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省黔西南州安龙县有一位老干部工作者,每周要与老干部通一次“热心电话”,把组织的关怀和老干部工作者的问候送到老干部的心坎上;每月要与老干部面对面进行一次思想交流,及时将老干部的意见和建议反馈到县委、县政府;每季度要给老干部作一场时事报告,及时将全县的政治、经济发展中的新情况向老干部通报;每半年要到乡镇和企业进行调研,及时掌握老干部“两项待遇”的落实情况,并督促落实;每年要向老干部作述职报告,请老干部对自己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他就是安龙县离退休干部工作局局长曾令福。 一、当老干部工作的排头兵 1997年4月,一纸调令将曾令福从县国土局调至县离退局任局长。这位在部队生活过多年的老兵,以军人的豪爽和忠诚,愉快地接受了组织的安排,到县离退局走马上任。 上任后,他凭着一股钻劲研读了中央和地方所有有关老干部工作的政策规定,阅读了大量有关老年学的书籍,同时深入到各乡镇和企事业单位进行调研。在县档案室、图书馆、书店经常见到他的身影。在不到4个月的时间内他走遍了全县18个乡镇和52个企事业单位,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并记下了20余万字的读书笔记。 “民以食为天”,部分企业由于经营不景气,濒临倒闭,解决离休干部的“两费”比较困难,生活费不能按月足额发放,医药费不能据实报销。老干部对此意见很大。曾令福一边做老同志的思想工作,一边针对这些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到粮食、供销等部门和老干部家中,进行调查了解,写出了可行性报告,报县委、县政府。1997年安龙县在全省率先把在企业的28名离休干部纳入县财政负担,并把企业拖欠老干部的6万余元医药费由财政拨款兑现给老干部,同时建立健全了离休干部“三个机制”,确保了老干部的离休费按月足额发放,医药费按规定实报实销,至今已连续9年没有发生拖欠,确保了“两费”的落实。 “老干部的昨天,就是我们的今天;老干部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为老干部搞好服务,就是为我们自己的明天打基础,否则就是自己看不起自己;我们一定要用心、用情去为老干部服务;看我的,跟我办。”曾令福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他的带领下,县离退局多次被州离退局评为老干部工作先进单位;在县直机关的目标考核中多次获得一等奖。2004年被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部局评为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 二、做老干部的忘年交 曾令福深知,做好老干部工作,必须贴近老干部,满怀真情、真心实意为老干部办实事。离休干部周洪元,住在地处边远贫困山区的戈塘镇老林坡,因家庭人口多负担重,住的房屋年久失修,有倒塌的危险。曾令福多次到周洪元家实地察看,并将情况及时向县委县政府汇报,争取到县财政的支持,拨款1万余元为周洪元改善了住房条件;高经来、熊伟二位病逝老干部,去世前建房补助费未得到落实,家属多次到有关部门上访,曾令福知道情况后,及时进行调研,向县委、县政府写出了专题报告,县委、县政府责成有关部门将拖欠的建房费进行补发。两位老干部的遗孀激动地说:“感谢县委、县政府,感谢曾局长,落实我老伴的待遇,他在九泉之下瞑目了!”原兴隆粮管所离休干部刘明义,于1974年11月去世,其遗孀李兰芝的生活补助费近几年来未能得到按月足额发放,生活极为困难,多次到离退局反映,要求“给碗饭吃”。听了李老的话,曾令福的心情十分沉重。他及时向县委、政府作了书面汇报,建议将李兰芝等类似情况的补助费纳入县财政负担,所欠的生活补助费由粮食部门补发。报告得到县委、县政府的批准,李兰芝的问题得到彻底地解决。 王喜林是安龙县为数不多的抗战时期参加革命工作的离休干部,由于性格刚,脾气暴躁,稍有什么不顺心的事,就爱到离退局提意见。每次王老来,曾令福都要亲自接待,虚心听取意见并作详细记录,同时就离退局的工作诚恳地请王老提出批评意见,在王老生病期间,曾令福多次赶到医院和他家里进行看望,了解有什么困难,需要解决什么问题等。针对王老的住房问题,经多次协调,县财政拿出二万余元,将王喜林所住的砖木结构漏水房,改造成砖混结构的新房。 曾令福的口袋里装着一个笔记本,里面密密麻麻地记录了全县每个离退休老干部的名字、家庭地址、原工作单位、出生年月、身体健康状况、个人爱好、电话号码、子女的情况……每当老干部生病住院和老干部的生日时,他都要去医院或家里看望,实在抽不出身,也要打个电话问个好。这几年,曾令福走访了全县的2800多名老干部的家,特别是对60名离休老干部,他每户至少走访了3次。时间一长,许多老干部与曾令福结成了“忘年交”。用王喜林老干部的话说:“曾局长不仅是一位好局长,更是我们的一个‘好兄弟’。” 三、做老干部事业的铺路石 老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为使他们老有所乐,安度晚年,曾令福不惜四处奔走,一年往返州、省有关部门无数次,多方筹集资金50万元,县政府配套资金66万元,于2000年10月修建了老干部活动中心,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开设了乒乓球、台球、棋牌、书画等活动室,为老干部“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提供了学习娱乐的场地。为充分发挥老年大学、老干部活动中心在党支部建设中的阵地作用,积极组织老干部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讨论和宣传教育活动,9年来,县离退局举办学习理论辅导报告120余场次,受教育人数近10000人次;为加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县离退局将离退休党支部建设纳入目标管理,根据老党员居住分散,部分党员高龄多病和行动不便等特点,改进学习方式,创新活动内容,形成了老干部党支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新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