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用情为老服务的带头人 ——记航天科技一院离退休工作部部长赵瑞

2016-12-30 14:43| 发布者: 小懿| 查看: 586| 评论: 0

    在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有这么一个人,他在为老服务的岗位上一干就是9个年头。9年前,他从被人羡慕的“热门岗位”调入了新成立的离退休工作部,毅然挑起了这个新生部门主管领导的重担,带领着团队开始“摸着石头过河”;9年后,他婉拒了上级调整他到效益不错的下属单位出任“一把手”的好意,微笑着再次坐回了那张堆满文件资料的办公桌前。他,就是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离退休工作部部长——赵瑞。

    提起赵瑞,航天离退休工作系统没有一个不竖大拇指的。在他的带领下,研究院的离退休工作蒸蒸日上,日趋完善和成熟,逐渐摸索出了一条具有研究院特色、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符合离退休人员需求的成功之路,受到了上级机关和院党委的肯定。

人行一世,总有所图;人事一职,总有所为

    赵瑞平时总爱说:“人活一辈子,总得图点什么。在其位,谋其政。我们要对得起每个月领的薪水,要对得起良心。”

    诚然,人活一世总会追求些什么,有的人追求显赫的权势,有的人追求富贵的奢侈,赵瑞追求的是履职尽责、问心无愧。

    担任离退休工作部长9年来,赵瑞正如他所说的一样,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在这个位置上安安静静地做着自己的工作。

    为了能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赵瑞悉心学习和研究中央关于离退休工作的文件精神和各项政策,努力探索做好离退休工作的方法和途径。从一个从未接触过离退休工作的“新手”,到一个精通各项离退休工作业务,熟练掌握全院离退休工作情况和离退休人员各项数据的“资深业内人士”,不仅仅要归功于一个又一个挑灯夜读的夜晚,更要归功于他对于做好本职工作的坚持和毅力。

    9年来,为了更好地落实研究院党委对全院离退休工作的指示精神,赵瑞认真思考新时期做好离退休工作的新形式、新方法,认真总结离退休工作经验,不断研究、探讨和创新。在他的倡导和推动下,研究院先后建立起了离退休人员党员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学习机制,离退休人员党员联系群众长效机制,离退休人员的文体活动保障机制,困难离退休人员帮扶机制,离退休人员信访办理情况快速反馈机制,离退休人员先进典型宣传机制,为离退休人员办实事保障机制,离退休党支部书记和专职离退休工作人员培训、考评机制,离退休人员党建工作交流机制,党委研究离退休工作的决策机制等10余种工作机制;确立了“双服务、双管理、双和谐、双增长”的离退休工作方针,并建立了工作方针落实机制。赵瑞提出的重要意见,先后被写入了数十个文件中,对推动研究院离退休工作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赵瑞作为离退休工作部的一把手,还把指导全院离退休工作和保持全院离退休队伍的稳定作为一件大事来抓。研究院离退休工作每年都会涌现出不同的新思路、新亮点,多次被航天系评为离退休工作先进单位。他也多次代表研究院,在航天系统介绍离退休工作经验。

    2009年开始,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在研究院党委和领导的亲切关怀下,投资近2个亿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老年活动中心开工建设。在基础建设和后期装修过程中,赵瑞更是风里来、雨里去,废寝忘食地奔波在建筑工地。

    为了确保中心的施工顺利进行,保证活动中心的顺利使用,他无论大事小情,坚持亲自过问、检查;为了使老年活动中心能够适应新形势下离退休人员的需求,他亲自带队到全国各地先进的离退休人员活动中心参观学习,借鉴经验;为了使活动中心的各项花费实现性价比最优,他严把采购关,坚持货比三家,反复比较……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在赵瑞努力下,在研究院大力支持下,老年活动中心的投资终于收到了理想的回报,这回报不仅仅是那幢挺拔耸立的大楼,也不仅仅是楼中一流的设施、现代化的配备,还有更多离退休人员的啧啧称赞、兄弟单位的羡慕和赞叹,以及各级领导的肯定和好评。

    2011年,活动中心顺利投入使用,赵瑞也整个累瘦了一圈。中心启用剪彩仪式上,赵瑞因连续半年没有休过双休日、没有按时下过班的疲惫一扫而光,在拔地而起、气势宏大的活动中心大楼前,他显得神采奕奕。

