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香一瓣献夕阳 ——记广西壮族自治区荔浦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覃秀裕

2017-1-10 17:53|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621| 评论: 0

心香一瓣献夕阳

——记广西壮族自治区荔浦县委组织部

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覃秀裕

没有不老的生命,却有永恒的心灵。

有一位诗人,把生命咏作一片摇动的绿叶;有一位画家,把生命绘成一只翱翔的雄鹰;有一位老干部工作者,十几年如一日,努力使生命如月亮一盘,去镀亮每一寸光阴,像太阳一轮,去温暖每一颗心灵。

1996年3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老干部工作暨“双先”表彰会上,他的发言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他就是桂林地区荔浦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覃秀裕。

覃秀裕现年58岁。1956年入伍,在部队曾两次荣立三等功,五次受到嘉奖和表扬。1976年转业后,在一个山区乡任党委副书记、书记8年。1984年,县委把老干部局局长的重担交给了他。他热爱老干部工作,全心全意为老干部服务,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受到了党和人民的表彰。1985年他光荣地被评为自治区转业军人先进个人;1990年评为桂林地区老干部工作先进工作者;1992年和1995年评为广西老干部系统先进个人、县双文明建设先进个人;1997年1月,中央组织部授予他“全国老干部工作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他领导的荔浦县委老干部局,连年评上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

执行政策  坚定不移

荔浦县有离退休干部2000多人,其中离休干部156人。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一些亏损企业、贫困乡镇和困难单位长期拖欠老同志的离退休费和医药费,致使一些老同志生活困难、心理失衡。面对这些,他心情沉重。他想:让这些在战争年代负伤流血、在建设时期积劳成疾的人民功臣在困苦和失望中生活是失职,是不公,是对党和人民不负责任!于是,他带领全局同志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贯彻执行政策。他下到严重亏损企业、贫困乡镇、困难单位,宣传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有关老干部政策规定,宣传老干部的历史功绩和现实贡献,宣传落实老干部生活待遇的重要意义,并耐心地和基层单位领导商量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他及时向县委、县政府汇报情况,提出落实老同志离退休费的具体方案。他又亲自起草文件,以县委、县政府的名义行文在全县执行。由于覃秀裕和全局同志的不懈努力,由于荔浦县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现在,全县156位离休干部的离休费无一被拖欠,医药费能够按规定实报实销。全县退休干部1800多人,绝大多数的退休费落到实处。此外,每年县里都以1号文件下达,给离退休干部发放年终生活补贴400元。效益好的单位又增发几百元。落实生活待遇是老干部工作头等重要的事,老同志对此感到满意。

在认真落实老干部离退休费的同时,覃秀裕还注重解决离退休干部子女就业的问题。几年来,他及时向县委、县政府反映情况,与有关部门协商,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关怀下,妥善解决了64名离退休干部子女的就业问题,解除了老同志的后顾之忧。他以实际行动,把党的温暖融进老干部的心坎上。

敬老爱老  情深意重

覃秀裕身兼数职(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县老龄  委常务副主任、“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等),来找他反映情况的老同志不少。不论是离退休干部还是普通老人,他都热情接待,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十几年来,他用于看望老同志、孤寡老人,支持乡、镇、村、屯离退休老同志建立活动室的钱不少于3000元,而他所用的自行车已有25年“工龄”,居室没几件现代家具。

“老干部工作是党和政府交给我们的重要工作,我们应该尽心尽力地做好。”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没有豪言壮语,只有踏踏实实的实干。覃秀裕13年如一日,以热心、诚心、细心、耐心、专心的勤恳敬业精神为老同志服务。他患有肾结石病,时常疼痛难忍,但他坚持走访看望全县离休干部,并把长期卧床、瘫痪的老同志作为重点看望对象,坚持每月登门看望一次。对病危和思想负担沉重的老干部,他更是关怀备至,随叫随到,尽心尽力帮助他们减轻病痛和精神压力。一种神圣的责任感,使他忘却个人的病痛,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覃秀裕善于把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同解决实际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离休干部高希久因心脏病突发住院,他一天去看望三次。一天深夜1点多钟,高老病情恶化,医生准备全力抢救,可是,痛苦不堪的高老怎么也不配合,老人说:让我死算了。高老的女儿、女婿不知所措,一位护士提醒他们:“快去找覃局长,老干部听他的。”覃秀裕得知情况后,二话不说就同高老的女婿一起来到了病房。病床上,老人的身体颤抖着,嘴唇也颤抖着,双目紧闭。他握着高老的手说:“高老呀,高老,吃药打针也是一场战斗,您老千万不要向疾病低头呵!”入微最是情深处。老人紧紧地握着他的手,久久无语,然后,默默地服下了药。时间一分一秒地在和谐和理解的交流中过去,他起身告别时,已是凌晨5点多钟了。老干部工作,是甘苦而高尚的职业!

