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大局 干在实处 与时俱进地做好老干部工作 ——记浙江大学离退休工作处

2016-12-30 15:15|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1151| 评论: 0


  浙江大学是离退休人员较多的一个基层单位,现有离退休人员近8000人,且资历高,有省部级干部9人、司局级128人,具有高级职称的3000多人。离休干部481人,其中红军时期参加革命的5人,抗日战争时期的124人。我校离退休工作处在学校党政领导的重视和关心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和国家有关老干部工作的各项政策和上级规定,把老干部工作与社会稳定、学校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组织网络化、工作制度化、服务人性化、设施现代化、活动经常化、管理规范化等方面不断迈出新步伐,把工作做到了老干部的心坎上,做到了他们的需要处,干出了亮点,干出了特色,有力地促进了我校老干部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

    一、 构织一张覆盖全校的离退休工作网络
  重视老干部工作是该校的传统,该校历任校领导十分重视老干部工作。张曦调任浙江大学党委书记后,始终把老同志放在心上,摆上议事日程,亲自过问老干部工作,经常了解情况,检查工作,帮助解决问题。他常说,老同志对党和国家作出了重大贡献,为学校建设和发展费尽了心血,他们是有功之臣,理应得到我们的尊重。他还要求离退休工作部门不仅逢年过节要惦记着老同志,平时也不能忘记他们,一年365天,天天都要做好老干部工作,一刻也不能松。
  学校在实施跨越式发展的进程中,始终把老干部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及时充实和调整了校老干部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中共浙江大学离休工作委员会,健全了离退休工作处的职能,强化了离退休工作两级管理机制的完善。各学院、部门也设立了离退休工作小组,形成了全校上下重视和关心老干部工作的管理服务网络。
  2005年,学校在机构改革、干部调整中,不仅没有削弱离退休工作部门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反而有所倾斜,给予大力支持,从而形成了老干部工作与学校改革、发展大局工作齐头并进的格局,使老干部工作与学校其他工作“形影相随、息息相关”。实践充分证明,做好老干部工作是对学校整体工作的有力促进和推动,否则将严重影响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因此做好老干部工作,就为该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

    二、 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离退休工作制度
  做好老干部工作,必须建立健全制度,做到工作规范化。该校离退休工作处始终把加强制度建设作为做好老干部工作的基础来抓,特别是1998年四校合并时,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四个学校老同志人数多、层次高、管理模式异、待遇又不同,且对四校合并的认识杂、疑虑重,很不利于学校整体工作的开展,工作难度很大。并校之初,离退休工作处利用座谈会、情况通报会等形式,广泛听取和征求老同志意见,确定了十六字工作方针,即“一个机构、一套班子、一个政策、分级管理”,明确了 “第一步理顺、第二步推进、第三步发展” 的工作思路,使工作迅速走上正规。结合该校实际,离退休工作处首先抓制度健全和工作规范,制订了《离退休工作的暂行规定》、《离退休教职工实行校院两级管理的实施意见》、《离退休工作处的职责和工作规范》《离退休经费管理和使用办法》、《离退休教职工治丧工作的一般程序》等一系列制度,从政策上规范离退休人员的政治、生活待遇。对老干部听报告、看文件、参加重大政治活动和活动费的使用,共享费、福利费、电话费、交通费的发放标准及节日庆典、群众性文体活动的组织和经费开支办法、特殊医疗补贴、困难补助标准, 探亲、慰问、举丧、老干部用车等均作出了具体规定。由于政策上的规范,行动上的统一,各项工作有据可依,做到了制度化、规范化,受到了老同志的认同和拥护。

