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落实“两项待遇”充分发挥 离退休干部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铝厂 离退休干部工作纪实 座落在贺兰山下、黄河之滨的青铜峡铝厂,是一个拥有职工6000余人的国有大型企业。得天时、地利、人和,这个厂的综合经济效益列全国500强第26位,是我国有色金属行业的重点企业之一。随着企业的发展,一批老职工因年事陆续办理了离退休手续。全厂现有5 8 5名离退休职工,其中干部约占2/30他们都是建厂初期从祖国各地奉调来支援这一大型企业建设的业务、技术骨干,为企业的生产和发展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认真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不仅是厂离退休办公室的本职业务,也是厂领导经常考虑的重要问题。他们在实践中探索,不断积累经验,逐步走出了一条适应企业特点的离退休干部工作的路子。 政治思想上关心爱护,让老同志永葆革命青春 前些年,这个厂有的离退休老同志由于心理不平衡,有埋怨情绪,吵闹现象也时有发生。厂离退休办公室从认真落实离退休干部政治待遇入手,组织好离退休干部的政治学习。每当中央有重要文件下发,他们都要迅速组织离退休干部进行传达,使他们及时听到党的声音,在政治上同中央保持一致。为便于老同志及时了解党的老干部政策,他们为每位老干部订购了《老干部工作文件选编》1至4册。离退休活动室每年都征订20多份报刊杂志,供老同志借阅。他们在认真组织离退休干部开展政治学习的同时,积极引导老同志用改革和发展的眼光看待今天的社会,正确理解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关心国家大事。离退休党支部还十分重视抓好老干部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按照厂党委的统一安排坚持过好组织生活,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广大退休职工作表率。他们还有计划地组织老同志参加一些必要的社会活动,如听形势报告、参观游览、歌咏比赛、文艺汇演、知识竞赛等。几年来,先后组织老干部参观了革命圣地延安,游览了崆峒山、五台山、承德、西安和北京的名胜古迹。厂内举办一些文体活动,他们都组织老同志参加。在厂里举办的歌咏比赛中,老干部合唱团曾获精神文明奖;在全厂文艺汇演中,老干部表演的节目曾获优秀表演奖;在厂党委组织的党的知识竞赛中,有13位老同志因成绩突出受到表彰奖励。通过这些活动,老同志们受到了教育,陶冶了情操,开阔了视野,增进了身心健康。 厂领导十分尊重老干部,厂里举行重大活动时,一般都邀请老干部参加,对德高望重的老同志还要请上主席台。党委、厂部在决定重要问题时,也要召集老同志座谈,听取他们意见。厂领导还定期召开老干部座谈会,向他们通报厂里的生产经营状况,征求他们对厂里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于一好的意见和建议,厂领导都能积极采纳。逢年过节或老同志患病住院,厂领导不管工作多忙,都要抽时间前往家中慰问或医院探望,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具体困难,使他们真正感受到组织的关怀。有名老干部离休后要求去贵阳易地安置,厂里很快派人为其联系,一次性划拨2.5万元为其购置住房,并划拨4000元作为交通费。厂长每次出差去贵阳,都要亲自上门探望这位老同志,当了解到他的子女调动工作遇到困难时,就责成离退休办公室为其联系接收单位,使这位老同志十分感动。 生活待遇上略为从优,让老同志分享 改革发展的成果 近几年,企业发展,经济效益增长了,在职职工的收入每年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厂领导特别注意改善和提高离退休干部的生活 待遇,使他们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厂长刘一青多次强调:“铝厂发 展能有今天,广大离退休干部功不可没,在企业最困难的时期,是他们支撑了企业,如今条件好了,离退休干部理应享受改革与发展 的成果."国家政策规定给离退休人员增加的离退休费,厂里都及时 兑现;凡是在职职工增加工资,也要为离退休人员增加一部分离退 休费1990年以前,离退休老同志月平均工资收入只有300多元,现在增加了一倍多。不管是企业效益好还是不景气的时候,老同志的离退休费都保证按月全额发放,决不拖欠1994年,在庆祝建厂30周年时,考虑到广大离退休老同志曾为企业发展付出过心血,厂里一次就拿出60万元奖励离退休老同志,平均每人2 000多元,许多老同志在拿到这笔奖金时热泪盈眶。 在住房分配上,优先照顾离退休干部也是这个厂的一贯政策。1984年,在全厂大部分职工还住在60年代所建的干打垒土坯房时, 厂里就投资100万元建起了10栋二层小楼,安排老干部和科技人员 居住1987年,厂里又投资180多万元建起了同样标准的9栋楼房, 使所有老干部都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楼房,并为他们配了煤气灶、电 炊具、太阳能热水器,给他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在全厂住房条件 逐步改善后,厂里又投资兴建了标准更高、条件更好的23栋楼房,使享受厅级待遇的老干部住上了更为宽敞明亮的楼房。