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济源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张大林

2017-1-5 15:04| 发布者: 济源老干部| 查看: 1399| 评论: 0|原作者: 中共济源市委老干部局

真情一片献夕阳

——记河南省济源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张大林

 

    2009年10月,张大林调任济源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7年来,他用真心和真情守护夕阳,让离退休干部感受到家人般的温暖;他用智慧和汗水编织晚霞,让老同志的晚年生活绚丽多彩。

尊老敬老是美德

    张大林对老干部有深厚感情,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做为自己的座右铭;把尊敬老干部、为老干部办实事当成自己的天职。为营造尊老敬老的氛围,他组织有威望的老干部利用“道德讲堂”宣讲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组织老干部通讯组在《老人春秋》和《济源日报》、《济源组工通讯》等报刊上发表尊老敬老的文章。他与时俱进,充分利用“济源老干部”网微博和微信公众平台等新媒体宣传老干部工作,营造尊老敬老氛围。为把尊重老干部落实到行动中,他要求全局人员对来访的老同志要做到“四个一”:“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相让,一杯茶水相敬,一声保重相送”。不少来局里的老干部异口同声地说“每次到老干部局,真的感觉是回家一样温暖”。他号召在全体老干部工作者中开展“进老干部门、知老干部情、解老干部难”亲情服务活动,带领全局干部职工挨家挨户到老干部家中走访,了解情况。在一次走访中,他了解到一个叫王连堂的老干部因企业破产后,工资低,家庭生活困难,张大林就及时与老同志的单位主管部门联系,要求关照这个老同志,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为他发放了困难救助金。这个老同志感激地说:“张局长真是我们老同志的贴心人啊!”

    他坚持把“老干部的事无小事,件件都是份内事”作为自己的工作理念。听说来市老干部大学上课的人多,喝热水困难,他及时让大学办公室同志联系专业人员,为大学和老干部活动中心安装了温热水直饮机,极大地方便了老同志们学习和活动。他还给自己规定了“三必访”,即老干部生病住院必访,老干部过生日必访,重大节日必访。市人大原副主任李传清年过90,张大林每年都要带着生日蛋糕去为其祝寿,李传清感动地说“你工作那么忙,还每年亲自来给我祝寿,真是比我的孩子还亲呀” 。

勇于创新是动力

    做为愚公家乡的人,张大林经常说:老干部工作要有活力,就要弘扬老愚公那种开拓创新、先行先试的精神,不断适应新形势,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才能开创新局面。他到老干部局后,把主要精力用在了工作创新上。首先率先创新建立离休干部困难帮扶机制。他刚到老干部局,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发现有部分离休干部因种种原因,造成生活困难,还有的亲自给他写信反映情况。张大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就此专门多次向相关领导反映,并提出了建立离休干部困难帮扶的设想。他的建议得到领导的采纳,他到老干部局的第二年,济源市每年由市财政列支10万元,用于救助困难离休干部,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困难离休干部帮扶机制。为确保公平公开公正,他坚持把好“四关”,即个人申请关、单位申报关、组织考核关、局办公会审批关;做到“五个倾斜”,向山区倾斜、向破产企业倾斜、向长期有病人员倾斜、向空巢老人倾斜、向困难遗属倾斜。近年来,累计救助困难离休干部300余人次。

    他十分重视老干部党建创新工作。在他的建议下,市委老干部局每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五好”(支部班子好、党员队伍好、组织设置好、开展活动好、群众反应好)老干部党支部创建活动,较好地实现了老干部党建工作“有组织、有制度、有活动、有作用、有形象”,“五好”党支部达标率达95%以上。坚持每年举办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培训班,组织老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来,并在各涉老协会团体中建立了临时党支部。目前,他正在积极筹备建立离退休干部党工委。

    他积极探索实施网络化、台账化管理。率先引入“互联网+”的工作理念,建立了全省首家“互联网+老干部工作平台”——济源市离退休干部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对全市离退休干部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及时了解掌握全市离退休干部个人信息及各项工作开展情况,真正实现了上下互通、左右相连、点面结合、高效统一的全新管理模式。

增添正能量是抓手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张大林说,老干部的待遇落实好以后,就要按照中央的精神,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组织和引导广大离退休干部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上来。在工作中他也一直致力于为老干部增添正能量搭建良好平台、提供优质服务。根据中央开展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活动的要求,他及时在全市离退休干部中开展了“不忘初心 增辉济源”活动,紧紧围绕“展示阳光心态、感受美好生活、畅谈发展变化”主题,创新和丰富活动载体,引导老同志多关注主流,多顾全大局,多发挥正能量,讲好济源故事、传播济源好声音。围绕文明城市创建,组织全市1500多名离退休干部走上街头开展志愿活动,做文明城市创建的宣传员、示范员、调研员和监督员,为济源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再立新功。他高度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坚持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帮教失足青少年、金秋助学、春蕾计划、希望工程等关爱活动,打造了“愚公家乡好少年”品牌,受到中关工委领导表扬。充分发挥市老干部通讯组作用,每年在国家及省级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200余篇,成为济源市正能量活动的展示窗口。他不断加强老干部(年)学校的建设力度,目前全市共有老干部(年)学校17所,在校学员6200多名,占全市离退休干部的86%。以市老干部活动中心为主阵地,成立了红歌会、书画、摄影等22个协会,极大丰富了老干部的晚年生活。在校学习的老干部多了,传播正能量的老干部也就多了,信访、上访的人少了,老干部队伍稳定了,多年来没有一起越级上访。老干部大学越办越接地气,越办学员越多,越办越受欢迎。

    “金奖银奖不如老干部的夸奖;金杯银杯不如老干部的口碑。”在任老干部局长七年多的时间里,他从未因个人的事情耽误工作,并牺牲了大量的节日假日,付出真情,奉献爱心,赢得了组织的信任和老干部的认可。在他的带领下,济源市老干部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先后获得全国先进老年大学、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全省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面对众多荣誉,张大林并没有止步,而是不忘初心,继续为夕阳的绚丽多彩默默奉献着………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