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县建立健全“五项机制” 着力深化老干部文化养老
为满足广大老干部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沂源县在全面落实老干部政治生活待遇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五项机制”,不断深化老干部文化养老,成效显著。 一是建立资源共享机制。按照“政府主导、就近就地、便民利民”原则,着力加强文化养老阵地建设。先后投资2300余万元,建成了胜利山九九乐园,打造了老干部文化养老新阵地。每年拨专项资金,加强对县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大学)实施改造提升,先后配套安装了观光电梯、监控设备及文体娱乐设施。注重整合社会资源拓展老干部学习活动空间,推进社区老干部学习活动场所建设,构建了“10分钟学习活动圈”。投资1400余万建成12个基层文化站和600余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方便了老干部就近学习、就近参加活动。 二是健全宣传引导机制。依托各类媒体,强化文化养老舆论引导和氛围营造。以贴近老同志的方式,大力宣传老干部先进典型,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关爱老同志的良好氛围。充分利用《沂源通讯》“枫叶正红”、县电视台“沂河风”等专栏,广泛宣传老干部文化养老风采。通过老干部之家网站,QQ群、公示栏、手机短信等渠道,及时传递推广文化养老活动信息,提高文化活动的知晓度和参与率。积极开展了“敬老文明号”“钻石伴侣”“金婚伴侣”等活动,倡导敬老新风,唤起社会、家庭、单位对老干部的重视与关怀。 三是建立教育培训机制。有效整合全县老年教育资源,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为文化养老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以老年大学及分支机构为主阵地,坚持提高传统文化课,发展现代知识课,推出文化特色课,开设绘画、声乐等10个专业,累计培养各类老年文化人才2000余名。每年举办2-3次政治理论培训班和专题讲座,开展法律法规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协调远程教育、信息中心等相关部门,依托现有设备、场地、人员等资源,在老年大学建立了远程教育站点,有效推进老年远程教育工作开展。 四是建立扶持激励机制。重视优质老年社团在文化养老中的引领带动作用,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给予积极支持。对工作表现突出的社团,年终县委县政府给予一定金额奖励。对县老年书画学会、老年体协、老年大学艺术团和春松志愿者服务队等社团组织,给予重点扶持,分别设立了办公室和活动场所,县财政每年拨付20万余元作为社团日常活动经费。同时,举办大型活动所需经费全部列入财政支出,极大的提高了老干部的积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