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夕阳霞满天 一吉林省吉林市委老干部局工作纪实 尊老敬贤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祖国北疆的吉林大地,活跃着一个尊老敬贤的战斗集体——吉林市委老干部局。 素有“北国江城”之称的吉林市,作为1948年解放、建国初吉林省省府所在地,聚集着一大批老干部。目前,尚有9446名离休老同志生活在全市城乡各地。 众所周知,老干部工作重要而且琐碎,更何况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中,这个传统的重工业城市还要面临种种挑战。就是在这样的夹缝中,吉林市委老干部局站在讲政治和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高度,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工作途径和方法,较好地发挥了参谋、指导和协调作用,从而取得了突出成绩,连续多年被省委、省政府和有关部门评为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 一枝一叶总关情 “再难也不能让老干部为难,再苦也不能让老干部吃苦”——省委书记的号令,成了吉林市委老干部局全体工作人员的庄严誓言。 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北国江城的工商业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曾经有过亏损企业过半的记录。这些企业的老干部受到波及,全市拖欠老干部离休费、医疗费一度达到300万元。 面对这种情况,市委老干部局的领导和同志们心急如焚,殚精竭虑。 将企业管理手段引入老干部工作,定期召开调度会,请市委领导对解决“两费”工作进行“调度”o经过努力,把全市拖欠的“两费”降到了最低限度,在全省各市、地中率先彻底纠正了医疗费包干和按比例报销问题。 在全省首创财政、企业或主管部门及社会保险部门“三家抬”,为老干部一次性投保的作法。 1997年又对以前拖欠老干部的离休费,采取由企业、主管部门和市财政各负担50%的办法予以解决。 老干部的安危冷暖,哪样不牵挂着吉林市老干部局每个人的心。十几年来,他们——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搞好老干部医疗保健工作。建章建制、组织讲座、建立老干部健康档案。在全市36家医院开设老干部疗区或病房,1991年在市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又投资165万元,在市中心医院改建了4200平方米的特诊病房楼,保证了老同志就医。吉林市老干部医疗保健工作在全国介绍了经验。 抓住重点,逐年解决住房问题。多年来,通过采取优先分配、自建公助、集资联建、单位购房、维修改造、房产划拨等措施,平均每年为离休干部解决住房300余户,仅市财政直接拨款就达1000多万元,建老干部住宅楼17栋,总面积近1万平方米,有98.9%的离休干部住房达到或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 特事特办,照顾好老红军。吉林市原有33名老红军,老干部局对他们更是厚爱一层。建了市红军干休所和2栋较高标准的住宅楼,又将企业的5名老红军离休费比照机关工资标准提高,并为他们和1名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的老红军办了公费医疗,核销了企业拖欠的医药费,还为干休所更新了2辆小车。 吉林市委老干部局在生活上关心照顾老干部的同时,还注意在政治上关心爱护老干部。通过定期通报政治、经济形势和重要会议精神,召开全市性老干部党支部工作经验交流会,举办党支部书记培训班、研讨班等,使全市老干部党支部建设逐步走上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全市有4659名离休干部党员在专门建立的党支部和党小组参加组织生活。先后有140个党支部和党小组受到省、市、县的表彰,有458名离休干部党员被各级组织评为优秀党员。桦甸市横道河子乡老干部党支部被评为全国老干部先进集体。市老干部爱国主义报告团还被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吉林市委老干部局抓老干部党支部建设的经验也曾在全省作过介绍。 为有源头活水来 工作实践使他们意识到,党的领导是做好老干部工作的关键,开展调查研究、扩大宣传、为市委当好参谋是做好老干部工作的先决条件。 为强化市委对老干部工作的领导,局领导班子每年都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向市委提出意见和建议。近几年,市委、市政府根据老干部局提供的情况和意见,先后根据不同情况下发了28个文件。如,1989年的《关于改进和加强老干部工作的意见》,1992年的《关于在经济领域中发挥离退休干部作用的意见》及1995年的《关于认真落实老干部生活待遇问题的通知》等文件,都在当时起到了重要作用。他们还提出了增加老干部书报费、交通费、提高红军遗属生活困难补助标准等建议,均被市委、市政府采纳,受到老干部的欢迎。 为加强宏观指导,吉林市委老干部局每年至少召开一两次工作或专项会议。1996年就先后交流了11个工作经验,对全市老干部工作起了较好的示范作用。 做好老干部工作还要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他们积极抓宣传,创办了《老干部工作信息》、《江城老干部工作》,建立了宣传报导队伍。几年来,通过电台、电视台、报社播发和刊登稿件750多篇,还录制了老干部发挥作用的电视专题片和新闻片在全市播放,使党的老干部方针政策不断深入人心。 一个篱笆三个桩 老干部工作是全党和全社会的工作。吉林市委老干部局的同志深知仅有自己的力量是不够的,他们加强联系,主动协调,争取多方支持,为老干部办了许多实事。 ——积极协调,加强服务设施建设。吉林市基本建设资金一直比较紧张,在他们的积极协调下,先后争取到资金1190万元,建起了市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干部病房楼、老干部生活服务馆和老干部大学教学楼,形成了功能比较齐全的综合配套服务设施。十几年来,全市总投资2.42亿元,建活动室408个。 ——超前协调,维护老干部的切身利益。为在新的改革措施出台时保证老干部切身利益不受影响,他们及时同有关部门协调,制定了《关于对离休干部实行社会优待的规定》,在老干部活动场所及房屋建设、供热费收缴、集资建房等方面,充分照顾了老干部的利益。 ——跟踪协调,解决重点问题。针对老干部按时领取离休费难,医疗费实报实销难,动迁扩大面积费交纳难,倒闭、出售企业老干部归属难等“四难”问题,多次到12个部门进行协调,与有关部门联合下发文件,对解决“四难”问题作出了相应的规定。 ——反复协调,解决难点问题。通过建立信访责任制,达到了化解矛盾,保护老干部合法权益,稳定老干部队伍的目的。他们不管是寒冬还是酷暑,都在为帮助老干部子女安排就业,处理老干部落实政策遗留问题,筹集资金……而不停的忙碌着。 打铁还需本身硬 出色的成绩,源于自身的锤炼。局领导班子一方面抓老干部方针政策的落实,一方面抓队伍的自身建设。他们制定的“团结、勤奋、进取、求实、“创新、高效”的局风,一直成为鼓舞全局同志的强大动力。 局领导班子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作风建设、廉政建设,被誉为“路正、心齐、干净、干事”的领导集体。 局领导班子把提高干部队伍素质摆在加强队伍建设的首位。组,织工作人员培训班,有计划地选送机关干部到高等院校深造等,为做好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们通过开展优质服务、争先创优,“双热爱”等活动,进行经常性职业道德教育和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增强了凝聚力。几年来,局机关先后有3人被评为省、市老干部工作先进个人,有1人被市评为信访工作先进个人,局机关党支部多年被评为先进党支部,5名党员被评为优秀党员或优秀党务工作者,8人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青山依旧,夕阳依旧,他们只想留住霞满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