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情用心灌溉 孜孜不倦追求 ——记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公司离退休管理中心主任陈接红

2016-12-30 15:06|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584| 评论: 0


  陈接红倾心为老干部服务,热情为老干部排忧解难,始终把老干部工作当成不倦追求的事业,赢得了上级党组织的信赖和老同志的拥戴。她连续18年被机场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并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老干部工作者”、“全国民航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民航老干部工作先进个人”。她所带领的老干部党支部连续9年分别被民航总局党委、机场党委和机场直属机关党委评为“先进党支部”。
  一、倾情用心,造就一支年轻精干的老干部工作队伍
  陈接红认为,造就一支作风硬、素质高的老干部工作队伍,对发挥老干部部门职能和开展老干部工作尤为重要。她在工作中言传身教,积极引导和培养年轻同志,通过共同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及时传授自己多年的经验和体会,帮助他们熟悉业务工作,为他们成长进步创造条件。在她的带领下,大家正确处理名利得失的关系,努力提高政治素养和业务技能,力争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以团结和谐、开拓创新的精神面貌,把党对老干部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到实处。
  她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对工作中的失误,她铁面无私,批评不留情面;而在生活中,她把同志们当作自己的亲人,对他们关怀备至,甚至对他们的家人也体恤有加。
  二、孜孜以求,积极开展老干部喜闻乐见的各项活动
  陈接红始终依靠发挥老同志的作用,积极营造老干部工作和谐局面。她提出“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指导思想,由过去定期组织活动转向老干部自我管理,极大地调动了老干部的积极性,增强了老干部集体的凝聚力。她十分重视让原机场老领导在支委班子中发挥政治素质好、群众威信高、影响力大、经验丰富的优势作用,遇事主动向他们请教,听取老领导的意见。在她的带领下,大家情真意切,团结融洽,工作配合默契。
  她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为在职领导干部与老同志搭起沟通之桥。在她与同事们的努力下,每年举办一次老干部文体活动比赛。这项活动已逐渐成为机场集团的特色活动之一,深受在职领导干部的重视和老同志喜爱。每年的春节前夕举办的“老少同乐”迎春联欢会,也办得一届比一届精彩,在机场管理集团广大干部职工中引起较大反响。
  想方设法满足老干部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以人为本地营造和谐的氛围。一方面,她采取学习与形势教育、参观考察、专题辅导报告相结合的办法,把满足老干部的政治学习需求作为工作重点来抓;另一方面,充分尊重老同志的意见,根据他们的需求和爱好组织老干部成立了文体、书画摄影和钓鱼三大协会。老同志喜欢听唱革命歌曲和跳舞,她立即请来专业老师给老同志上歌唱课,还亲自充当舞蹈教练和陪练,利用业余时间认真钻研舞蹈技巧,坚持每周辅导老同志学习舞蹈,风雨不改。每次,她都不厌其烦地把一个个动作分解,手把手地教,一遍遍地练,直到每一位老同志都完全掌握。
  三、尽心尽责,甘当老干部的贴心人
  陈接红常说,我们的工作干得怎么样,老同志的心中有杆秤。老干部每一点苦处、难处,都是她心中的痛;为老干部办好每一件事,是她心中最炽热的追求。
  2004年,一位老干部两场重病,几乎让他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做手术当天,陈接红一大早赶往医院,给他鼓劲、打气,守在手术室门外,一直等着他出来。之后,她又带着工作人员,在放疗室陪着他做放疗。治疗的痛苦和身体的极度虚弱令他几次产生放弃治疗的念头,是陈接红的支持和鼓励,令他重拾信心,坚强地与病魔抗争到底,顺利完成了整个疗程。他再三叮咛家属给陈接红送来一面锦旗:“关心老同志心热似火,爱护老同志情如海深,帮助老同志心倾力竭”。这饱含深情的三句话,倾诉了这位老同志的心声,也是她对老同志亲情似水的真实写照。
  四、舍小家顾大局,忘我献身老年事业
  这些年来,陈接红把满腔的热情和爱心无私奉献给老年事业,而对养育自己的父母却没能尽上一份做女儿的孝道。2004年3月,父亲病情加剧,在弥留之际,家人给她打了电话。当她赶回武汉来到父亲身边时,父亲一句话也没留下便离开了人世。每当想到这生死离别的最后一刻,父女俩却没能说上一句话,陈接红的内心充满愧疚和悲痛。
  每逢举办大型活动或文艺晚会,她总是身兼数职。每年筹备迎春晚会时,她都热情投入,集导演、化妆师、舞台设计于一身,精心为老同志们化妆造型,耐心示范和指导每一个动作,还亲自动手设计和布置舞台。但常年超负荷的工作,过度的劳累,使她的身体每况愈下。2005年6月,她不顾众人的劝告,强撑着带病工作,终于倒在了办公室的沙发椅上。到医院一检查,医生也吓了一跳,转氨酶高达787,若不马上住院治疗,她就有生命危险了。住院期间,老同志包好饺子、炖好热汤,顶着烈日高温,有的甚至坐着轮椅来看望她,在病床前为她合唱《好人一生平安》。在场的医护人员深有感触地说:“在医院工作多年,这种感人至深的场面还是第一次见到。”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