近几年,随着职工生活条件的改善,厂里又为每位老同志家里安装了闭路电视 和电话,使老同志们的生活更加方便。 厂里实行医疗制度改革后,在职职工均实行半费医疗、看病交钱的制度,但对老干部实行凭证医疗、不收费。厂医院还建立了老干部健康档案,定期为老干部检查身体,发现疾病及时治疗,使他们健康愉快地安度晚年。厂工会每年都要拨出专项疗养指标,安排 老干部去杭州、青岛、大连、北戴河等地疗养。 厂里每年为职工办福利,老同志同在职职工一个标准发给。每年夏秋,离退休办公室都要组织车辆为老同志拉运水果、冬菜,为他们提供生活上的方便。为解决已故老干部遗孀的生活困难,厂领导号召全厂职工捐款12万元,设立了专项困难救济金,用于他们的困难补助。 厂里事事处处关心着老同志,老同志也关心着厂里的建设。他们夸党的政策好,教育自己的子女好好干,为企业的生产和发展多作贡献。依托企业办经济实体,为“老有所为’’ 创造有利条件 依托企业办经济实体,为“老有所为” 创造有利条件 长期在企业工作的离退休干部业务上熟、技术上精,有一定的生产管理经验,又有继续参与经济建设的强烈愿望。厂离退休办公室根据老同志们的愿望,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向厂里提出了组织老同志创办经济实体的设想,得到厂领导的热情支持,于1993年2月正式成立了以离退休干部为主的“青铜峡铝厂鑫龙综合服务公司”厂里委派厂长助理郑达福同志担任公司董事长,具体组织工作由厂离退休办公室负责,从而加强了对离退休干部经济实体的组织与领导。 公司创办初期困难很多。没有资金,就发动大家集资,在老干部的带动下,两天之内就筹措资金25.8万元;厂里又借给50万元,帮助公司创业。没有厂房,就先搭起简易工棚,很多工作都在露天干。没有设备,就买回旧设备自己修配改装;有的设备还是从废铁 堆里拣回来的。没有工具,就自己动手制作。尽管条件很差,但大 家积极性很高,很多老同志不分白天黑夜地干,没有星期天和节假日,也不计较报酬。大家只有一个心思,就是要把经济实体办成,办好。 为了使公司能尽快发挥效益,厂离退休办公室发动老同志们人人出主意、想办法,集思广益。公司集中大家的智慧,经过反复论 证,拟定了最佳经营方案。首先是依托本厂,拾遗补缺,建熔铸厂开发废铝熔铸项目。在老干部的带领下,利用废旧材料搭起简易工棚,捡来废旧耐火砖支起熔化炉,从大厂里的废旧回收站购回铝渣,经筛选、熔铸,加工成成品铝锭。由于绝大部分老同志熟悉生产工艺,干起来得心应手。虽然生产条件简陋,场棚温度高,劳动强度大,但负责熔铸的几位老同志不怕苦,不怕累,在高温炉旁一干就是几个小时,特别是夏天,衣服被汗浸的都能拧出水来。凭着老同志们的这种实干精神,公司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生产出了合格的铝锭。当第一批铝锭送往货场时,很多人都难以相信它们竟是在一个不到50平方米的工棚里靠两口钳锅熔铸出来的3年多来,熔铸厂共生产铝锭6 00多吨,支援了国家建设,也为公司创造了经济效益。 正是靠着广大老同志的这种艰苦奋斗精神,青铜峡铝厂鑫龙综 合服务公司这几年先后开发了9个项目,个个盈利。木器加工厂承 担着全厂办公家俱的制作任务;机电加工厂利用技术上的优势为大厂加工制作一些设备和工具;土建维修队在厂家属区附近建起了鑫龙市场,又利用鑫龙市场的有利条件办起了副食品商店方便职工生活;150多人的装卸运输队负责全厂铁路装卸运输任务;劳务队负责为厂里招收、输送合格的临时合同工。到1996年底,公司已有固定资产118万元,资产总值达350万元;上缴税收86万元,获纯利润143万元。 鑫龙公司的发展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厂领导为公司 的发展出谋划策,帮助公司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他们经常深入到老同志中了解情况,征求意见,协调关系。厂离退休办公室做了 大量组织、引导工作,增强了公司的凝聚力。他们依靠老同志自我 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合法经营,按经济规律办事。广大离 退休干部虽年逾花甲,但工作劲头不减当年,充分发挥了自己丰富 的管理经验和技术特长,认真负责,勤奋工作,为公司的发展作出厂应有的贡献。 青铜峡铝厂的离退休干部工作实践证明,在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的同时,组织离退休老同志依托企业创办经济实体,使广大离退休干部人尽其才,发挥余热;在为企业和职工生活提供服务的同时,使国家增加了税收、集体增加了积累、广大老同志得到了实惠;同时充实了他们的晚年生活;一举多得,大有可为。近几年,这个厂的离退休干部工作先后受到青铜峡市委、银南地委、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和中组部的表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