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位优秀的干部,合格的共产党员”,这是全集团民意测验时群众的心声;“他心里装着老干部,时刻同老干部心连心”,这是老干部对这位业务主管的评价;“他对老干部有感情,这个人做老干部工作选对了”,这是集团领导的赞誉。他就是陕西煤业集团离休干部业务主管弥文龙。 一、新来的业务主管 弥文龙,胖墩墩的身材,方方的脸,熟悉他的人和老干部都喜欢叫他“弥勒佛”。这不仅仅因为他长着一幅和善的脸庞、笑眯眯的双眼,更重要的是他对老干部有颗宽厚、仁爱、善良的心。他还有个脾气,认准了的事儿干到底,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即便有十头牛也拉不回来。 2003年冬天,陕西煤业集团成立时需要选个离休干部业务主管,虚位以待好长时间也没有合适人选。这消息不胫而走,时在集团下属的机械厂当党委书记分管离休干部工作的弥文龙被近百名离退休干部联名推荐上这个岗位,集团党委同意了。一时间人们哗然,议论纷纷:有人说:“做老干部工作是伺候人的事儿”,“小字辈,长不大,老得快,出不去”,“做老干部工作见人矮三分,操心多,提拔慢,改行难”,妻子也劝他慎重考虑考虑。面对各种议论,弥文龙夜不能寐,他想老干部为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贡献,现在老了,需要有人照顾,自己作为共产党员,只有替党分忧的义务,而绝对没有挑拣工作的权利。他暗下决心:既然组织和老干部这么信任我,我就一定要干出个样子来。第二天毅然去集团报到。 二、“要让每位老干部都感受到党的温暖” 陕西煤业集团是一家大型企业集团, 有离休干部560多人,下属10多个企业,大多地处边远,条件艰苦。加之前几年煤炭行业不景气,许多矿山、企业改制或破产,老干部各项待遇难以落实,成堆的问题摆在了他的面前。 万事开头难。上任之初,时逢2004年春节,为了尽快进入角色打开局面,弥文龙多方争取来了慰问金,买来慰问品,深入到老干部家中,边走访慰问老干部和老干部遗属,边调查了解情况,与他们嘘寒问暖、促膝谈心,了解他们所思所想所盼,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韩城矿务局有一位老干部遗属,家庭十分贫穷,当弥文龙将慰问品和慰问金送到她手上时,这位老干部遗属激动得热泪盈眶,哽咽着说:“虽然老伴去世了,但是,党和组织还没有忘记我。特别是集团领导能来家中看望我,我感激不尽,感谢领导关心,感谢共产党。”老干部生病住院,只要弥文龙知道,他都到医院探望。在过去的几年里,弥文龙走访慰问过的老干部及遗属150多人次,送去慰问金、慰问品价值近10万元。 三、“要让每位老干部都有家” 众所周知,前几年煤炭行业不景气,许多矿山企业破产、改制,企业老干部成了无人管、无人问的人,政治、生活待遇的落实就更无从谈起。听说集团来了位新主管,一时间老干部来信来访不断,要求找家的呼声与日俱增。对每一位来访的老干部弥文龙都认真接待,认真记下他们反映的问题;对每一封上访信件,他都签注意见或亲自处理解决。离休干部王尚本,原来的单位破产时竟无产可破,他本人也没有单位接收。弥文龙知道后,协调有关部门,不但为王尚本找到了管理服务单位,而且还帮助他过上了正常的组织生活。几年来,弥文龙先后为11名破产和改制企业的离休干部找到了“家”。弥文龙深知,这样做虽然解决了老干部眼前的问题,但毕竟不是长远之策,中央有关文件下发后,弥文龙积极协调,在集团党委的支持下,出台了《关于贯彻国有改制和破产企业离休干部管理服务工作的实施办法》,从根本上解决了“人由谁管,钱由谁出”的问题,对稳定老干部队伍起了重要的作用。 四、“要让每位老干部待遇都落实” 在日常工作中,弥文龙最操心的是老同志“两费”落实,这项工作难度大,与企业的经营状况关系直接,企业老干部医药费的拖欠始终是他的一块心病。陕煤物资公司有8名离休干部,由于经营比较困难,在岗职工仅发70%的工资,8名离休干部的医药费拖欠达56万之多,严重地影响到老干部的正常生活。他寝食不安,上下联系做工作、积极协调集团公司拿一点、省财政支持一点,终于为这部分老同志解决了问题。他刚上任不久,去澄河矿务局调研时在矿区见到了一位老干部,他的儿女多而且都下了岗,全家十口人仅凭老干部的离休费维持生计,老干部衣服破旧,步履蹒跚,祖孙三代十口人挤在两间平房中。弥文龙看到这些落泪了,他拉着老干部的手说,我的工作没做好,让你受委屈了,说着掏出身上所有的800元钱塞给这位老干部。回去后他很久不能平静,这次调研提醒了他,那就是必须为老干部“两费”保障建立机制,经过深思熟虑后,他起草了陕煤集团《关于做好落实离休干部“两费”工作的意见》、《陕煤集团离休干部医药费统筹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经充分酝酿讨论后出台,使陕煤集团离休干部“三个机制”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同时,他建议集团设立了“离休干部困难救助基金”,专门救助生活特别困难的老干部和老干部遗属,为老干部和老干部遗属解除了后顾之忧。