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精神耀四川 全面小康作贡献”演讲比赛演讲稿选登·我所亲历的长征 文/王述文 我出生在川北大巴山区的一个农民家中,今年92岁。父母生了我们12个子女,我是最小的一个。因为家境太穷,我被人收作养子。 1932年,红军来四川,宣传红军是穷人的军队。我是穷人家的穷孩子,只有参加红军才是活路,所以我决心要参加红军。开始我参加儿童团,1933年2月的一天,一个哥哥带着我到省苏维埃找到红军,红军起初嫌我太小不肯收,我就哭着、缠着、死活不离开。红军终于将我收下、编入苏维埃文工团,团长就是杨尚昆的爱人李伯钊。 1935年,我参加长征,时年11岁。长征路上打的第一仗是在松潘杂谷。值得一提的是,红军爱民不爱财、纪律十分严明,从寺庙墙缝中滚出来大堆的银元,没有人去拣,金子做的小型佛像也没有人拿来揣包包。 长征苦啊!最苦的是爬雪山过草地。爬雪山,红军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被活活冻死饿死了不少人。大雪山高好几千米,终年积雪无人烟,被当地藏族同胞视为“连鸟儿也难以飞过”的神山。登山前下了一夜大雪,积雪深至半腰。我根本没法走,苏维埃少共书记就让我与他共骑一匹马,马也走不动时,两人就下马,我是拽着马尾巴上的山。红军将士身着破烂的单衣,打满血泡的脚上缠着干树皮,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大家冷得实在不行,就人靠人挤在一起,用体温相互取暖。过雪山禁忌歇脚,好多战友一坐下去就再也起不来了,还有许多人冻僵滑倒飞下冰崖就没了踪影。 过草地,我眼睁睁看着许多红军将士陷入泥沼,慢慢沉了下去。草地坦荡如砥、广袤无垠,草丛河沟纵横交错,看上去好似天赐美景,青草下却泥泞不堪,满是机关陷阱大泥潭,一下子就陷进去了一位战友,另一位战友去救,也被陷进去。草原气候变幻无常,出点太阳瞬间又乌云密布,随后下起雨来,身上衣服一天到晚都是湿的。自带干粮早就吃光,身上的皮带、皮鞋也煮着吃了,就靠吃野菜、草根、树皮充饥。我忍着饥饿,拖着疲惫的身体,一步一挨地向前走着,每向前移动一小步,都担心掉进泥潭不能自拔,这样坚持了六七天终于走出草地。 翻过了千里冰封的皑皑雪山,穿过了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为红军长征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我认为,红军长征最终取得胜利,主要得益于三点:一是有毛泽东的英明领导。没有毛泽东,红军长征胜利是不可能的。关键是在最危急的关头,召开了遵义会议,中央将领导权从机会主义者手上交到了毛泽东手里。二是有坚定的信仰。我们始终相信红军,始终相信红军是必然要胜利的。三是有内部的团结。再怎么苦、再怎么累,内部是团结的。红军纪律严明,团结奋斗,不胜不休。 尽管,红军长征已经过去了八十年,但它的丰功伟绩,彪炳史册,万古流芳。红军精神永放光芒,必将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红军精神万岁!■ (供稿:四川省商务厅离退休人员工作办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