一心一意,为老服务;  一腔深情,心系员工

    身为离退休工作部门的主管领导,赵瑞时刻心系离退休人员。逢年过节,他必要亲自带领工作人员走访慰问;了解到离退休人员有什么困难和问题,他必要亲自过问,时刻关心解决进度;每年年底,他必要征求离退休人员对离退休工作的意见,倾听他们的呼声,接受他们的监督。

    他常说,老同志的问题无小事,我们一定要带着深厚的感情接待老同志,要满腔热情地为老同志排忧解难,对于他们的实际困难,给予尽可能的关心和照顾。

    他还说,当前,在个人健康、子女下岗、家庭生活方面的困难,更多地表现在、存在于离退休人员之中,我们就是离退休人员的代言人,有责任、有义务帮助他们。

    话如是说,做法亦如是。有多少老同志曾经在路上搭过他的便车、接受过他的各种帮助,又有多少次他不管严寒酷暑、风雪雷电,到老同志家里或医院慰问、探望,简直数不胜数。唯一清楚的就是,当提起“赵瑞”这个名字的时候,太多的老同志都会肯定地说出“心善、好人、办实事,我们信得过他!”

    正是因为有了他对离退休老同志的一片深情,所以,当组织为他安排了一个大家眼中的“实惠”位置时,他还是婉言谢绝了。他的原因很朴实——自己已经50多岁了,在新的岗位上很难有什么大作为了;在离退休工作部这么多年,有了感情,看着研究院的离退休工作在自己的努力下,一步一步向前推进,充满了成就感和幸福。而且,很多老同志都已经成为了他的旧识好友,感情非常好。

    丰富的人生经历、长期的工作经验,使赵瑞有着深厚的政治理论水平和领导管理能力。他工作认真,对员工高标准、严要求,尤其是对部门下发的文件和撰写的文字材料更是精益求精,字斟句酌,反复推敲,严格把关。他常常告诫同志们说,我们下发的文件不仅反映的是一个部门的水平,更是代表了院的水平。他大胆启用年轻同志,给他们充分的锻炼机会,敢于压担子,让年轻同志放手去写、去干。在他的严格要求和督促下,离退休工作部的文件和文字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每次召开离退休老同志参加的重要会议,赵瑞总是细致入微地精心准备发言材料。他的每次讲话,都经过反复推敲,几易其稿。他说,我面对的是有着丰富政治经验和人生体验的老同志,所以我的讲话必须要经得起他们的检验。正是因为有了如此认知和做法,他每次讲话,都是言之有物、条理清楚、实在到位、语言生动,老同志们都非常爱听。

    严格要求是一方面,平易近人又是另一方面。赵瑞为人细心和蔼,对待员工诚信、体贴,能够设身处地地为员工去考虑,大家都非常愿意和他交朋友,把他视为自己的家人、长辈般看待。对于员工在生活中的问题,他想方设法地帮助解决或者提供解决方法;对于员工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赵瑞总会非常耐心地指出问题的原因和症结所在,引导员工找出解决方式,做到让人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将组织的关心和爱护带给每一位员工。

    回首过去的那些日子,多少次,赵瑞在办公室拉着老同志的手,与他们促膝长谈,直到老同志脸上的怒意化成满意的笑容;多少次,赵瑞不辞劳苦地奔波在建筑工地和采购的路上,连建筑工人们都不住感慨:“这上下六楼的速度,我们二三十岁的大小伙子都跟不上,哪像50多岁的领导”;多少次,办公楼里的灯都黑了,只有赵瑞同志的窗口还是一片明亮,那些下班前呈报的材料,总会在第二天上班的第一时间出现在呈报员工的桌上,材料上,他的批改清晰、工整、详细;多少次,老同志紧紧拉着他的手,言辞间充满感激和谢意,饱经沧桑的面孔上布满泪水,让现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

    几度春秋冬夏的轮回,赵瑞在离退休工作战线上日复一日、不辞辛劳地工作着。在他看来,对他的努力和付出最好的回报就是老同志的一声“谢谢”,就是手下员工的一点进步。在他看来,他做的这些事情,都是职责之内的事情,没有什么。但是能够把职责之内的每一件事情,都以同样认真的态度和严格的要求去对待和完成,这却是常人难以达到的;这期间的心血和付出,更是常人所难以想象的。赵瑞享受着这个过程,并且乐在其中,因为,他已经爱上了为老服务所带来的温情和成就。

    当研究院的离退休工作日益进步之时,当离退休人员的服务管理工作日益成熟之时,赵瑞也获得了上级领导和广大离退休人员的普遍认可,被大家誉为新形势下用心用情为老服务的带头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