    三、 探索一系列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
    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积极维护老同志的形象,是离退休工作的重要内容。根据老同志的实际情况,离退休工作处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思想政治工作,做到每个学期都制定学习计划,做到学习有内容、讨论有题目、检查有要求。每年举办两期老干部党支部书记读书班,针对在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举措、新问题,组织他们进行专题学习和考察,帮助他们解疑释惑,提高思想认识。对面上的学习,离退休工作处采取了“两个结合”的方法,即个人自学与集体讨论相结合、专家学者辅导与实地参观考察相结合,使老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得颇具特色。
  离退休工作处还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激励作用,注重发掘老同志中的先进人物,把他们的先进事迹整理成文字材料,或在校报上刊登,或在广播台上宣传。如老红军郑子雄“老当益壮,以关心教育下一代为己任”的材料里介绍了他为了使我们党开创的事业后继有人,使年轻一代牢记昨天,珍惜今天,放眼明天。把教育、关心下一代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据不完全统计,郑老自离休以来,给大、中、小学生作革命传统教育报告不下200多场次。不管是严寒还是酷暑,是学校还是社区,是杭州还是外地,郑老是有请必到,先后被应邀单位聘为报告员,校外辅导员……浙江省新四军研究会宣讲团团长的职务,所到之处受到热烈欢迎和广泛好评。还有离休干部张大炎的“离休不离岗,为两个文明再贡献”、娄维堂的“为学校勤操劳,细微之处见高尚”、陈宗谷的“认真学习不掉队,与时俱进观念新”、杨涌的“互帮互助热心肠,团结友爱作榜样”等老有所为、无私奉献的先进事迹,在群众中引起了很好的反响。
    离退休工作处还把缅怀革命先烈和扶贫帮困等活动,作为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例如,每年清明节组织老干部赴革命烈士陵园祭扫革命先烈、重温入党誓言。此时,老同志作为幸存者,心情特别激动,纷纷表示要继续弘扬革命先烈的精神,努力学习,跟上形势,在思想上和行动中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以永保晚节告慰先烈们的英灵。他们还几次组织老干部赴贫困地区考察,在为脱贫致富献计献策的同时进行募捐。东南亚海啸发生后,玉泉校区离休党总支以“交一次特殊党费,献一份爱心”的形式,把10000元人民币请红十字会转交给灾区人民。还有不少老干部数年来主动结交了贫困学生,在精神上,经济上给予帮助和支持,使他们完成了学业。
    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由于该校是全国试点单位之一,担负着为全面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提供经验和做法的任务。如何开展工作,在没有规定的套路,没有经验可参考的情况下,离退休工作处、离休党工委高度重视,认真准备,针对老党员、老干部的特点,精心设计教育方案。从“对照标准,找出差距”、“发扬传统,永葆本色”、“增强‘四信’, 顾全大局”、“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四个重点入手,通过“调查摸底,思想发动”、“学习文件,提高认识”、“党性分析,个人小结”、“制订措施,整改提高”、“建立机制,巩固成效”等五个阶段,长达半年多的工作,圆满完成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试点工作。通过教育活动,老同志深刻地认识到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纯洁性的一项重大举措,是老干部始终保持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的有效手段。老干部李怀法深有体会地说:通过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使我清醒地看到了,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要做到与时俱进,我们有再学习再提高的要求。如果不认真学习,还是用旧的眼光来看待新事物、用传统的思想来分析变化了的情况,那就要落后,要掉队。黄锡林同志还专门把一口钟放在床头,说:我们老同志也要警钟长鸣不落后。全体老党员回答了:老干部崇高形象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老干部做到与时俱进的要求和措施?如何发挥老干部的政治优势和作用等问题,并建立了老干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从而充分发挥了老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促进了老干部党支部建设和老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再次展示了老干部的崇高形象,得到了全校师生的赞誉。在试点工作中,先后制定了11个文件、发了15个简报,中组部转发了该校老干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专报,受到了充分的肯定。向全国先进性教育试点办公室交上了一份在老干部党员中开展先进性教育的满意答卷,并多次应邀在省内外介绍情况,为兄弟单位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起到了借鉴作用。
    四、 打造一个温馨的“老同志之家”
  关心和照顾好老同志的晚年生活,是老干部工作的主要内容。离退休工作处紧紧围绕如何使老同志生活更无忧、精神更充实,如何提高老同志晚年生活质量等工作上,想办法,下功夫。一是关注老同志的身体健康,组织好疗养体检工作,坚持动员老干部每年分期分批去疗养院进行健康检查和休养25天,对在体检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转医院治疗。二是不断探索新时期离退休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进一步改进、完善、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针对老干部“三高”期的到来,服务工作由校园的面上转向病房和家庭的点上,制订上门服务的措施和规则,强调细化、量化,面对面的服务,做到老同志的事情有人管、老同志的需要有人知,老同志的困难有人帮,把党的温暖实实在在地送到老干部的心坎上。三是办好老年活动室,根据老同志的特点开展各项活动。逐年加大了对四个校区老年活动室基础设施的建设,调整、改造、装修和扩建了老年活动中心,增添了大量的健身器具,更新家具,购置了仪器设备,增加了报刊杂志的种类。现在该校老年活动室内分别建有会议室、阅览室、棋牌室、健身房、多功能厅,每个老年活动室除配有电视机、电脑、扩录音等设施外,还购置了投影仪、摄录像机和数码照相机、钢琴等器材,联通了校园网络,修建了门球场,为提高老年活动室功能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离退休工作处根据老同志的需要,还办了老年学院,先后开设了声乐、书法、花鸟画、山水画、舞蹈、摄影、电脑、保健、工艺品制作、服饰、图像处理等教学班,每年都有近千名老同志参加学习。老年体协为落实《全民健身运动纲要》,组织了老年武术、钓鱼、木兰拳剑、健身球操、门球、气排球、柔力球、乒乓球、围棋、中国象棋、桥牌等团队,老年人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有声有色,许多项目曾代表浙江省参加全国性的比赛,其中老年健身球操队已连续三次荣获全国比赛的大奖,该校的老年体协被浙江省授予先进集体光荣称号,校老年合唱团多次获得浙江省合唱大奖赛的金奖,并应邀参加第七届中国艺术节的演出,得到了组委会的好评。该校的老年群众文化团体还积极参加省、市、区和所在街道、社区的各项活动,发扬我党的优良传统,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既丰富了他们的晚年生活,又为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离退休工作处还编印了《浙大老年》的内部刊物,设有“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夕阳风采”、“学习研讨”、“桑榆情彰”、“健康在线”和“松柏常青”等栏目,起到了“沟通信息、丰富生活、展示风采、健康长寿”的作用。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离退休工作处编印出版了《浙江大学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老战士纪念册》《浙江大学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文集》。

