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在老干部心中的雪莲花 ——记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老干部局主任科员蒋小兰

2016-12-30 15:13|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595| 评论: 0


  蒋小兰1996年调果洛州老干部局担任出纳等工作。她长期扎根艰苦地区,全心全意为各族离退休老干部服务,连续多年被评为单位的“先进工作者”;2001年至2003年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2005年被省委组织部授予“优秀组工干部”荣誉称号;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参加了省委组织部组织的全省优秀组工干部事迹巡回演讲活动。

  一、满腔热情服务,细致入微照顾
  果洛州地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200米以上,空气中含氧量不到海平面的一半,长冬无夏,高寒缺氧,风沙肆虐,自然条件极为严酷,对任何生命来说在这里生存都是严峻的考验。这里是少数民族聚集的纯牧区,经济单一,发展滞后,信息闭塞。从创建人民政权到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大批各地干部为了支援少数民族地区建设,不畏艰苦,和各族人民携手并肩,在这里奋斗了几十年,献了青春献终身。面对这些“高原功臣”,蒋小兰选择了把风雪高原作为放飞理想之地,十多年来以崇高的使命感,在平凡的岗位上为“老果洛”、“老高原”默默奉献,像草原上夏日的阳光温暖着老干部的心。作为出纳,她常常顶着尘沙肆虐的黄风、漫天飞舞的大雪,一遍又一遍往返于单位、银行、邮局之间,一趟跑下来累得腰酸腿痛,有时连吃饭的力气都没有,但从未耽误过老干部的汇款。2003年冬,她收到易地安置的老干部钱才让病重急需用钱动手术的电报,那天天寒地冻,风雪交加,凛冽的寒风夹着沙尘吹在脸上像刀割似的,风中行走都十分困难。为了不耽误老干部的病情,她顶风冒雪,在有关部门之间往返跑了多少回,当争取到医疗费赶时间把钱汇出后,她已冻成了 “雪人”,生了一场重病。2005年夏天,一名安置在内地的老干部给她打电话,反映工资有出入。此时恰逢蒋小兰在西宁就读小学的女儿升学考试,丈夫因工作繁忙无暇照顾,女儿希望她陪伴在身边。为了尽快解开老同志的心结,她放下女儿的事,跑人事部门、钻档案馆,花了整整10天的时间,查清了工资出入的原因,给了这名离休干部一个满意的答复,老同志非常感激,但女儿因此事常常抱怨她。
  对老干部,特别是对年纪较大、记性较差、容易忘事的老干部和一些不熟悉政策的民族干部,不管问多少遍,蒋小兰总是像第一次说给他们听一样耐心细致。有一位老同志对自己签字领取的一笔费用提出疑问,她主动到老同志家中,说明情况,帮助老同志回想起来。过后不久,这个老同志又忘记了,再次提出疑问,如此反复了数次,蒋小兰始终耐心做工作,直到老同志满意。2004年深秋的一天,一位老干部由于没拿到慰问金到老干部局责问,批评蒋小兰。面对指责,她微笑着给老人让座倒茶,耐心询问事情的来龙去脉,详细查阅底册,原来是老人的亲属代领了慰问金,由于时间长忘记了此事。事情明白后,老干部忙给她赔礼道歉。可蒋小兰觉得是自己的工作不细致,真诚地做了自我批评,并告诉这位老干部,以后有事尽管找她,老干部局就是老同志的家。十多年来,蒋小兰帮助老干部解决的生活难题不知道有多少次、多少件,她始终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老干部,在老干部中有很好的口碑。

