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登录注册老干部之家

寿光市教育局召开老教育工作者代表迎新春座谈会

2017-1-16 15:23| 发布者: 潍坊市委老干部局| 查看: 658| 评论: 0|原作者: sgjyjlgbzb

摘要: 新春佳节来临之际,1月14日,市教育局召开教育系统离退休干部代表座谈会,向全市教育系统老干部送去新春的祝贺和美好的祝愿。市教育局局长、党委书记李玉明向老干部、老同志通报了2016年教育工作成绩及2017年主要工作 ...

新春佳节来临之际,1月14日,市教育局召开教育系统离退休干部代表座谈会,向全市教育系统老干部送去新春的祝贺和美好的祝愿。市教育局局长、党委书记李玉明向老干部、老同志通报了2016年教育工作成绩及2017年主要工作打算,征求老干部对全市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老干部代表积极发言,盛赞我市教育工作取得的新气象、新变化、新成就。局领导表示,将一如既往做好老干部工作,希望各位老领导、老同志,继续关心、支持教育事业,为我市教育改革发展献计献策,做出新的贡献。

  李玉明局长指出,过去的一年,全市教育系统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追求,务实创新,开拓进取,全市教育工作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一是教育综合改革扎实推进,山东省第一个“全国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工作全方位深入展开,成功承办了全国民办教育协作创新联盟第三届年会和全国“学本课堂”教学研讨会。《中国教育报》一版头条推广了我市创新模式、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典型经验。二是基础教育高端均衡发展。全市中考成绩优秀生进线人数、进线率连续三年名列潍坊市第一。 2016年高考,我市在考生数比去年减少1799人的情况下,一本上线比去年增加231人,一本及本科上线数、上线率均在潍坊市各县市区以绝对优势列第一名。三是职成教育持续蓬勃发展。市职教中心被确定为首批“山东省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示范学校”。羊口镇、圣城街道评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乡镇”,我市被评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首批“全国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示范县”。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栏目对职教中心“能工巧匠”进校园典型经验做法进行了播发。四是学前教育实现高位均衡发展。2016年计划改扩建14处园所,实际完成17处,新增学位2810个。全市14个镇街区被评为“潍坊市学前教育先进镇街”。五是教育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全市已竣工项目学校23处,项目竣工率100%,开工校舍面积41.5万平方米,完成投资9.6亿元,完成年初制定任务目标。世纪凤华学校、现代中学东校于9月份已投入使用,全市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扩张。六是“教育扶贫”确保每一名学生受教育的权利。为10972名贫困学生发放各类扶贫资金804万元,拿出12万元精准扶贫专项资金对40名特困学生进行了重点帮扶,由教师亲自送到学生家长手中。筹集资金43.2万元救助贫困大学生126人,为526名贫困大学生办理贷款412万元,绝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七是教师队伍建设卓有成效。深入开展了“中小学教师职业素养提升工程”、师德建设月主题教育等,全面提升了干部教师素养。建立完善乡村教师补充录用长效机制,今年招聘新教师293人,安置到农村学校210人,职称评聘向农村学校倾斜。投入资金3100多万元建设教师周转宿舍,设立企业联盟教育基金重点奖励一线教师和农村教师。扎实推进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为教育部对我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落实情况督察工作提供了高标准现场。八是办学满意度不断提升。开展了“万名教师访万家十万家长进校园”活动建立各级家长委员会,多渠道征集家长意见,重点解决好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升了群众对教育工作的满意度。在潍坊市教育局组织的满意度测评中,我市教育局获得99.18分,列潍坊市第一名。

  2017年, 全市教育系统将以实现“一个率先、两个领先”的教育发展总体目标为统领,以立德树人、实施素质教育为根本任务,兴办人民满意教育,努力开创寿光教育发展的新局面。

  一是打造教育现代化特色。以“全国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为抓手,加快建设教育现代化强市,建起教育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全国县域范围内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二是提升基础教育办学水平。推进义务教育学区制建设,做好义务教育学校城乡结对帮扶工作。推动普通高中多元特色办学,确保高考和名生培养成绩列潍坊市县市区第一位。规划投资4.1亿元,重点抓好徐家学校、圣城中学幼儿园等2处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及5处幼儿园建设,进一步优化城区学校布局。三是创新职业成人教育发展模式。2017年申办山东省渤海职业学院,实现中高职衔接一体化,进一步提高职业学校办学水平。四是深化教师队伍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扎实推进“县管校聘”改革,挖掘师资潜力。探索实施“特岗教师”计划,通过城区优秀教师到农村支教等措施,进一步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全面落实中小学校长负责制,深入抓好42所学校自主办学试点。五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搭建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按照省标准增建21套自动录播教室,实现资源共享,确保城区、农村学生享受同等教育。六是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合作育人新机制。根据教育部家校合作建设意见,充分听取家委会意见,发挥家长作用,形成育人合力,共同把学生教育好、培养好,努力兴办人民满意教育。








支持

反对

无所谓
1

点赞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最新评论

老干部之家

工作

动态
党支部

文件下载
意见直通车

老干部志愿者

博客

服务

旅游 文化

老年用品

全国老年期刊联盟

社团

摄影  诗词

书画

资源库 山东兵

视频

互动

活动 话题

论坛

老教育工作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