生命不仅有辉煌,也会有黯淡。1995年2月,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离休干部刘济民经医院诊断为晚期肺癌。刘老得知自己的病情,一下子垮了,绝望的他再也不愿接受治疗。覃秀裕来到医院,温厚的手掌轻轻抚摸着老人冰凉的手:“翻过高山即是路!”他鼓励刘老振奋精神,树立信心,战胜病魔。他肯定的眼神,信赖的微笑,在刘老的心头漾起一阵慰藉的涟漪。老人的眸子霎时亮了许多。两只手紧握在一起,两颗心灵交织在一起。他用火热的心,把这颗冷了的心温暖过来,使它重新充满希望,激发起热情。后来,刘老四次到桂林进行化疗,他都亲自接送。一年多过去了,刘老的病情稳定,思想开朗。每每提及此事,刘老都记忆犹新,激动不已。是的,世界上有一种东西,令人永远无法忘却,那就是真情。病魔的阴影无法遮蔽真情的阳光。

有一次,覃秀裕带领20多位离退休干部到北海等地参观考察。在防城港参观万吨巨轮时,他把81岁高龄、力不从心的黄球福老人背上巨轮,参观后又背下来。看着汗流浃背的覃局长,黄老激动地说:“只有共产党才能教育出这样好的干部啊!”点点滴滴见精神,正是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人们看到了他全心全意为老干部服务的精神,看到了一种崇高的奉献。

荔浦中学老校长朱哲明现已81岁高龄,儿女们都在外地工作,夫妇俩离退休后,年老多病,生活多有不便。覃秀裕经常到朱老家中看望,问寒问暖,当他看到朱老家里快没有米时,立即骑自行车到市场买回来,就像照顾家中的老人,使这位曾留学日本、会讲三种外语的老知识分子.深深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敬重之意、关怀之情。

人生的内涵是丰厚的,生活是五彩缤纷的。为了丰富老同志的晚年生活,覃秀裕想方设法争取县里和上级拨款达16万元,在县城建造了建筑面积为1400平方米的老干部活动中心,而后,他又带头组织开展各项有益于老同志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给老同志的晚年生活增添了快乐和欢笑,增添了色彩和芳馨。广大离退休干部历尽沧桑人未老,情趣盎然度日月,他们多次参加比赛多次获奖。县老年体协连续三年被自治区评为先进单位,1993年被评为“全国老协先进县”。

爱岗敬业  乐于奉献

老干部局是“清水衙门”,而老干部工作者要付出常人想不到的艰辛。覃秀裕50多岁了,依然奔波在老干部工作第一线,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随时准备处理问题。一次又一次,他护送老干部平静地走完了他们的人生历程。他脸上的皱纹是爱和奉献的人生日记。有一年,组织上考虑变动他的工作,让他到一个经济效益较好的单位去当领导,征求他的意见时,他诚恳地说:“让别的同志去吧,我留下来,因为我熟悉老同志的情况。”他心甘情愿地留在这个平凡而又艰辛的工作岗位上,至今不悔。他正是靠着对党的赤诚,对老干部的厚爱,对事业的追求,无私地、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为了更好地为老干部服务,不论工作多忙,他都坚持政治理论学习,钻研业务。因而,他熟悉老干部政策,能够随时解答老干部的问题。在工作中,他关心集体,团结同志,作风正派,廉洁奉公,锐意进取。为了让老干部分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成果,他带领全局同志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推广典型。他热心通讯报道工作,积极宣传好人好事,宣传老干部和老干部工作中的先进典型,以炽热的情怀勤奋笔耕,仅1995年就在党报党刊上发表文章90多篇,被《广西日报》、《中国老年报》等新闻单位评为优秀作者,先进通讯员。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由于他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地工作,党和人民充分肯定他的成绩,给予他不少荣誉。面对一本本鲜红的荣誉证书,他谦虚地说:“我只做了一点应该做的事。”朴实的话语,正是这位老干部工作者的闪光点。对于他,荣誉意味着更大的责任,更多的义务,更无私的奉献!

没有爱的世界是冰冷的,没有情的人生是苦涩的。敬老不是一句空话。覃秀裕钟情于秋天,把真挚的爱心融化在老干部事业中,以实际行动为晚霞增添了一片璀璨,谱写了一曲共产党员的颂歌,展现了一位老干部工作者的风采,博得了广大老干部由衷的赞誉。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