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坚持从“四个结合”入手,以弘扬党的先进思想和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为引领,全方位打造离退休干部文化养老体系。
坚持文化养老与政治引领相结合,构筑离退休干部与党血脉相连的纽带。结合每年全国“两会”和区市“两会”精神传达,组织全市离退休干部集中学习,每年举办全市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党建”理论培训班20余次;开通离退休干部手机报,每年为各离退休支部订阅10余种报刊,整理编印《银川市老干部学习资料》500余册为老同志送学上门;每年分批次组织老同志对全市重大工程项目观摩和区外发达省市参观考察20余次,市领导定期对全市经济工作、组织工作情况进行通报。
坚持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相结合,打造一流学习阵地。围绕老干部精神文化需求,探索建立阵地主导、活动带动、协会支撑、社区融入“四位一体”的文化养老新模式,加大投入力度。2016年,总建筑面积7600平方米、总投资5400多万元的市老年大学校区投入使用,招收学员3500余人。今年,市委、市政府又将原市社保大楼调配为新的老干部活动中心,活动面积达4400平方米。
坚持文化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拓展文化生活空间。在离退休干部中广泛开展书画联展、歌咏比赛、家风家训征集等活动,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传统文化;编辑出版反映银川市老红军、老革命战斗故事的红色书籍《难忘的记忆》《我的抗战岁月——银川市抗战时期离退休老干部回忆录》等书籍,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离退休干部文艺团体参加各类公益演出活动近100场,深入到广场、街道、社区、农村、部队演出,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坚持老有所学与老有所为相结合,搭建释放正能量平台。每年组织各类“五老”人员宣讲队开展“关爱明天 普法先行”和德育教育活动,作宣讲报告1000多场次;在银川新闻网开设“老时光”专栏,利用自媒体引导网络舆情,为加强网上思想文化建设提供正能量;大力开展“老有所为、群策群力”等建言献策活动,“十二五”期间为市委、市政府提交方案40余件;进一步打造“学科技、奔小康”过硬品牌,科技老专家从26名发展到94名,各类培育基地从原来的27个发展到58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