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树举,1950年5月出生,1968年参军入伍,1994年正团职转业,2010年由潍坊市质监局调研员退休至今。在退休后的日子里,孙树举始终秉怀“老有所学、老有所爱、老有所为”的退休理念,做到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积极为社会、为家庭发挥余热。
老有所学。“人要活到老,学到老”,孙树举经常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走进他的私人书房,一阵浓郁的书香气息扑面而来。诺大的三个书橱,共收藏各类珍贵图书5200多册(卷),从世界名著到中国传世经典,从世界通史到中华上下五千年,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藏书不如读书,读书不如著书”。他几十年如一日,坚持每月制定学习计划,每天读书看报,并撰写各类读书笔记、人生札记128本,1200多万字。身为齐鲁作协、诗词楹联协会会员,孙树举常年笔耕不辍,先后撰写《秋枫红叶》、《绿色军营》、《旅游漫记》、《父亲·母亲》等著作13册,已付梓4册,50余万字。书籍内容包括散文、诗歌、评论、感言等,旨在针砭时弊,嫉恶扬善,弘扬主弦律,传播正能量。
老有所爱。孙树举爱好广泛,书法、绘画、篆刻、摄影、收藏等均有涉猎,且成就不凡。现为潍坊市收藏协会会员、酒器收藏协会名誉主席、山东书法家协会会员、济南军区老战士书画研究会会员。书画作品参加军内外多次展览,并经常在地方报刊、杂志上发表,曾获得“海峡两岸首届书法家联谊会军旅书法家”称号。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收藏,藏品包括陶瓷、字画、酒器、茶具、邮票等12大类,5万多件(枚、套),尤其喜好红色收藏,共收藏各历史阶段纪念品、伟人纪念品、军用模型等500余件,曾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革命文物收藏展银奖”。每次抚摸着自己珍藏的“宝贝”,孙树举都会饱含深情,“我和两个儿子,一个儿媳一家四口军人出身,我对军队有一种割舍不断的情节。我之所以热衷红色收藏,不只是一种业余爱好,更多的是为了中国红色文化的传承。”
老有所为。一为家庭,传承好家风。结合生活经历,认真总结治家经验,传播孝道文化,编撰成书《父亲·母亲》,联系地方电视台拍摄成电视教育片,教育亲人后代,弘扬家风家教。共育两子,自幼传授“干好事业、过好日子、育好后代、敬好老人”的“四好”治家理念,现一个在地方工作,一个在军队服役,工作上都积极要求上进,成为行业佼佼者;家庭中都和睦融洽,父慈子孝,互尊互爱,幸福美满。二为社会,传播正能量。自觉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扶贫济困,乐善好施,助人为乐,拾金不昧。2012年12月12日,在一次晨练时捡到皮包一个,内有银行卡13张,存折4本,借款合同30万元,现金1370元,另有身份证、驾驶证、财务账本、手机等贵重物品,个人丝毫不为所动,主动联系公安局物归原主,并拒收任何回报,先进事迹被《潍坊晚报》专题报道。
“现如今,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社会日新月异,人民安定幸福,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倍加努力,为地方经济建设贡献一己之力”,在采访中,孙树举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党和国家的感恩之情,“今天我们虽然退休了,但我们好比‘秋天的红叶’,饱经风霜的磨砺,将会用自己的余热扮点‘漫山红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