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事迹把党的关怀送到老同志心上 ——记北京市东城区委老干部局

2017-1-11 17:08|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735| 评论: 0

把党的关怀送到老同志心上

——记北京市东城区委老干部局

东城区委老干部局是1986年成立的。10多年来,他们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市老干部局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全党工作大局,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全面落实党的老干部工作的方针政策,从本区的实际出发,努力开拓进取,争创一流工作水平,做到了让老同志们满意,让市委、区委放心,为东城区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做出了贡献。连续四次被评为市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1997年1月被中组部授予全国老干部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全面落实“两项待遇”坚持多办办好实事

东城区现有老干部1949人。为了全面落实好老干部的“两项待遇”,区委老干部局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在落实老干部政治待遇方面,他们在区老干部活动站和区属各单位设置了阅文室,建立了阅文制度,积极组织老同志学习政治理论,在学习中注意做好“四个结合”:一是学习与党的中心工作相结合,如组织老同志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十四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二是学习与国内外形势相结合,坚持每年组织十次形势报告会。三是学习与及时向老同志传达重要会议精神相结合,请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为老同志做传达报告。四是学习与参观考察相结合,如组织老同志参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房山韩村河村,考察区商业、城建、教育、体育等方面的建设成就。协调各单位请老同志参与本区及本单位重大政治活动、重要会议,共同商讨东城区改革发展的大政方针。区里一些重大决策出台前,也要征求老同志的意见,听取老同志的建议。

在落实老干部生活待遇方面,他们坚持不折不扣地落实中央、市里有关政策,将历年的政策规定汇编成册,发给主管老干部工作领导和工作人员,便于各方把关落实。将各项补贴规定列表交予老干部本人,便于了解监督,并每年对全区进行一次“两项待遇”落实。隋况大检查。在老干部局的积极争取下,自1991年以来,区委、区政府先后投入1000余万元为老干部办了52件实事。如1995年给一、二次和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工作的离休干部每人每月增加生活补贴50元,为企业离休干部和处级退休干部每人每月增加生活补贝占40元,将全区老干部的活动经费从每人每年的60元提高到100元,为每位老同志免费提供两张区属公园年票,为全区老同志免费办理区图书馆的借阅证。与此同时,还建立了区养鸡场,扩建了区活动站,修建了门球场,开设了中医门诊部,为行动不便的老同志设立了家庭病床,在第六医院建立了老干部综合门诊和老干部病房,配备了老干部会诊专车。在坚持每年为老干部进行一次体检的基础上,建立了老干部健康档案,利用多种形式在老干部中推广老年保健知识。各基层单位也根据实际情况为老干部多办实事。仅1996年各局、处、公司就为老同志办实事299件。他们把坚持对有特殊困难的老干部“雪中送炭”作为工作重点来抓。东城区处在市中心,住房较为紧张,为缓解老同志的住房困难,除参加单位分房外,他们多方努力、积极筹措,先后为366位老干部住房困难户解决了住房。对月平均生活费在300元以下的老干部给予定期补助。为缓解“三高期”老干部就医中的困难,还落实了提高医疗费标准、免费出诊、建家庭病床等具体措旋,并建立了多种形式的老干部专用基金200多万元。

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加强老干部党支部建设

东城区委老干部局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加强离退休人员党支部建设是做好老干部工作的重要环节。区老干部中有党员1372人,占老干部总数的70%,分别在132个党支部和党小组中参加活动。针对这一点,这个局逐年加大对老干部党支部工作的力度,他们配合区委组织部,将老干部党支部建设纳入全区党建三年规划,做到了“五个坚持”:一是坚持把老干部党支部建设纳入区委组织的的议事日程,研究老干部党支部工作中的共性门题;二是坚持每年总结老干部党支部工作,不断提高老干部党支部建设的水平;三是坚持联系走访老干部党支部书记制度,注意挑选党性强、作风正、工作负责、甘于奉献的老党员担任支部书记,并经常听取他们对党建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四是坚持在评选先进党支部、优秀党员和选举市、区党代会代表时,给老党员一定比例,并聘请老党员做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员;五是坚持每年办两期老干部党支部书记学习班,研讨问题,交流经验。

1992年,他们根据新时期的特点,修定了《东城区老干部党支部工作条例》,要求各个党支部参照执行。针对一些老党员思想上发生的变化,开展了系列主题教育活动,1993年,他们组织全区老党 ‘贯开展了“新时期老党员形象讨论”活动,适时地推出了老红军杜明同志“留得清白在人间”的感人事迹,使老党员们学有榜样,进一步明确了自己肩负的历史重任.1995年,结合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他们在老党员中开展了“忆光辉历程,葆革命晚节,为改革再立新功”活动,把主题教育活动引向深入。 1996年,结合建党75周年和长征胜利60周年,他们又开展了“让长征精神永存,再为党旗增辉”活动,在此基础上,在全区老干部党支部中树立了和平里街道老干部党支部等“五面红旗。

