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栽种“长寿果” ——记东风公司离职干部休养所所长郝天华

2016-12-30 14:48| 发布者: 小懿| 查看: 806| 评论: 0

东风公司离职干部休养所是国企仅有的三家干休所之一。在所长郝天华带领下,以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服务理念,以自力更生、尽善尽美的踏实作风,以离休老干部最长寿命、人均最高寿命、长寿老人最多的骄人成果,位居同行前列。郝天华也以过硬的领导能力、一流的工作业绩和较高的威信赢得上级领导、老干部和员工的一致好评。做到了让公司放心,让老同志满意,为公司稳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老干部心中的“好所长”

郝所长之所以好,是大家都说他好。在当所长前,郝天华已经在干休所干了8年勤杂工的工作。在这8年时间里,他对老干部姓名、年龄一一记熟,军队退伍级别知识了如指掌,而且所里的各种杂事几乎全由他一人包干。他不仅要负责在干休所的食堂卖饭票,还必须每星期买一次粮;在机关粮店装车,每袋至少50斤,都是他自己扛面袋子装车运;买煤更是采购、搬运一条龙;每月51525号上午,雷打不动换液化气罐,收仓库、满瓶装车再送到屋里,连离休老干部家配备的20名工作人员户户送到位;为修电器、水电、擦窗户玻璃,小郝工具包里配的管钳、扳手、试电笔等一应俱全。由于技术活、体力活样样能干、肯干,老同志都称小郝是个“好同志”,他也因此得到老同志的一致认可。

1993年,郝天华由一名普通的勤杂工被干休所40多名老干部联名写信到东风高层,推荐做了所长,这年他才36岁。随后由于工作出色,他先后在19952006年被评为全国机械行业先进和全国老干部先进工作者,并被东风公司党委授予模范共产党员称号。

“自助式”家园设计师

东风汽车公司离职干部休养所始建于1981年,当时的二汽为干休所提供了最好的条件,配备了8辆进口高级轿车,但在建设资金方面仍有缺口,这没有难倒郝天华。干休所一半以上的花草设施都是郝天华自筹资金建设起来的。

刚开始时干休所小花园没有围墙,占地农户经常到花园池塘拎水浇粪,影响老干部生活。一两里长的围墙建造又需要12万元费用,预算根本没那么多钱。当务之急还是要先建围墙,怎么办?郝天华跟施工方签了个大胆合同,提出两个协议:(1)施工方贴钱先建。干休所同时向上级申请拨款。(2)如果拨款不足12万元,施工方有多少拿多少。如果拨款12万元以上,施工方最多只能拿走12万元。施工方相信郝天华的信誉,同意了这个方案,先将围墙建了起来。随后,拨款也陆续到账。花园围墙让这里成为一方净土。郝天华又感到小花园还缺点东西,想设计建造两个长廊,便想办法从车库出租租金中筹措出4万元资金,做到自筹资金,自给自足。

郝天华没有学过园艺知识,但他自己琢磨园林建造。小花园里茂盛的竹林群,当年细细矮矮、三三两两,现已枝繁叶茂、颇具规模,还有满池塘的睡莲,都与郝天华辛辛苦苦、东挪西借分不开。在几十年光阴里,干休所变成了老同志们遮风纳凉、观花赏木的温馨花园。

独辟蹊径,精心栽种“长寿果”

东风汽车公司离职干部休养所老同志平均年龄高达85岁,司局级老干部平均年龄达90岁,最高年龄的已经98岁了。2011年干休所还有12名刚刚迈入90高龄的老干部,其中10位作为十大寿星,郝天华把他们的挂花相框挂在了干休所保健室的墙上,激励其他老干部争当长寿老人。

提到干休所老干部的长寿,郝天华说“硬件三大保障、软件精神关怀”是诀窍。三大保障首先是医务室的医疗保障,干休所的医疗室有和干休所一样长的历史。来自总医院的医生护士换了很多茬。郝所长为他们配置好的工作环境,及时解决他们提出的要求,以保障他们做好老干部的医疗工作。专车接送的“生命线”保障;以园林化环境、24小时热水供应为特色的人性化细致生活服务环境保障。软件方面,医务室的设置为老干部急病急救、小病医治提供支持。出车是保障老干部生命安全的最重要生命线。每天24小时,一年365天,车辆随时待命。在派车制度中有一项原则,老干部用车与机关工作人员用车发生矛盾时,老干部优先的原则。老干部之间用车发生矛盾时,就医优先的原则。

另外,郝天华想到在干休所要给大家提供各种健身、文体活动设施,为老人提供锻炼方便。现在干休所室内有医务室、保健室、阅览室、乒乓球室,室外有小花园、门球场,人性化的服务设施非常到位。

在服务方面,郝天华增加了常态化的“小而多”的补充服务。比如重要文件上门宣读,搀扶活动“谁遇谁搀”。每天一逛,在花园散步。每周一聚,在保健室话聊等等

郝天华说:“为什么这里的老人长寿?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秘诀,就是长年24小时热水。”白天老人洗菜洗手,用温热水会大幅改善血液微循环,对健康长寿非常有好处。为了解决长期有热水供应,郝天华向上级提出一个两全的方案,只要一次投资20万元,为各家各户购买太阳能热水器,不仅保证当年不会超预算,还可保证今后每年不再投入,每年节约热水费用五六十万元。而太阳能热水器也能为老干部带来24小时热水,不降低生活质量。上级很快同意了他的方案。他又将热水器管道作了改进,将供热管道与太阳能热水器连接,在晚上房产处供热水时,顺便将太阳能热水器储满热水,防止第二天阴雨天,太阳能不能发挥作用。

从郝天华这里,我们看到他善于独辟蹊径、精心栽种“长寿果”。老干部长寿的原因和秘诀终于找到了!

