮扶对象进行沟通,提供信息服务;与帮扶对象聊天、拉家常,为他们提供精神慰藉和人文关怀。同时帮扶人员要充分尊重帮扶对象隐私,重点把握“三不”原则,即不代购物品、不代取工资、不涉及家庭财产等纠纷。三是完善帮扶信息,加强精细化管理。通过座谈、走访、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意见;编印老干部信息爱心卡,内容包括老干部个人信息、工作处基本信息、帮扶人员与帮扶对象信息及其家属联系方式等,以便发生意外情况时能够得到及时救助;建立和完善帮扶档案,采取动态化管理,对帮扶对象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实现“重点对象重点帮,特殊情况及时帮”,让帮扶工作真正落到人头、落到实处。

  (二)用党务干部带头破解主体意识淡薄,创出“帮扶方式”。 党务干部是党组织中直接面对联系服务老干部的第一人,是党的日常工作和活动的组织主体,必须在思想上先行一步,教育和引导群众克服“等、靠”的依赖心理,树立“主体意识”观念。一是坚持党务干部带头,传递爱心。农业部离退休干部局在多年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和谐型支部的实践中,坚持把帮扶机制纳入党建工作中,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服务功能,搭建了党支部和党员干部在为老干部服务中发挥更大作用的有效平台,使帮扶工作常态化、制度化。二是坚持党政配合,全力推动。在开展帮扶工作的实践中,坚持工作处和党支部相互配合,在职干部与老干部共同努力,统筹安排,同抓共管,建立“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的帮扶网络,逐步形成老同志相互帮扶方式方法,确保帮扶志愿者、帮扶对象和工作处、党支部之间,通过相互帮扶工作实现了对特殊困难的老同志“平时有人问、病时有人知、难时有人帮”的安全养老的目标 。三是坚持典型引领,树立养老新风尚。每年开展两次帮扶工作总结会,进行帮扶工作先进典型的宣传,引导老干部加入帮扶工作队伍并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传帮带作用。积极倡导“今天我是服务者,明天就是被帮人”的互助理念,引领树立团结和谐、互帮互助的养老新风尚。越来越多的老干部踊跃报名参与帮扶工作,促进了支部和谐,增强了支部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形成了良性循环。

  (三)用亲情凝聚力量破解氛围不浓,创出“帮扶品牌”。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通过总结支部同志之间、邻里之间自发互帮互助的感人事例和做法,提炼形成“亲情化结对帮扶”工作法,不断拓宽帮扶工作思路,创新帮扶工作形式和内容,打造了“三大帮扶品牌”。一是打造“亲情化结对”帮扶品牌。开展亲情化结对帮扶工作后,帮扶对象得到了精神慰藉、人文关怀,帮扶人员实现了自我价值、得到他人认可,帮扶工作实现了双赢。2013年支部“亲情化结对帮扶”工作法被评为农业部系统党支部践行群众路线示范工作法,2016年支部在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开展的“走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总结支部工作法”活动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12个典型支部工作法,并在中央国家机关工委组织的推广大会上交流发言,在紫光阁网站上刊载。二是打造“团结互助”帮扶品牌。在帮扶工作中,支部非常注重在党员中宣传团结互助的精神,通过开展帮扶活动,老同志间的交流更广泛,关系更融洽,感情更亲近。逢年过节大家相互问候、在思想领域广泛交流、家中有困难相互及时关怀,团结互助的理念愈加牢固。2014年,帮扶工作还以“帮助别人,快乐自己”为标题被中国老年报头版专题报道。三是打造“救急解困”帮扶品牌。把发挥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与关心服务老干部结合起来,及时了解帮扶对象的困难信息并向党支部或者工作处反馈,对存在思想疑虑的老干部,从解决思想问题入手,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开展谈心交心,引导他们想得通、看得开,帮助他们解开思想上的疙瘩,使精神愉悦起来。离退休干部局在总结支部试点的基础上,出台了《离退休干部局老同志相互帮扶工作指导意见》,2015年在全局8个活动站开展,2016年正在部系统推广,形成救急解困长效机制。

  三、结对帮扶探索与实践的效果

  结对帮扶工作是新形势下党建工作与老干部工作“两融合、两促进、两提高”的有益探索,是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关心服务老干部的有效工作方法,是我们积极探索安全养老新途径,推进离退休干部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离退休人员对离退休服务的满意度逐年提高。通过加大对困难离退休人员的关注,积极构建结对帮扶,发挥离退休干部党员的积极作用,切实为老同志解决各种困难,增强党支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离退休工作总体满意度逐提高。二是离退休人员的多元化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通过不断拓宽离退休服务的广度和深度,积极为老同志的日常生活提供帮助,切实开展一些“暧人心”的小事,使得老干部局工作的价值日益显现。通过对老同志在医疗保健、居家养老经、精神慰藉等方面需求的挖掘,实施体贴周到、细致入微的服务,让老同志在感受亲情、温情的同时,自身的多元化需求也得到满足,生活质量同时得以提升。三是离退休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得到进一步增强。随着离退休人员逐渐进入“双高期”,建立结对帮扶机制,深入一线走进老同志的内心,熟悉了解老同志,设身处地体会并解决老同志各方面遇到的困难,发挥老干部的资源优势和积极性,丰富精神文化养老、心理养老、安全养老的新模式,提高老干部工作科学化管理水平,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