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外国语大学的老年活动中心——立泰苑,经常能听到老同志的歌声、笑声和谈话声。要是能与他们聊一聊,他们会向你叙说着校党委对老同志的关心,叙说着离退休工作处处长、党总支书记陶进龙同志一心一意为老同志服务的动人事迹。 一、 对老同志有深厚的感情,热爱老干部工作 陶进龙是1987年从部队转业来上外的,当时他还是一个不满30岁的小伙子,在老干部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19个年头。他对老同志的深厚感情与日俱增,他的全部精力都扑在为老同志的服务上。对老同志的服务他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做到“四心”,即:热心、爱心、耐心和细心。他热爱离退休工作,热爱老同志,把老同志看作是自己的长辈和亲人。大家都记得,有一次他陪同老干部外出健康休养,路上一位老干部突然肠胃不适,腹泻不止,他立即叫司机停车,亲自扶老同志下车到厕所里。他不怕脏不怕臭,仔细为老同志擦洗,买了新内裤帮助换上,弄得身上、手上都是污迹。他的一举一动,深深感动了同车的老同志,并在老同志中传为佳话。那位老同志十分激动地说:“就是我的亲生儿子也不一定能这样做。”一位老干部的儿子因车祸被严重撞伤,虽经医院一再抢救,仍不幸离开人世。老同志因儿子死亡十分悲痛,又因20多万医疗费,不堪重负。陶进龙为了给老同志排忧解难,一边向校党委汇报情况,争取学校给予帮助,一边多次与医院领导进行疏通协调,经过他的一再努力,医院同意将医疗费减免一部分,学校补助和借款各一部分,使困难得以妥善解决,老同志十分感激。 19年里,这样的事他做了多少,自己已记不清楚了,但老同志却深深记在心里。 老同志已步入“双高期”,离休干部平均年龄80岁;退休人员平均年龄近70岁,重病、大病、生活自理有困难的老同志占1/5。陶进龙为老同志服务采取分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方法。他把年老(80岁以上)、多病和特困老同志作为工作重点,对特困老同志进行专项慰问,建立了“冬送温暖”、“夏送清凉”制度。坚持“四访”,即:重大节日、寒暑假、生病住院、发生特殊情况走访慰问,尽可能帮助老同志解决实际困难。哪怕深更半夜,家属急得没有办法,只要打个电话给陶进龙,他二话不说,马上赶到老同志家里,亲自把老同志背下楼,叫车送医院。对身体状况尚能走动的老同志,每年分批请上来座谈,党委分管书记亲自通报学校重要信息,并增发慰问金和慰问品。每年上门走访慰问老同志上百人次,把党委的关怀带给老同志,与老同志促膝谈心,听取意见和要求。老同志十分感动。 二、 勇于创新,力争为老同志多办实事 陶进龙为了切实贯彻党对老干部的方针政策,落实“两个待遇”,做到两个熟悉,即:一是熟悉中央和市委有关文件、会议指示精神;二是熟悉每位老干部的实际情况。他急老同志所急,想老同志所想,忧老同志所忧。根据党的方针政策,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为老同志利益着想,把工作做在前面,做到老同志的心坎上。十几年来,他工作的最大特点,不是“坐等”,而是“力争”。 为了加强领导,党委研究决定,将原老干部办公室、退管会合并成立离退休工作处,建立了党总支,下设六个支部,有党员360人,离退休人员已超过800人。人员多了,任务重了,难度高了,急需改善活动条件。在校党委的重视和关心下,陶进龙积极与有关部门协商,宣传党对老干部的方针政策,争取全校的支持,扩建老年活动中心——立泰苑。为了筹建经费,除了党委分管书记亲自协调外,陶进龙同志积极与有关部门协商,在外语教育出版社、音像出版社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加上学校拨款,共投入经费近200万元。当时,陶进龙生病需要住院,但他不顾自己的身体,仍坚持带领工作处人员参与扩建管理工作,一座集学习、健身和文娱于一体的多功能老年活动中心顺利竣工。扩建后的阅览室订有报刊杂志上百种,设有办公室、会议室、乒乓室、桌球室、棋牌室和健身区等。底层配有全套音响、投影、彩色灯光等设备齐全的多功能厅,可供举行报告会、演唱会、舞会等活动。从过去仅有100多平方米的老干部活动室,扩大为近1200平方米,活动条件大为改善。 陶进龙十分重视老同志政治待遇的落实,使老同志能和同级干部一样看到相应级别的文件,能够参加重要会议,做到老同志政治待遇制度化。坚持每学期2-3次“返校日”制度,邀请学校党政领导向老同志作国内外形势报告、通报学校重要信息和改革与发展的重大举措。