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思想 抓住机遇 努力开拓老干部工作新局面 福建省厦门市委老干部局安置处 我处工作始终坚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在市委老干部局的直接领导下,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主动争取领导和各部门的支持,不断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使中央和省、市有关老干部政策规定待遇得到较好的落实,为我市老干部工作进入良性循环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争取领导重视,各方形成合力,推动工作发展 首先,努力争取加强领导形成制度化。我处认真做好调研工作,草拟各种规章制度,争取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局领导的支持。如:市委、市政府联合下达的《关于建立老干部工作领导责任制暂行规定》,出台《加强老干部党支部建设的暂行条例》,建立了市委及各单位定期向离休干部通报会制度等等。其次,把老干部工作作为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分解职能,认真搞好协调,取得各方配合。争取各有关职能部门和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使各方达成的共识与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好。我们诚心诚意地尊重老干部,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改进部门的工作,得到广大老干部的支持。总之,我处在“争取、协调、诚心”六个字上下功夫,多方达成共识,形成合力,每年都较有成效地解决老干部生活待遇若干问题,推进工作新发展。 强化调研工作,咬住工作重点,力求突破发展 首先,把不折不扣执行中央和省有关老干部待遇的政策规定,作为工作起飞的基础。其次,在调研基础上,选准阶段性的重点,咬住不放,集中力量争取突破。如,1985年工资改革后,企业与机关的工资分流,企业与行政机关的离休干部生活待遇差距拉大,企业的老同志反映强烈,矛盾尤为突出。我们解决这个矛盾分两步走。第一步,采取补差办法,缓解矛盾,基本上稳住了企业老干部,但这样做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老同志还有后顾之忧。第二步,采取按行政机关的工资及各项补贴进行全面套改,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落实好本市离休干部待遇后,易地安置的与本市离休干部生活待遇的差距成为突出问题,反映强烈。我处确定专人负责组织调查摸底,要求各有关单位逐人立表,逐项核对,找出矛盾所在,提出解决问题办法。即:采取多种形式与原单位联系,要求尽可能给予解决;要求接受安置的单位给予关照,多送温暖;市里给解决一点。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市财政的支持下,市里从1996年元月份起,每人每月发给100元生活津贴;对特困户市财政还拨专款给予补助等,易地安置的老干部较满意。 不断解放思想,增强改革意识,发挥政策威力 我们根据政策精神,联系厦门实际,借鉴特区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首先打好坚实的基础,树立先进典型,形成自己的特色,争取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功能的作用,把政策用好用活用足。工作中立足务实改革创新,坚持守法守纪不守旧的原则;学习新经验,不死搬硬套,力求有所改革,富有自己特色。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成效。目前,中央和省市有关老干部待遇的政策规定在我市得到较全面落实,解决了“两费”拖欠问题。与此同时,我处采取“抓落实注重实效,抓重点力求突破,边破边立,在立中求完善求规范”的方法,尽力发挥总政策的威力和优势,争取在新形势下使“从优原则”不断延伸发展,较好地解决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出现的突出问题。如,我们提出新形势下要全面落实老干部生活待遇略为从优原则,务必在研究政策和执行政策上要有新思路,要根据需要,尽力争取,立足突破。为此,提出了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和原则:一是除了政策明确规定不能执行的不宜涉及的,其余均视为可以试。二是政策规定没有涉及到的,也还没有前人做过的,敢为天下先,也可以试。三是在政策精神指导下,各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决策,对原有的一些具体规定在条件基本具备的情况下可以有所突破。经过几年努力,我市老干部生活待遇不断发展完善。如:老同志与在职干部同步共同分享特区经济发展成果问题,于1994年形成了制度,并建立了与在职干部同等同步增长机制,至今运转顺利;糖、油价格全面放开后,争取了每人每月分别比在职人员多发给10元、12元的差价补贴;享受以工会福利为主体的非生产性福利形成了制度,目前同步享受运作良好,并逐步向享受生产性待遇过渡。全社会尊老敬老蔚然成风,为老干部提供社会优待已形成制度。老干部生活上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以及各界的关心,政治热情空前高涨,积极支持特区建设和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等工作出现了有创新、具有特色的局面。 领导率先垂范,加强自身建设,打好创业基础 从我们的实践看,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老干部工作队伍,是我们做好老干部工作,开拓创新的基础。首先,讲政治,抓精神支柱建设。行动是无声的命令,我处领导率先垂范,平时自觉学习马列主义的基本观点、立场和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实践。抓好本部门的自身建设,从提高理论水平、强化思想教育入手,强调要树立坚定的政治方向,全心全意为老干部服务的宗旨,常抓不懈。我处每星期一上午都要开碰头会,既作工作安排.也交流思想认识,已形成了制度。其次,运用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新发展。厦门特区是改革开放的综合实验区,老干部工作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多,有的情况又较复杂,矛盾较多。我们逐步学会用矛盾论等基本理论的观点,分析解决矛盾与发展的关系:解决平衡与不平衡的相对和绝对的关系;大胆探索解决矛盾促进发展和解决暂时不平衡中出现的新矛盾问题,取得实效。如:有效地解决老干部的住房和改善居住条件问题;较好地解决全市所有的离休干部享受住宅安装电话的补贴待遇问题;稳妥地分层次分阶段地解决全市老干部特区各项地方性补贴待遇问题;使老干部的生活待遇有突破性的变化。第三,不断增强做好老干部工作的光荣感、责任感,激励本处工作人员努力提高为老干部服务的本领。大力提高干部的文化素质,目前我处5名工作人员平均年龄35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3人,中专2人(其中一人在市委党校大专班业余学习)。组织全市266名专兼职工作人员进行老干部工作基本知识的学习和开卷考试及知识竞赛,促进了工作队伍业务水平的提高。在提高思想、理论素质和文化、业务水平的基础上,加强胆略锻炼,努力提高协调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全处的整体素质。第四,坚持政治学习不放松。平时不论工作再忙,也参加机关的政治学习,在学习中联系实际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因此,全处始终保持团结协作,正气向上的可喜局面。先后有3人被提拔为局中层干部,一名非党同志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部门年终考核时有2名干部被评为优秀。 1996年被中组部评为全国老干部工作先进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