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责任感 悠悠敬老情 ——记江苏省邮电管理局离退休人员管理处处长王玉才

2017-1-10 17:34|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529| 评论: 0

高度责任感  悠悠敬老情

——记江苏省邮电管理局离退休人员管理处处长王玉才

王玉才自1983年开始从事老干部工作,1987年担任江苏省邮电管理局老干部处(现为离退休人员管理处)处长,10多年来,他以对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和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满腔热忱地为离退休老同志服务,把党组织的温暖送到每个老同志的心坎上。工作中,他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根据本省邮电系统的实际情况,积极向党组提建议,当好参谋,尽可能地为老同志多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使他们健康幸福地安度晚年。在省局党组的领导、关心、支持下,通过他和同志们的共同努力,全省邮电老干部工作各级领导重视、机构健全、责任落实,取得了显著成绩,广大离退休老同志生活安定,心情舒畅,普遍比较满意。

“落实党的老干部政策无小事”

离退休干部工作是企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把离退休干部工作做好了,老同志队伍稳定了,职工队伍自然稳定,领导就能一心一意,集中精力抓好邮电通信生产和发展。10多年来,王玉才始终把贯彻落实党的离退休干部政策作为全处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他常对处里的同志说,落实党的离退休干部政策,再小的事也是大事,一丝一毫都不能疏忽。江苏省邮电管理局是一个老企业,有离退休职工近万人,绝大多数分散安置在基层。为切实把老干部的两项待遇落到实处,王玉才每年都几次下基层,宣传政策规定,检查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与有关单位协调解决。对老干部提出的问题,凡是能办的,就立即办;暂时不能解决的,就做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

1992年底,有一位70多岁的老同志来到省局,说她抗战时期参加革命,兄弟单位同样情况的老同志已批准享受县处级待遇,她却没有解决,有些想不通。对这部分老同志享受县处级待遇问题,江苏省委1987年曾发过电话通知,由于她所在单位有关部门人员变动等原因,未予及时办理。王玉才不仅热情接待了这位老同志,而且在了解清楚情况后,及时督促这个单位为她解决了享受处级待遇的问题。他还举一反三,了解其他单位执行这一政策的情况,使有类似问题的单位很快得到解决。

通过这件事对王玉才触动很大。他说,由于基层单位经办人员的疏忽或对政策规定不熟悉,往往会影响到老干部各项待遇的落实,作为上级主管部门,我们有责任检查和帮助他们。为此,不仅自己刻苦钻研业务,孜孜不倦地学习离退休工作政策,还带领全处同志把几年来有关老干部工作的各项政策规定条理化,从政治待遇、生活待遇和发挥作用等几个方面整理成册,并将各项政策规定制成条理清晰的表格,对全省邮电各级老干部部门工作人员分期进行培训。这不仅提高了基层同志的业务素质,而且增强了做好老干部工作的责任心与使命感,使全省邮电老干部工作逐步实现了制度化、规范化。

根据政治待遇不变、生活待遇略为从优的精神,王玉才和全处同志一起,认真制定了老干部政治学习和生活上关心照顾等一系列措施。省局机关离休老同志每周三、五来局里学习有关文件和时事政治,及时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对于行动不便、身体有病的老同志,他和处里同志坚持上门服务,到老同志家里向老同志传达学习文件和上级指示,介绍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在落实老同志生活待遇方面,他更是坚持能高则高的原则,千方百计地改善老同志的生活条件,提高老同志的生活质量,让广大老干部和在职职工一起,分享改革和发展成果。