    二、视老干部如父母,舍小家顾大家
  蒋小兰认为,正是因为果洛条件艰苦,所以更应该尊重、关心、体贴这些把青春年华奉献给高原的老同志们,做到认识到位,感情到位,工作到位,服务到位。她经常走访老干部,同他们促膝谈心、拉家常,及时了解老同志在想什么、盼什么、需要些什么帮助,主动向老干部征求意见和建议。在州上居住的老干部生病了,她总要带上慰问品去探望;老干部到局里,她热情接待;老同志有急事,不管吃饭,还是晚上休息,她随叫随到。遇上老干部生病,她总是及时协助送往医院治疗。老干部病故后,她积极主动配合家属处理后事。有时别人都在欢度节日,她却在忙工作。事情虽小,却贴近了与老干部的感情,送去了党和政府对老干部的尊重和关爱。
  在高海拔地区做好老干部工作,奉献和服务不仅是时间、精力、情感上的,有时还会是身体上的。结婚后的第二年,她有了身孕,正当全家人沉浸在一个新家庭成员即将降临的喜悦和幸福之中时,由于长期加班劳累过度,加之电脑机房的辐射,一天晚上她突然感到腹部阵阵剧痛,之后不省人事,被家人送进医院,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抢救,虽然无生命危险,胎儿却流产了。尽管她心如刀割,但为了不影响工作,休息10多天后,便不顾医生和亲人的劝阻,拖着虚弱的身体上班了。2002年,蒋小兰的公公患癌症卧床在家,由于工作太忙,她无暇照顾。2003年春节在她留守值班期间,公公去世,组织上安排她去处理丧事,可她放心不下工作,匆匆处理完丧事,又强忍悲痛回到了工作岗位。在高原,得了感冒是不能耽误的。有一次,她在做报表时患感冒一直硬撑着,结果病情加重住进了医院,但她为了不耽误工作,在病床上仍然认真核算报表,使医护人员和周围的病人深受感动。前些年,由于孩子小,丈夫又不在身边工作,蒋小兰晚上加班时就让孩子睡在办公室沙发上。每每看到蜷缩在沙发上的孩子,她心里充满了愧疚。在多年的工作中,她承担着工作和家庭的双重担子,从未因家庭拖累而影响工作,老干部托付她的事一件也没耽搁过。她觉得,老干部为果洛各族人民奉献了一辈子,就好比自己的阿爸阿妈,作为一名党的组工干部,我不替他们分忧,谁替他们分忧。

  三、坚持公道正派、树立良好形象
  做财务工作和外面打交道比较多,面对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蒋小兰始终筑牢防线,用党员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决做到不贪、不拿、不卡、不要,严格按规定办事,从未发生过任何违纪违规现象,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认可和肯定。有一次,有人找她办理医疗费报销手续,她在审核单据时发现有1万多元发票不符合规定,当按规定办理时,对方一再央求给予报销,并承诺决不亏待她。蒋小兰翻出手头的文件和规定,不厌其烦,逐条解释不能报销的理由,直说得这位同志心服口服,真诚地说:“我服你了,现在像你这样的人太少了,这样坚持原则的干部才是党的好干部”。
  蒋小兰认为,自己的工作虽然细小,但展示的是组工干部的形象,传达的是组织上对老干部的深情。工作中,每次遇到老干部来信来访,无论事情大小,她都热情接待,耐心解释,尽力解决,从不推诿,深得老干部的信赖和好评。易地安置的老干部经常给她打电话,说说自己的情况。每通一次电话她都会给老干部送去一句问候、一片关心、一份祝福,主动向他们介绍果洛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新情况,对老干部有问必答,有事即办,及时把组织的关怀送到老同志的心坎上,使老干部局成为组织联系、关心离退休老同志的桥梁。许多未曾谋面的老干部在电话里一再表示希望见到她。
  蒋小兰扎根高原,以苦为荣,默默为老干部事业奉献,强烈紫外线烙在脸上的“高原红”,写着职责,写着奉献。果洛地区海拔虽高,高不过她对老干部工作的执著追求;紫外线无情,隔不断她同老干部之间的深厚感情。她就象一朵雪莲,绽放在风雪高原,绽放在各族老干部心头。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