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原云南会泽铅锌矿)有离退休人员3700余人,老同志们在一起谈老干部工作,总少不了要说“吴利琪是个好人”这句话。 吴利琪,是驰宏公司离退休管理处处长。2000年他由物资处调老干部管理处工作,大家都为他捏着一把汗,一是担心他从经济效益好的物资采购部门调到“清水衙门”的老干部门工作会不会闹思想情绪而影响工作。二是担心他年轻,整天和老同志们打交道,面对哭声、骂声、哀乐声等琐碎又繁杂的工作能否适应。这些担心其实都是多余的,他用五年多的工作实践说明了这一点。 一、认真学习,钻研业务,努力提高政策业务水平 在离退休管理处,吴利琪先后担任离退休党总支书记、处长。工作中,他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虚心学习,钻研业务,注意收集有关老干部的政策、文件和业务知识,并养成边学习边做笔记的好习惯,办公室抽屉里总有一本政策业务学习笔记,以便工作需要,随时方便查找。就这样,他很快适应了老干部工作的需要。同事们称他为“好记性”,他却谦虚地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还是多学多看多记吧,免得放‘黄腔’,造成工作的失误。”由于吴利琪注重政策、业务学习,每当召开离退休老同志的大会,只要吴利琪发言,会场座无虚席;只要老同志们有不明白的问题找到吴利琪,他总能把政策讲得清清楚楚,通俗易懂,让老同志们心服口服,老干部们都称他为“活字典”。 吴利琪刚到离退休管理处不久就制定了《工作人员学习制度》,并把学习与奖金挂钩考核,加强工作人员学习培训,一是坚持每周五组织部门工作人员学习制度;二是举办培训班,亲自主讲,在培训时,他常对工作人员讲:“老干部工作,政策性强,业务性强,不学习政策、业务知识,是做不好这项工作的……”现在每周五的政策业务学习,不仅成为工作人员自觉遵守的学习制度,而且,还改变了过去离退休管理处很长时间不开会、不学习的被动局面。通过学习培训,全处工作人员的政策、业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离退休管理处,第一次被企业评为“职工教育培训先进单位”,首次被评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优秀分会”。由于他领导有方,勇于创新,团结全处同志,群策群力,牢固树立了全心全意为老同志服务的思想,因此,不断开创了离退休管理服务工作的新局面,受到了广大离退休老同志的好评和赞扬。 二、心系老同志,热心服务,做老同志的贴心人 吴利琪心地善良,待人谦和,心胸宽广,对待老同志像自己的亲人一样。他每年接待来信来访达五六百人次,可想而知,工作量之大,问题之繁杂。但只要老同志找他,他总是“你好、请坐、请喝水”三句话少不了,热情接待老同志的来访,许多老同志深有体会地说:“吴处长没有架子,与他接触就像和自己的晚辈说话一样亲切自然。” 吴利琪所在的单位是个老企业,老同志较多,每年都有多位老人去世,每当这时,吴利琪总是第一个到场,安抚家属,协助处理后事,对一些家庭人手少、子女又不在身边的老同志,吴利琪往往还亲自动手给去世老人剃头、洗身、穿寿衣,送火葬场。2004年元月,老同志袁顺去世,当时子女远在通海,死后几天才被邻居发现,吴利琪闻讯后赶到,面对发臭变型的尸体,吴利琪二话没说,将袁师傅穿戴整齐抬到太平间安放好,待第二天袁师傅的子女赶来看到自己的父亲已穿戴整齐时,深受感动。2004年春节,老工人谢师傅去世,吴利琪毅然代表子女守灵,当春节晚会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吴利琪却听着哀乐在太平间度过了一个除夕之夜。新年的第一天,他又把老人送到了火葬场。有的同志对他说:“大年初一到火葬场,全年不吉利。”可吴利琪却认为送老人上路是积德的事,没有什么不吉利。 吴利琪竭力为老同志办实事、办好事,排忧解难的事例数不胜数,他总是在为老同志的事忙个不停。拿他的话讲:“老干部工作无小事,老同志的事小事也是大事,虽然,对一个单位一个企业看似小事,算不了什么,但对一个家庭和个人来说就是大事,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单位和社会才会和谐、稳定。” 吴利琪认真落实老干部政治、生活待遇,把这项工作作为离退休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并抓紧、抓好、抓出了成效。每月他最关心的事,就是工作人员是否按时完成养老金的造册上报工作,上级社保部门是否按时拨付养老金,离休干部的医疗费是否足额按时报销。在实际工作中,他不等不靠,主动争取各级领导的重视、有关工作部门的配合和老同志的理解和支持。他通过努力,协调方方面面的工作,使单位离休干部全部进入了省级医疗统筹。尤其是在企业经济比较困难的情况下,还妥善解决了59位住房未达标离休干部的住房补贴问题,受到了广大老干部的好评。 