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丘、沂南历史文化研究组织 举行纪念刘铭同志、缅怀“景芝事件”烈士座谈会 作者 辛宝祥 3月11日上午,安丘、沂南两地历史文化研究组织的同行,集聚安丘市景芝(原中共淮安县委驻地)镇委,举行了纪念刘铭同志、缅怀“景芝事件”烈士座谈会,安丘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老年摄影学会常务副主席王宝林主持。与会人员先后发言,追思英烈丰功伟绩,互赠研究成果文集并探讨了加深合作事宜,会后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一同瞻仰了景芝革命烈士纪念碑。景芝镇党委书记孙志杰,宣传统战委员李利萍,镇委干部王玉国等出席座谈会。 参加座谈会的两地相关人员有:刘长耕、刘长启、张芳春、刘长永、刘元才等刘铭烈士直系亲属,沂南县政协原副主席、诸葛亮研究会会长李尊刚,沂南县作协主席、小说家、文艺评论家高军,安丘市历史文化研究会顾问、广东省旅游文化协会会长、中国当代“徐霞客”李存修,安丘历史文化研究会的领导及会员李绍志、李连科、王宝林、李汝亮、曹树栋、孙宝平、辛宝祥等。 刘铭烈士,1919年2月生于沂南县岸堤镇艾山东村,1938年参加革命,1941年10月任中共山东分局直属的岸堤区委书记,1945年8月任中共淮安县委委员、组织部长。1945年9月15日下午“景芝事件”发生,担任警卫的山东军区独立第四旅十团三营八连三排副排长等人策动叛变,将县委书记陈克、组织部长刘铭等20余名干部捕去,连夜逃往安丘城投敌。18日,陈克、刘铭等被敌人押到潍县城,受尽残酷折磨后于1945年12月底壮烈牺牲。 魂兮归来——烈士刘铭遇害真相及寻访纪念纪实 作者 刘长永 历时年余,跨越省京,海搜石捞,在师哥、四川省旅游局原副局长、广东旅游文化协会李存修会长的大力支持指导下,在景芝镇王玉国主任具体协调下,原沂南岸堤区委书记,后原淮安县委(今安丘)组织部长刘铭(刘乃金)烈士,终于身份理清。 3月11日,自费邀请沂南县政协原副主席、诸葛亮协会会长李尊刚先生,沂南县作家协会高军主席等,协沂南县岸堤镇艾山东村刘铭长子、次子及刘铭叔父刘醒吾孙刘长文等一行十二人,赴景芝参加刘铭烈士追思会及敬献花圈仪式。 那一刻,我百感交集,失声低泣。感觉年余以来,牺牲个人休息时间,拿出自己腰包里有限的工资,自购摄录器材,十数次自费往返于烈士家乡深入探访,为了节省,还多次借骑岸堤卫生院刘长功哥哥的自行车。家人不解,孩子幽怨,面对无数次的诘难冷眼,面对甚至当事人某些利害人的叵测,三下济南,一赴北京,自费购置资料书籍数千元,终于使刘铭烈士遇害身份真相大白于世间。面对刘铭之子刘长耕以头叩地,长跪不起,泣不成声的情景,这一刻,感觉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我没有喝过当事人家庭一滴凉水,没有拿过人家一株草芥。为的是一颗独立客观逼近真相的心。 感谢师哥李存修,将本人7000字的拙作收入个人文集《酒乡酒事》,联系安丘党史部门将刘铭组织部长事迹列入正史,填补两地空白 。感谢沂南县委组织部解部长多方协调,提供资料,感谢沂南县党史委邵勇主任等提供支持,感谢《中国共产党沂南组织史》编委辛勤劳动,感谢刘醒吾继子刘乃龙及子刘长文及子刘元德一家三代的支持,感谢刘醒吾长女及三女刘瑞兰及丈夫刘佃吉及热心的家人,感谢刘永、张彦杰等的无私奉献,感谢沂南县卫东村主任刘长平提供自备车辆,去安丘,到潍坊,进北京至济南,参加景芝活动。感谢安丘市政协王副主席及安丘历史文化研究会领导、安丘市党史委,安丘市摄协及老年摄协领导,感谢景芝镇孙书记陪同支持,及两委一班人组织参加会议…… 感谢李主席、高主席、李会长……感谢我七十八岁高龄妈妈,亲临仪式,提供剪纸,促进了两地文化交流…… 感谢一切值得感谢的人! 安息吧,刘铭烈士!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