王玉才十分重视老干部“两项待遇”的落实,他积极主动地向领导汇报有关老干部“两项待遇”的政策及落实情况,并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合理化建议,他在从事老干部工作的10多年中认准了一个理:老同志是打江山创基业的一代,几十年拿的是低工资,上的是奉献班,住的是拥挤房,挤的是公共车,不讲报酬,无私奉献,为邮电企业的发展壮大立下了汗马功劳,理应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照顾。在执行政策时,他既坚持原则,又灵活掌握。结合本省邮电实际情况,采取一些变通的办法,解决老干部的一一些难点问题。比如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老干部发放了工龄津贴,企业的老同志反映较大。针对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出现的这一新情况、新问题,他带领全处同志认真学习领会党中央关于老干部生活待遇略为从优和邮电部党组照顾老干部生活问题的原则精神,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在与相关部门研究和领导同意后,采用变通办法解决了离退休人员工龄补助问题。1993年又按在职人员的标准给离退休人员发了职务津贴。几年来,省局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本省实际情况,先后下发了20多份文件,想方设法解决离退休人员生活待遇问题,受到老同志发自内心的赞扬。尽管前几年江苏的老同志集体上访比较多,而邮电近万名离退休人员不仅没有一人参与,有的还协助做劝阻工作,对稳定大局和发展通信事业起了积极的作用,受到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好评。

“全心全意为老干部服务,

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要做好老干部工作,首先要有深厚的感情,要熟悉老干部,了解老干部,要有一颗全心全意为老干部服务的热心。多年来,王玉才总是把老同志当作自己的长辈和亲人,无微不至地关心他们。他常说,离退休老同志在过去几十年里为党的事业作出了贡献,现在年龄大了,体质差了,生活上存在这样那样的困难,作为党的老干部工作者,应该满腔热情地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全心全意为老干部服务,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王玉才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的老家离南京仅100多公里,家中老母亲80多岁,身体也不太好。但他在担任老干部处长的10个年头里,就有9个春节都是与离退休老同志在一起度过的。他的这种时时处处想着老干部、想着党的事业的无私敬业精神,受到老同志的交口称赞。

王玉才今年58岁了,且长期患眼疾,过分劳累视网膜就会脱落。医生经常叮嘱不能劳累,但他从不考虑自己的病痛,而把老同志的冷暖时刻记在心里。哪位老同志生活有困难,哪位老同志住房紧张,哪位老同志身体欠佳,他心里都有一本账。离休干部徐志昆患皮肤癌,子女都不在身边。王玉才经常去安慰他,单位发副食品亲自给送到家,徐老非常感动。原党组书记、局长禹光同志患癌症住院,王玉才经常去医院探望,安排治疗和护理,给病人带去问候和温暖。医务人员也对此十分感动,连连称赞:“邮电部门对老干部真关心。”

1991年,江苏遭受百年未遇的特大洪灾,给部分老同志的生活带来了困难。王玉才受省局党组委派,带队到苏北农村看望受灾老同志。阴雨连绵,乡间道路十分泥泞。他赤脚冒雨来到老同志家中问寒问暖。有一位老干部患脑血栓卧倒在床,房子严重漏水,正愁眉不展时,王玉才带着慰问组的同志来了。他详细询问了老同志的病情和生活上的困难,并把有关问题一一记在本上。老干部激动得热泪盈眶,连说:“感谢组织的关怀。”半个月时间,他们行程2000多公里,到20多个市县的乡镇、农村,看望了近50位老同志。慰问期间,王玉才等同志坚持不吃请,饿了随便买点吃的,有时边走边啃几口烧饼充饥。由于连续奔波,王玉才累得头晕腿软、眼球充血,但他全然不顾,怀着对老同志的一片深情,坚持跑完全程。省局党组根据王玉才等同志的情况汇报后及时拨款,帮助受灾的老同志解决困难,安排好生活。

王玉才对工作一丝不苟,满腔热忱;对自己严格要求,处处模范带头。这几年”省局为老干部工作用车和活动室建设投资不少。为.用好这笔资金,他亲自把关,从不多花一分钱,尽量为国家节约开支。老干部处有几辆小车,他规定除特殊情况外,一律不准用公车办私事,并自觉带头执行。随着经济的发展,机关办公条件逐步得到改善,可他仍坐着一把简易的折叠椅。有人劝他换一把。他说:“能坐就行,何必要讲究呢。”王玉才没有什么豪言壮语,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就是凭着他一颗全心全意为老干部服务的心,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带领着全处同志努力工作,实践40年前他在党旗下宣誓的誓言。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