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在广大老党员中产生了很大的反响。老党员们说,像我们这把年纪的人,对党不光是报恩,还要有更深的理解,那就是发扬传统,无私奉献。老党员们纷纷提出要在政治学习、文明监督、文明家庭、社会治安、撰写史志、公益工作等方面继续发挥作用,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为党和人民再立新功。

几年来,东城区有45个老干部党支部被市、区评为先进党支部;

有156位老党员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有21位老同志在花甲古稀之年光荣入党。

采取多种形式  发挥老同志的优势作用

10多年来,东城区委老干部局从全区老干部实际出发,本着自愿、量力、适度的原则,先后成立了老干部读书会、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老干部文明监督队、革命传统报告团、老干部与共青团联谊会等组织,调动老同志参与两个文明建设的积极性,有组织、有领导地发挥老同志的政治优势作用。

1990年3月,他们根据老同志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迫切愿望,成立了区老干部读书会。 6年来,他们紧密结合形势,与老同志共同制定学习计划,确定学习内容,先后为读书会组织辅导讲座62次,播放录音28次,并组织了多次外出参观活动。读书会的成员由开始的36人发展到现在的128人,几年来,老同志写出180篇论文,征文278篇,有些优秀文章已汇编成《东城区老干部读书会论文选》出版,其成员已成为老干部中的学习骨干,有力地推动了全区老干部的理论学习活动。

1993年2月成立的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在教育青少年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老同志们相继创办了家长学校,举办了有十几万人次听课的60多场系列家教讲座,编写了《科学教子ABC》等教材,开展了“红领巾野营拉练活动”,在服刑人员中开展普法教育和帮教活动。“关工委”的工作受到了中央“关工委”的充分肯定。为迎接香港回归祖国,区“关工委”与香港华达投资公司开展“京港学友相知,携手共迎97"系列活动,为北京和香港青少年交流架起一座桥梁。

1987年成立的区老干部文明监督队有22个小队,由老同志担任队员,老干部工作人员任联络员。 10余年来,“文监队”开展大型活动400余次,或宣传交通法规;或检查农贸市场物价;或监督餐馆饮食卫生;或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在文明监督过程中老同志们共提出建议7000多条,其中一些建议被有关部门采纳。区老干部 “文监队”因此被中组部授予“全国老干部先进集体”光荣称号。

此外,区委老干部局为丰富老干部的晚年生活,根据老同志的兴趣爱好,成立了老干部艺术团、老干部体育委员会、老干部书画委员会等文体组织。在这些组织的管理下,有合唱团、台球队、书画班、服装表演队等19个文体团队,形成了一支老干部活动积极分子队伍,在市、区各项竞赛和汇演中多次获奖。丰富多彩的文体生活,既焕发了老干部的革命青春,又为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加大老干部工作宣传力度  建设高素质工作队伍

区委老干部局在多年的工作中,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宣传广大老干部先进事迹,不断扩大老干部这个有功群体的政治影响。

  1991年,他们广泛搜集全区老同志的革命历史资料,建立了区老干部荣誉室,共展出268份典型材料,671件实物、20个老干部先进集体和78个先进个人事迹,全区来参观学习的达3万人次,使之成为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编辑出版了记载老同志革命功绩的《魂系千秋业》一书(1-3册),成为启迪教育广大青少年的好教材。1993年,他们创办了四开胶印报纸《东城老年报》,每月一期,至今已出版了54期,免费发给全区老同志阅读,它日益受到全区老同志的喜爱,成为老同志们的知心朋友。

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老干部工作队伍,他们坚持从调研入手,加强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强化服务意识,并相继制定完善了《东城区老干部工作细则》、《东城区老干部工作者行为规范》等48个工作制度,使责任具体化、指标化。由于狠抓了队伍建设,全区工作人员中涌现了一批热爱老干部工作,对老同志有深厚感情,勇于吃苦,甘于奉献的老干部的“贴心人”。他们说:“老干部的需求就是我们的工作任务,老干部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工作差距,老干部满意就是我们的工作标准。”1995年评选出20名关心重视老干部工作的好领导;1996年评选出“十佳”老干部工作者,使全区形成了尊老爱老,全心全意为老干部服务的社会氛围。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面临着许多新问题。东城区委老干部局面对困难,积极探索“三高期”老干部工作的特点,加大服务力度,以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努力争创老干部工作一流水平,为东城区的改革、发展、稳定不断做出新的贡献。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