五年多来,吴利琪承受着巨大的压力,2003年父亲患肺癌去世,母亲患乳腺癌手术后,又患脑中风,右脑大面积梗塞,生活不能自理,吴利琪没有为此而影响工作,哪怕是头天晚上在医院守护老人一整夜,第二天又面带笑容地迎接老干部,他把对老同志的关爱之心和对老干部工作的满腔热情都体现在每项具体工作之中。让人感动的还有,吴利琪心脏也不太好,经常是轻伤不下火线,带病坚持工作,从不计较时间长短和工作难易,他把老同志的事看作是自己的事,认真对待。他随时用和风细雨,满面笑容,热情洋溢的精神面貌对对待工作,老同志们都夸他:“吴利琪的耐心和脾气令人佩服。”他每年到医院慰问和上门看望老同志达六百多人(次),五十多位离休干部家,每年最少要走访一遍,老先进、老劳模、长期瘫痪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同志家里,经常能看到吴利琪的身影和听到他爽朗的笑声,他时常把欢乐带给老同志,痛苦埋藏在心里。 三、作风正派,严于律己,用实际行动为党旗增辉 吴利琪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他经常说:“共产党员应该做执行纪律的模范。”工作二十多年,他从未休过工休假,每天上班几乎都是最先到,最后走。单位每年义务献血指标下来,吴利琪总是第一个报名献血,他曾经义务献血三次,同事们都很关心他,叫他注意身体,他却笑着说:“不要紧,献点血算什么?” 离退休管理处有两部车,一部是轿车,一部是即将报废的微型车。在用车问题上,吴利琪把轿车放在昆明管理科为老干部服务(因为离休干部大多居住在昆明),而自己工作用车却坐将要报废的微型车。他公私分明,有一次他家遇急事误了单位的班车时间,他用处内的车送侄子到曲靖高考体检,回来后主动交了用车费。 吴利琪比较有亲和力,熟人朋友较多,但吴利琪从未报销过一次请客送礼的费用。他时常告诫同志们:“干部要以身作则,不要利用职权和工作之便谋取私利,要公私分明,只有这样才会赢得群众的信任和爱戴。” 吴利琪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心得体会上写到:党旗的鲜红,是无数先烈染成的,我们每个党员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要时时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严格用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要从我做起,从每个党员做起,才能为党旗增辉。 四、善于管理,勇于创新,开创离退休工作的新局面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思维方式及生活需求等方面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老干部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只有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吴利琪不仅是这样认识的,也是这样去创新实践的。 为了进一步加强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吴利琪写了《做好离退休工作必须树立“四心”》的专题论文、从不同角度阐述做好老同志的管理服务工作,工作人员必须做到“安心”、“热心”、“细心”、“耐心”。现在这“四心”已成为全处同志做好老干部工作的行为准则。 在组织老年文体活动方面,吴利琪坚持“小型多样,节约自愿”的原则,使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有声有色,并有效地抵制了“法轮功”等伪科学对老同志的侵蚀。吴利琪在老同志中倡导“科学健身,文明生活”,积极开展有益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 在加强离退休党支部建设方面,吴利琪带领党总支创造性的在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开展争创“先锋离退休党支部”、“红旗离退休党小组”、“六好离退休党员”(认真学习思想好、文明公民守法好、组织观念坚持好、老有所为行动好、团结同志评价好、文明生活身体好)的竞赛活动,使党建工作开展正常,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在规范管理离退休工作方面,他提出了情感管理与制度管理相结合,并以制度管理为主的工作理念,根据企业改革发展的需要,制定了一整套可操作性的《离退休内部管理制度》,涉及劳动纪律、工作质量、学习制度等21项内容,共一万多字,并打印成册,工作人员人手一册。 “吴利琪是个好人”,这朴实无华的称赞,虽然听起来很普通,但它却凝聚着老干部对吴利琪的浓浓之情,同时,也凝聚着吴利琪对老干部工作倾注的不少心血和汗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