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载耕耘谱新曲 一腔热情献晚霞 ——记甘肃省敦煌市委老干部局局长杨生录

2016-12-30 15:12|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684| 评论: 0


  杨生录从事老干部工作已有九个年头。在这九年里,他以对老干部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和对老干部的一片深情,全心全意为老干部服务,为老干部们办了不少实事、好事,得到了上级组织和老干部肯定。敦煌市委老干部局多次被省市评为先进单位,他本人也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一、一心为公办实事
  杨生录初到老干部局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很多,但他没有被吓倒,而是扑下身子,一件件加以解决。面对老干部活动经费紧张的问题,他深入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进行调研,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后,向市委呈报了专题调研报告,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市委采纳了他的建议,从2000年开始,敦煌市将老干部的活动经费直接划拨给老干部局,并逐年增加。其中,2004年比1999年新增老干部活动经费2万多元,2006年又增加了2万元。始建于1987年的土木结构的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场所狭小,房屋破旧,设施简陋,在他的积极争取和多方协调下,经市领导同意,1999年由市水电公司出资,修建住宅楼一幢,并将一楼453平方米、造价43万元的房屋,转让给老干部局作为老干部活动使用,大大改善了老干部活动场所条件。敦煌市老干部休养所安置着阿克塞、肃北两个民族自治县和本市的老干部,但活动室年久失修,已成危房。杨生录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积极协调有关部门,筹集资金200多万元,于2006年4月动工重修,9月竣工投入使用。近年来,他还多方筹措资金,改善活动中心基础设施,先后争取资金6万元,为市老干部活动中心添置了联合健身器械、麻将桌、扑克桌、电视机、DVD及音箱设备,更新了50套桌椅,翻修了门球场地,并安装了大型照明灯,为老干部的活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勇于创新解难题
  作风扎实,勇于创新,是杨生录的突出特点。2000年,在调研中,他了解到企业离休干部医药费报销难已成为大家反映强烈的问题之一。于是,他积极协调,想方设法为一批离休干部解决了医药费报销和生活中的一些突出问题。南湖乡供销社因地理位置偏远,经济效益年年下滑,离休干部陈贵宝等老同志的生活补贴和医药费无法落实,在他的多次协调下,供销社克服困难,在职工数月发不下工资的情况下,多方筹措资金,解决了老干部的问题。五墩乡政府离休干部金根成的医药费无法报销,杨生录多次找乡主管领导协商,采取全乡统筹的办法解决离休干部医药费1.2万元。市粮食系统企业经营困难,举步维艰,半年都没有兑现职工工资,离休干部医药费拖欠2万多元。他得知这一情况后,及时协调,并经市委领导同意,将两名企业离休干部医药费转由市财政负担。近年来,他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探讨建立离休干部医药费保障的长效机制上,并取得了较大突破。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市委老干部局向市委专题呈报了《搞好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的有关规定》、《关于企业单位离休干部生活待遇落实及管理工作的意见》,由市委、市政府批转执行,彻底解决了企业离休干部医药费拖欠的问题。2004年又把乡镇离休干部的工资和医药费纳入了市财政和市医疗统筹,确保了离休干部离休费按时足额发放,医药费按规定实报实销。2006年他又多方协调,将11名破产改制企业离休干部遗属的生活困难补助费转由财政负担,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老干部徐寿,2003年患病,在兰州做了食管癌手术,身体极度虚弱,情绪很烦躁,杨生录利用出差开会的空隙到医院探望,并陪老同志谈心,让他安心治疗。回到敦煌后,杨生录还经常到这位老同志家中去,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002年,他带领工作人员辗转几千里对安置在外省的12名老干部进行了走访慰问,带去了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问候,老同志非常感动。老同志们深情地说:“杨局长真是我们老干部的贴心人啊!”

  三、严抓细管保服务
  制度严、工作细、作风实,是杨生录一贯坚持的工作准则。多年来,他始终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在班子内,他作风民主,注意发挥集体的力量。同时,抓好职工队伍建设,认真搞好机关学习,不断增强工作人员做好老干部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每月一次的老干部政治理论学习,他带头参加,并倡导创新学习方式,增强学习效果。他很注意发挥活动中心的阵地作用。在他的领导下,老干部活动中心不断强化管理工作,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工作有了很大起色。活动中心在组织老同志开展体育健身活动的同时,还成立了书画诗词室,老年合唱团,来满足老同志多方面、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要,并定期不定期地举办文艺演出、老年运动会和组织参观考察等,使老干部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平时,他的身影经常出现在活动室、干休所和老干部的家里,细心询问老干部的学习、活动和健康情况,倾听老干部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在为老干部日常服务上,他提出要从“小事做起,细处见真情”,“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相让、一杯热茶相敬、一腔热情服务”。他注重发挥老同志的作用。多年来,在他的努力下,全市先后建立各级基层“关工委”组织121个,参与关心教育下一代的老同志达1000多人,形成了乡镇、社区、学校工作网络,使老干部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敦煌市“关工委”2000年被评为全国和甘肃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2005年被评为甘肃省和酒泉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他本人也被评为省、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