以“大家”为家的“家长”

郝天华以无私的感情真心为老同志着想,切实维护老干部权益,关爱老同志,善于料理“家务”,建立起了“一家之长”的威信。

郝天华现在仍然住在干休所附近一所20世纪80年代建的老房子的一楼。但谁能想到在福利分房时期,他至少有三次机会可以搬到条件更好的高层住宅小区,但他都一次次婉言拒绝了。用他的话说,原因只有一个,这里离老同志近,工作起来方便。

郝天华善于维护老同志的合法权益,涉及老同志的利益问题,他总会据理力争,维护老干部权益,减轻老干部的生活压力。

2006年,房产部门维修改造干休所暖气,老房子前后弯绕的暖气管道比较多比较长,房产部门要求阀门后的管道维修都要自己掏钱。而这些阀门离老同志房子较远。这段如果算费用,对老干部不公平。郝天华就据理力争。为此房产部门成立专家组,通过考察论证后得出结论,郝所长的质疑是合理的。这确实属于公用部分的,老干部不应该掏钱。

2010年干休所经历了历年最大一次维修,重新铺房顶防雨层。要先将老房顶的防雨层铲去,重新上三层油两层加一隔热层共四层的房顶涂层。房地产公司要各户交钱,平摊每户要交两三万元。郝天华又为老干部说话了:“不对,你条例上没有说二楼的楼顶就不算公摊区域呀。这顶楼属公用部分,不应该由住户出钱。”在郝天华坚持下,房产部门将干休所所有房顶包括办公楼活动室、车库房顶都彻底大修了,也没再要老同志一分钱。

在干休所这个大家庭里,郝天华真心关爱老同志和员工。有时礼拜天或半夜郝天华把老同志送医院忙前忙后,精心照料,医生以为是老同志的亲儿子。2010年春节前,有位老同志生重病住院半年之久,出院时免疫功能下降,要严防感冒。而出院当天干休所正好停了暖气,室内温度低。郝天华就找到房产部门,希望能再提供几天暖气。从老总到班组长运行工都反复游说,上下做工作,终于打动他们,房产公司专门给整个干休所继续供暖气三天三夜。

2007年,一位老干部生病住院,子女不在身边,郝天华急忙送到医院,老人也没带保卡,他就自己先垫钱为老人买餐巾纸,买毛巾。郝天华走得急,身上也没带够钱,对医院说:“我把手表押这吧。你先治疗,后续我们给你交费。”老人抢救过来后语言不清,也没和子女说起此事。几个月后,老人还是去世了,郝天华自己垫了不少费用,却从未和他们家子女说起过。

出门在外,郝天华对老人的关心也是无微不至。一次,郝天华组织老干部坐火车去张家界旅游。因老干部分别坐在三个车厢中,他为了老同志安全,整夜来回巡视,一夜没有合眼。每当他带领老干部回到驻地,身上总是挂满了五六个旅行包,这也是为了减轻老干部的行李负担。

郝天华还是一个热心公益事业的人,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郝天华个人捐了2000多元,又从党员活动经费中挤出3万元,带动了干休所95%以上人员捐款捐物。其中有2名老干部捐款都达到1万元,就连4名临时工也积极捐款。郝天华在第二年又捐了一个月的工资3500元,作为“特殊党费”。

称职好管家,分外“后勤组长”

郝天华是个优秀的管理人员,条理清晰的“好管家”。他善于调度各种资源,不忽略任何细节,一旦发现哪里出了问题,他就会订出措施制度,着手去纠正。在他办公室里,挂着满墙的目视管理板。有干休所服务流程图、所长岗位责任制、党支部书记职责、服务员岗位责任制、环境管理制度、车辆管理制度、派车制度等,全部是他亲手制定的。

他的办公桌玻璃板下,七八年前的通讯录详尽、干净,表明以前的数据齐全精准。同时,他将更新的电话信息全部记在脑子里,干休所离休干部及家属的100多个电话,他记得清清楚楚。1号户主是谁、家里哪些人、什么级别干部、健康状况,甚至家里家具布置情况,他能滔滔不绝,随口说出。

郝天华人缘好,善于协调。26年来,他参与了离退休人员管理处开展的7届员工运动会,24次老年节。球赛、展览、演出,凡是千人以上的活动,他每次都参与,而且都承担着后勤保障组长的重任。联系车辆,和交通部门、医疗部门联络,安全保卫、人员场地、用水用电、饮食起居,都是郝天华组织安排。他制定的详细后勤工作方案材料在办公室有好几大摞。后勤组长是这位干休所长职责之外的“分外事”,但他照样认真做好,充分体现出一位所长的大局意识。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