同时,他还起草文件,重新明确了老干部政治待遇落实的五项制度,制定《老干部两费落实检查考核办法》等,使陕煤集团的老干部工作走上了规范化的轨道。 五、“要让老干部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娱乐场所” 老年人最怕寂寞,特别是空巢老人。陕煤集团有离退休干部工人6万多人,为这部分人创建良好的学习娱乐场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这是弥文龙日思夜想要解决的问题。为了筹集资金,弥文龙可谓使出了浑身解数。他把集团所属企业离退休老同志的学习活动情况作了个调研,写成调研报告,分别送给集团领导和下属企业领导。由于调研充分,事实确凿,集团很快便采纳了他的建议,设立了老年活动中心建设专项资金。近年来全系统投入老年活动场所建设的各类资金达1281万元,现在全系统各单位家家有活动中心,有老年门球厂,活动中心配备有健身房、阅览室、棋牌室,购置了音像设备,有五个单位还开办了老年大学分校,如今矿区的老同志活动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与此同时,各企业老年协会建设也如雨后春笋,仅铜川矿务局老年协会下属的各类文艺演出队就达32个,体育活动队59个,骨干队员2700余人;2005年5月,在第二届陕西老年人科普知识竞赛中,陕煤集团公司组织了16000名离退休职工参加了答卷活动,荣获大赛优秀组织奖及个人50多个奖项;在2006年6月省委老干局举办的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文艺汇演中,陕煤集团选送的反映矿区老年人生活的舞蹈《矿工夕阳乐》荣获金奖。2006年6月,省国资委系统企业离退休干部管理服务工作现场会在铜川矿务局召开,省委老干部局领导及省内120多家企业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对陕煤集团加强离退休干部队伍管理,提高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质量的做法给予了很高评价。 六、“老干部工作无小事” 2005年中央军委为参加抗日战争的老同志颁发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章,由于种种原因,下属企业有6人未领到,老同志非常珍惜这个荣誉,向他反映这个情况,他赶紧到有关部门联系,终于把纪念章送到了老同志手中,老同志非常感激。 在蒲白煤矿工作期间,他就从事离退休干部管理服务工作。那时他一有时间就往老同志家中跑,了解老同志的身体和生活状况,常和老同志在一起探讨养花、绘画、书法、健身等问题。冬天为老同志拉煤,夏天为老同志送水,从那时起就与老同志结下了不解之缘。有位老同志养的“龟背竹”和“仙客来”死了,他看到老同志惋惜伤心的样子,就跑到附近的集贸市场上到处去找,结果没有找到。后来他到西安出差,给老同志买了回来,老同志感动得直掉泪。他对老同志好,最看不惯那些不尊老敬老的人。在机械厂工作时,老同志向厂里申请健身器材,一名科长在会上嘟噜说:“老同志要活动场地、要健身器材,这些人真多事”。他听后立即严肃地指出:“我们厂本身就是机械厂,这些事做起来有多难?不难!我们缺乏的就是责任心和对老同志的感情。”随后,他和厂工会主席带领有关人员一起选场地,安排车间和技术人员做图纸,不到两个星期就为老同志建好了活动场地,配备齐了由厂里加工制作的各种室外健身器材。 他对老同志这么好,却顾不上自己家里人。一次他的母亲因脑溢血突然发病,住进了医院。当时因有离休干部统计方面的工作没有完成,上级业务部门要得紧,大量的传真件和有关数据没有汇总,他一直干了个通宵,第二天把有关数据全部核实完,打印好材料送到上级部门后,才匆匆忙忙返回家中看望了重病在床的母亲。因为工作忙,他平时很少回老家。有一个周末,他搭乘同学的便车回家看望老人,走到离老家只有十几公里的地方,单位领导打来电话,说离休干部方面有个急事需要马上处理,当时天已快黑了,同行的同学说“事情有这么重要吗?明天再去不行吗?” 他二话没说,坐长途汽车返回单位,连夜加班处理了事情。老人几次到西安,他很少有时间陪老人去看西安的景点。对孩子的学习也常常顾不上过问,甚至没有参加过一次家长会。而只要提起老同志的事来,他就精神百倍,像个上足发条的陀螺,不停地旋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