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艺”超群 甘当“保姆” ——记广东省韶关市委老干部局局长何明生

2016-12-30 15:06|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639| 评论: 0


  何明生担任韶关市委老干部局局长以来,不畏艰难,甘当老干部的“保姆”,用辛勤的汗水和超群的“武艺”攻破一个个难关,开创了韶关老干部工作的新局面,得到了广大老干部的赞誉。2005年被韶关市直属机关工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一、面对“烫手山芋”,他说,再烫手也得接,而且要接好
  韶关市作为革命老区和华南地区的老重工业基地,该市的离休干部为数众多。据统计,韶关市现有离休干部2376人,其中市直单位的离休干部1104人,市直企业的离休干部566人,占市直离休干部总数的51%。而韶关地处粤北山区,经济发展滞后,财政困难,这就使韶关市老干部工作的难度大大增加,困难重重,成为许多人不愿接也不敢接的“烫手山芋”。
  “再烫手的山芋,我也得接,而且要接好!” 2001年,何明生服从组织的安排,从韶关市农业局局长、党委书记岗位调任韶关市委老干部局局长,毅然挑起了工作的重担。一下子从拥有实权的政府部门平调到问题多、难度大、责任重的市委老干部局,的确是人生的一大转折和挑战,何明生的党性受到严峻考验。可他心里明白:个人的进退事小,老干部工作事大;损失也罢,困难也罢,党的事业至高无上,离休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无论如何也要把离休干部保护好、照顾好。到了新的岗位,他一头扎进工作中,开始了新的征程。
  二、面对新情况、新问题,他打出一套强有力的“组合拳”
  新世纪之初,韶关市国有企业改革正处在攻坚阶段,企业离休干部待遇落实问题尤为凸显。面对新情况、新问题,何明生到任伊始,就从抓好调研、培训、落实和创新入手,为做好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打出了一套强有力的“组合拳”。
  抓调研,摸清家底,寻找突破口。上任伊始,他便带队全面开展了长达两个月的调查研究,走访了300多名离休干部,掌握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组织起草了一份详细的调查报告,向市委、市政府提出一系列加强离休干部管理工作的对策措施,积极为领导决策充当参谋助手,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高度评价。
  抓培训,提高老干部工作队伍的服务水平。2001年机构改革后,充实老干部工作队伍的新同志较多。由于他们刚走上老干部工作的新岗位,对老干部工作缺乏基本的了解,如何提高他们对老干部工作的认识和业务素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他着力抓好老干部工作队伍建设,积极组织业务培训,分别举办了县(市、区)老干部局长、工作人员培训班和市直老干部工作人员培训班,提高了老干部工作队伍的政策水平和业务技能,使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大大提高,为做好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抓落实,更好地从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老干部。通过调研、建议、协调,何明生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对老干部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全面落实离休干部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消除了老干部的后顾之忧。在政治待遇方面,坚持抓好平时的学习教育,定期召开离休干部例会,按规定为老干部订报刊;坚持抓好老干部党支部建设,保证离休干部过上正常的组织生活;坚持向老干部通报工作情况、老干部阅文和走访慰问等制度;坚持邀请德高望重的老干部出席重要会议,参与市里的重大决策;坚持加强活动场所建设,在老干部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娱乐健身活动,丰富他们的晚年生活。在生活待遇方面,通过建立完善“三个机制”,使离休干部的离休费按时足额发放,医药费按规定实报实销。
  抓创新,为老干部工作注入新活力。何明生不囿于条条框框,在实践中积极创新,寻找新形势下做好老干部工作的突破口。改制和退出市场企业离休干部的管理工作是老干部工作的一个新课题,没有任何可供借鉴的经验。在他的主持下,韶关市委老干部局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订了《韶关市市直企业、驻韶省属企业改制或退出市场离体干部安置管理方案》,创立了“统一领导、分片管理、配备人员、统包经费”的管理模式,妥善解决了改制和退出市场的市直和驻韶省属企业离休干部的安置管理问题,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目前,韶关市委老干部局已接管改制和退出市场企业离休干部599人(其中省属的126人),全市辖区的县(市)也相继制订出台配套文件,确保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此外,针对改制和退出市场企业离休干部人数多、分布广、缺乏活动场所的情况,韶关市在省内首创分片建立企业离休干部服务中心的管理体制,仅在韶关市区就建立了5个工作站和6个企业离休干部党支部,改善了服务条件,让离休干部有了自己的家。为确保老干部老有所医政策的落实,同时杜绝医疗费的不合理开支,在他的倡导下,建立了老干部医疗费个人账户制度,对自觉遵守医疗规定的老干部实行奖励,减少了乱开药、多开药的现象。这项措施不仅得到了广大离休干部的认同,还为财政节约了不少经费开支,真正做到了让离休干部满意,让政府放心。
  三、为老干部服务,就算当“保姆”,他也心甘情愿
  离休干部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社会影响力,做好老干部队伍稳定工作,对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为此,他以务实的工作态度,把工作重点放在积极为老干部排忧解难上。他提出并建立了“五必访”制度,每逢重大节日、老干部住院、去世或遇到特殊问题、特殊困难,必须到访看望慰问。从2003年以来,每年春节前,他都带队赴广州、深圳、珠海、东莞等地慰问异地安置的韶关市离休干部。见到何明生亲自登门,一些离休干部感动得热泪盈眶,有位离休干部还兴奋地跟他的邻居说,韶关的亲人来看他了,党组织没有忘记他。2005年,何明生专门组织看望居住在省外的离休干部,当了解到离休干部时鸿休住房困难的情况后,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及时为时老落实了房改政策,并寄去4万多元的住房补贴。当得知一位90多岁高龄的老红军很想看看韶关市容市貌的巨大变化,却因腿脚不便难以如愿时,何明生当即嘱咐工作人员给老红军送来轮椅,让他可以坐着轮椅出门,圆了这位老红军的心愿。
  何明生说,做老干部工作,功夫在平时。要做到了解在平时,沟通在平时,感情投入在平时,解决问题在平时。他时刻把老干部的冷暖挂在心上,平时注重调查了解,认真处理老干部来信来访。有一次,他了解到市直单位有23位离休干部既没参加房改,又没享受住房补贴,就主动向市领导汇报并提出解决办法,圆满地解决了他们的住房问题。一位企业离休干部说,自从何局长为企业离休干部成立了服务中心,老干部说话有人听,遇事有人帮,心结有人解,老干部局就是自己的家,老干部工作人员就是自己的亲人。有人说,做老干部工作婆婆妈妈,像当“保姆”似的。何明生说:“为老干部服务,就算当‘保姆’,我也心甘情愿。”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