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胜超现任广西艺术学院离退处副处长。他从事离退休管理工作十五年来,始终树立全心全意为老同志服务的思想,怀着对离退休老同志的深厚感情,认真贯彻执行党对老干部工作的方针政策,把老同志的冷暖时刻挂在心上,忠实地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爱岗敬业,以身作则,务实求真,成绩显著。 一、加强学习,努力干好本职工作 王胜超到老干处工作后,主动找来老干部工作管理方面的政策文件,认真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很快熟悉了业务,使个人的工作能力水平大大提高,解答老同志咨询、理解方针政策得心应手。只要有老干部工作方面的新政策、新文件出台,他都及时组织大家学习,确保工作不失误。在平日工作中他采取多种渠道,尤其通过上门主动找老干部谈心,积极了解老干部的思想动态,了解老干部的实际困难,使工作做得更加细致周到。 王胜超自2000年以来分管老同志的医疗保健、福利后勤方面的工作。为了使离退休老同志能够“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王胜超做了大量工作。为了落实抗战时期老干部的增资、老干部的购房补贴、护理费、医疗费等福利待遇问题,他积极向有关部门了解政策规定,反映有关人员的具体问题,使老干部们所关心的问题得到解决。他根据政策要求,对老干部们做好解释工作,排解老干部们的疑虑。他认真落实离退休同志的政治待遇,保证他们按规定及时阅读有关文件,参加有关会议,尽量向老同志多通报信息。在生活上尽量多关心、照顾老同志,本着“特殊群体特殊照顾”的原则,保证“两费”和生活补贴按时足额发放,在医药费报销,领取医疗费支票、困难补助等方面给予老同志以特殊照顾。 二、爱岗敬业勤恳工作,全心全意为老同志服务 在实际工作中,他爱岗敬业,勇于开拓,求真务实,与处里同志结成一个团结战斗的集体,以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较强的业务水平赢得了同志们的好评。 王胜超对工作兢兢业业、埋头苦干、不怕苦、不怕累、任劳任怨,保持军人传统作风。他每天提前上班,打扫办公室、活动室,做好班前准备工作。为了做好工作,他把200多位离退休老同志编成花名册,把他们的年龄、职称、职务、住址、电话、手机号码都编进去,方便与老同志们联系。 为了使老干部更好地安度晚年,他一心扑在事业上。老干部生病住院他都要到医院探望慰问,老干部有困难他总是想方设法帮助解决,老同志去世,他帮遗属处理好后事。他把老同志当作自己的父母和兄长,老干部有啥心里话都愿意跟他讲,老干部把他当作自己的贴心人。他全心全意为老同志做好服务工作。82岁高龄的陈永禄,一天突然晕倒在地,老伴急忙打电话到办公室,王胜超接到电话一边联系派车,一面跑到他家将陈老背下楼送医院抢救,由于抢救及时,挽救了陈老的生命,家属流着眼泪不住地感谢。抗战时期的老干部王国华生病住院,王胜超陪他去医院,由于小便失禁尿在床上,王胜超找来干净床单帮他换上,家属非常感谢。离休干部卢汉华同志在石家庄突然病危,学院领导决定派王胜超带卢老儿子去处理,在石家庄一呆就是半个月。天天在医院陪护,帮卢老翻身、擦背抹身,擦拭屎尿,抬卢老做各种检查,并自己掏钱给卢老购买日用品,直到卢老病情稳定。 “能够为老同志服务,是我最大的幸福”,这是王胜超经常讲的一句话。他时时处处关心老同志,时常为老同志排忧解难。一次早上刚上班,离休干部张明泉就来找王胜超说,由于开门出来倒垃圾门被风一吹关上了,家里没人,炉子上烧着水,不及时关上就随时出危险。他家住在三楼,王胜超立即到电工班借来长梯爬进窗,这时锅里的水早已烧干,锅也烧红,再晚点就真出危险了。一个星期日中午,老教授王文和骑自行车上街不慎摔倒,住院治疗,王胜超知道后立即赶往医院看望慰问,当知道王老身上仅有的300多元钱交了住院费已剩无几了,就用自己的钱为他买些日用品,给他100元交伙食费,让王老安心住院。在王老住院期间王胜超几次到医院看望,为他办理手术出院手续,为他买饭、倒尿盆、到银行取钱,王老非常感激。 对异地安置的离休老干部和退休后回原籍安居的老干部,王胜超把他们记挂在心上,经常给他们打电话问寒问暖,过年过节总要寄张贺年卡道一声祝福,送去组织的关心。他们看病寄回的医药费,王胜超及时帮他们报销。利用暑假期间与处里的同志带着学院党委和领导的嘱托,顶着酷暑去探望他们,每到一地都要与当地的干部局联系,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希望当地的老干部局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在异地的老干部家里,王胜超帮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受到他们的好评。在烟台,离休老干部路曼同志因病瘫痪在床,不能走动,王胜超帮他按摩让他能够舒服一些,在北京,离休老干部石俊江同志瘫痪卧床多年,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王胜超帮他换洗尿布,家属说脏不要他洗,他说不怕,洗干净了就不脏了。王胜超说:“虽然这些看起来是小事,但要做起来还要一定的毅力才能做到,我们为老同志做点好事,是用我们的行动去温暖老同志的心。” 王胜超无论是分内的事还是分外的事,只要找到他都积极去做。离休干部尹广泰早年病故,遗孀无工作,女儿下岗,家庭生活困难,王胜超主动与社区联系,为她们申请低保,帮助她们解决生活困难。学院每次给离退休同志发过节费,十几位在外地居住的老同志不能来领钱,王胜超代他们领出来,帮他们把钱拿到银行存到他们的存折里,使他们在异地银行就可以取到自己的钱。退休干部刘继陶老师因患高血压偏瘫,行走缓慢,从家到学院只有几百米的路程,他要走几个小时,王胜超见他这样困难,就用轮椅送他回家,使他非常感动。 三、加强党性修养,保持党的领导干部的先进性 王胜超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做到想为老同志所想,急为老同志所急,帮老同志之所需,为老同志排忧解难,深受老同志的好评。 王胜超除了完成离退处日常工作外,还积极完成学院交给的各项工作。无论是抽调到学院搞住房改革,或是到学院人事处协助整理档案工作,还是到区教育厅协助办理教师资格证书工作,他都乐意接受任务,并努力完成。所到之处,以其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吃苦耐劳的精神得到大家的好评。他学习电脑,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掌握了电脑办公的基本操作,可以打文稿制表格,维护老同志信息数据库,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处里的规范化管理工作。他在工作的实践中也不断锻炼和磨练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和管理水平。王胜超一心扑在了老干工作上,体现了一种新时代的“老黄牛”精神,得到离退休老干部的信赖和一致称赞。1993年被评为学院“先进教育工作者”、1995年、1998年、2003年被学院评为“优秀共产党员”,1993年、1998年两次被区老干局评为“老干部工作先进个人”。学院年度工作考核中,2001年、2004、2005年三次被评为优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