    五、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离退休工作队伍
  切实加强老干部工作队伍建设,是做好老干部工作的重要举措。在老同志多、工作人员少、任务重的情况下,离退休工作处从2001年起在工作人员中开展了以查认识、查感情、查工作为主要内容的“三查”教育活动,并每年举办一期由全体工作人员参加的业务培训和工作研讨会,对离退休工作业务知识进行学习、交流和检查,特别从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等方面,要求工作人员牢固树立全局观念,认清肩负的责任。通过教育、培训、研讨,激发了广大老干部工作人员的爱岗敬业、殚精竭虑的工作热情,他们视本职工作为终身追求,甘愿在平凡的岗位上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当好党委的参谋和助手,务实创新,在离退休工作战线上争创一流。使之成为一支思想健康向上、工作积极努力,同心同德,团结一致,特别能战斗的队伍。大家怀着深厚的感情,为老同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无论在医院的病床边,还是在殡仪馆的遗体旁;无论是深更半夜,还是节假日,无论是面对各种复杂的情绪,还是受到误解和委曲,都能正确对待,酸甜苦辣心甘情愿,对所做的一切无怨无悔,受到了老同志的好评和家属子女的称赞。离退休处处长高伟民同志,几十年如一日,视老干部为自己的父母,把离退休工作作为自己的事业,兢兢业业,无私奉献。有位离休老同志大年三十病故,为不打扰其他同志过年,高伟民同志只叫了相关人员就把后事处理好了。一位离休干部病故时正逢正月初五,身边无其他亲人,只有一个有精神障碍的养子。高伟民同志马上布置工作人员到殡仪馆去买寿衣,亲自脱下老人身上的脏衣服,换上新买的寿衣。副处长商仲文同志在工作中不怕苦、不怕脏,身先士卒,充分体现了一个老共产党员的优良品质和模范形象。有一次,邻居反映孤寡老人黄老师已好几天没出门了,商仲文和同事马上赶到他家,多次敲门叫人没有反应,他果断地破门而入,一股恶臭扑面而来,看见黄老师半躺在门边,上身穿着衬衫,下身赤裸着,满身污秽,嘴中还不时呻吟着。商仲文同志毫不犹豫地从邻居家借来一块毛巾和一盆热水,给黄老师擦洗身子,并帮他穿好衣服,急忙送医院诊治,医生说:“再晚一点就没救了”。黄老师感动的热泪盈眶,周围的邻居赞叹声不绝于耳。华家池校区离退休办公室副主任郦平还兼任了驾驶员工作,多年来坚持接送老干部学习、活动和就医看病,实实在在为老干部办实事。去年一位老同志半夜突发急病,郦平知道后立即开车将这位老同志送到医院,帮助挂号看病,直到老同志病情稳定后才回家,这时已是清晨了,可他第二天还坚持照常上班。湖滨校区工作人员刘雪漪,在一位孤寡老人突患肺癌住院急需钱时,小刘毫不犹豫地用自己的钱为他垫付医药费,老人神志不清时,即使双休日她也陪侍在左右,像家人一样主动照顾料理代办手续。老人过世后,又是小刘为他清理遗物,尽了“孝敬”之责,大家都说小刘“不是子女胜于子女”。一位离休干部患肺癌,病危期间他向组织提出“死也要死在家里”。大年三十下午四点多,老同志的家属来电说老人不行了,必须马上接回家。玉泉校区离退休办公室工作人员张亚群当时在岳母家准备年夜饭,接到任务后,没有片刻犹豫,迅速赶到医院接人,结果老同志在回家途中在车上就去世了。张亚群回家后,家人问是什么急事,他没有告诉家人,一直到正月十五以后才跟家人说明了当时的情况。这样的例子在离退休工作处是举不胜举。他们虽未做出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惊天动地的大事情,但确实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体现了人生的价值。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