邀请市有关部门的专家、学者来校为老同志作有关党的十六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市场经济等辅导报告,很受老同志欢迎。 陶进龙发扬自主创新,勇于实践的精神,创办了立泰语言文化学院。几年来,在老教授、老教师和办学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扩大了规模,提高了层次和教学质量,目前在校各类学生2000多人,在为社会培养各类外语人才的同时,又为老同志改善福利待遇创造了条件。在陶进龙的带领下,全体工作人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为办学付出了很大的精力,加班加点是经常事,节假日几乎都不休息。大家说:“只要老同志高兴、满意,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陶进龙认为,为老同志服务要创造条件,不等,不埋怨,不甘于现状,积极主动为老同志多办实事,多办好事,想方设法让老同志生活得更美好。 人老多病,医疗费成了许多老同志的较大负担,医疗改革后,退休人员医疗费自负增加,不少老同志发生困难。为了解决老同志的后顾之忧,陶进龙经过认真地调查研究,在校党委的支持下,建立了医疗互助基金、重病帮困基金和大病救助基金。同时,制订了“基金”补贴办法,试行以来,对减轻老同志的医疗负担起到了积极作用。对离休干部的医疗费自负部分,则实行“三个一点”,即根据老干部的实际情况,采取学校、老干部的子女和个人各出一点的办法。试行以来,老同志基本上可以承受。 陶进龙十分重视对老同志心理分析,他注意学习老年心理学知识,从中了解到情绪与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他把心理健康列入老同志谈话和工作的全过程,即使回到家里,晚上也常有老同志打电话向他反映情况,提出要求,他总是耐心倾听意见,认真化解老同志的疑虑。有时个别老同志情绪激动,他总是保持冷静,耐心解释,宁可自己受委屈,也不让老同志不高兴。 陶进龙根据老同志的身体状况和兴趣,在活动中心先后成立了腰鼓队、合唱团、戏剧组和桥牌组等活动团体,并定期开展演练,还请专业老师进行指导。每当全体老同志返校日,庆祝敬老节等活动,在合唱团带动下,大家共唱革命歌曲,既鼓舞老同志的革命意志,又能使老同志高兴。2004年开始,为了与老同志加强信息沟通,思想有所交流,他又创办了《上外离退休信息》,及时报道党的有关离退休工作方针政策、学校重大改革信息、工作计划、活动安排、健康知识和老同志中的好人好事等,已出版11期,深受老同志的欢迎。 三、 加强队伍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陶进龙十分重视制度建设。他先后制订了工作处、立泰学院和各科室职责范围、个人岗位责任制,制订了处务会议民主决策制度,做到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案可查,有条不紊。 在组织老同志政治理论学习的同时,陶进龙十分注意定期组织工作人员的政治学习、过好组织生活会和民主生活会,使工作人员通过政治理论、方针政策的学习,及时领会中央和市委对老干部工作的指示精神,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和政策水平。同时,对工作人员政治进步、职务晋升、生活困难等方面主动关心。近几年,有两位工作人员光荣入党,三位同志大专毕业,三位同志职务晋升,工作人员生病或生活上遇到困难,陶进龙都主动给予帮助。工作处的同志们都说:“我们有个好处长,处处关心我们,干起工作也有劲。”在他的带领下,大家发挥了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扬了团队精神,工作上人人都能独当一面,全处呈现一派团结向上、热情高涨、生机勃勃的工作氛围。 陶进龙在老干部工作岗位上勤奋出色地工作了19年,为上海外国语大学老干部工作的开展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汗水,用老同志的话说:“上外离退休工作现在是最好时期”。陶进龙曾被评为市“老干部工作先进工作者” 、校“优秀党务工作者”。他并不满足于现状,在成绩面前找差距,变压力为动力,要力争使上海外国语大学离退休工作处成为全市高校系统离退休工作先进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