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秀丽的麻大湖畔,汉代孝子董永故里——博兴县,这个素以尊老敬老远近闻名的新兴城市,近几年的老干部、老龄事业更是得到了长足发展。说起这些,人们都会自然而然地提起一个人,他就是博兴县委老干部局局长盖健。 2000年10月,盖健从县委下派办公室调到老干部局,他深深知道自己身上的担子有多重,但是军人出身的他,凭着立说立行、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凭着对事业的满腔热情,在短短几年时间内,便使全县的老干部工作跻身于全市乃至全省的先进行列。 一、“大家的思想感情和工作作风,要调整到让老干部感到‘热乎乎’的程度上;工作标杆要定到对老干部有爱心、有耐心,把服务做得让老干部称心上” 上任之初,工作千头万绪,一切都要从头学起。为了尽快进入角色,他首先从老干部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学起。他让办公室的同志们搜集了一大摞学习资料,白天挤出时间学,晚上安下心来学。凭着一种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没多久,他便由原来的“门外汉”变成了“政策通”。 通过认真学习和深入调研,他认识到,老干部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既涉及老干部的切身利益,又事关稳定的大局。基于这一认识,他提出了“以人为本,抓好老干部工作”的理念,要求老干部工作岗位上的全体同志,不仅要把上级对老干部的政策一一落到实处,而且要把党对老干部的关怀和爱护通过细致的工作,送到他们的心坎上。在具体工作中他带头示范,对老干部来之则迎,走之则送,“一声问候、一把椅子、一杯热茶、一个合适的答复”的“四个一”工作法,使离休干部感到老干部局就是他们的家。 为形成“党委政府支持、部门配合、社会协助”的工作格局,他积极主动地向县里主要领导汇报和请示工作,使老干部工作与其他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在他的争取下,县委定期召开老干部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和县老干部咨询团征求意见会,并建立了在职县级领导干部联系老干部等制度。在他的积极协调下,县人大、法院、司法局主动配合老干部局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老年法规宣传活动,无偿为老干部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县文体局、教育局、卫生局、县医院等单位,在开展好老干部文体娱乐活动、健康查体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协助;县委组织部为老年大学购买了VCD机和老年课堂影碟;县里多家企业免费为老年大学印刷教材1000本,价值2万多元,无偿为老年大学提供车辆燃油,并连续多年捐款捐物,赞助全县的老干部活动。几年来,除县财政正常拨付的经费外,社会各界每年的捐赠均达到25万元以上,形成了全县各级党组织和社会各界重视老干部工作,参与老干部事业的良好局面,“六个老有”在全县得到了全面落实。 二、“老干部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没有老同志的艰苦创业,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像对待自己的亲人那样对待老同志,为老同志排忧解难” 这是盖健满含深情说的一句话。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为抓好老干部各项生活待遇的落实,他把完善离休干部“三个机制”作为重中之重。为不折不扣地将老干部政策落到实处,保证离休干部离休费的按时足额发放和医药费实报实销,他积极做好各方面的工作,与财政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卫生局等部门组成联合调研组,就部分困难企业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离休干部医药费报销难的问题进行专题调查研究,多次向县委书记办公会、常委会汇报,先后制定了《全县离休干部医药费保障办法》、《关于落实离休干部离休费、医药费及财政保障工作的意见》、《关于离休人员医疗待遇管理的意见》等文件,从根本上解决了离休干部医药费拖欠问题。 在落实老干部政治待遇方面,盖健积极争取领导的支持,每年春节前夕,都要召开420多名副科级以上离退休干部参加的“老干部迎春茶话会”,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使离退休干部充分感受到了党委、政府的关怀和温暖。他非常注重党组织阵地建设,建起了老干部党总支2个,党支部53个,党小组176个,使1632名离退休党员有“家”可依,改制和破产企业的离休干部与其他单位一样通过党组织阅读文件、参观考察、参加重大活动和重要会议。 他要求各级分管和从事老干部工作的同志高度重视老干部信访工作。全局上下26名工作人员每人联系5名离休干部,每季度必须到离休干部家中走访一次,倾听老干部的意见和要求,及时帮助他们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和各种实际困难。2001年,纯化镇张家村离休老干部尹开诚因子女干涉其再婚而产生了法律纠纷。盖健马上与县法院取得联系,又请求县司法局律师事务所的法律援助,为其聘请了律师,帮助其起诉到法院,使这一案件很快得到了公正裁决。几年来,经他亲自接待老干部来信来访近百人次,全部做到了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老干部虽已退下来,但他们仍时刻关心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为此,盖健每年都积极争取资金,组织县老干部咨询团赴西安、海南、韶山等地参观考察,亲自撰写了《只有思想大解放,才能促进大发展》的考察报告。为充分展示老干部与时俱进、健康向上、积极奉献的精神风貌和老有所为的形象,他协调当地电视台、报纸、政府和党建网站,大力培养和挖掘老干部老有所为的先进典型,广泛宣传他们退岗不褪色、续写人生辉煌的事迹。在他的引导和鼓励下,许多退下来的老干部积极参与经济建设,部分已经拥有自己的产业;还有许多老干部多年坚持为社区义务服务,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教育,坚持参加捐款助学扶贫等活动,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三、“无论在什么地方工作,都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都要有所创新,有创新才有活力,老干部工作也不例外” 盖健到老干部局工作之初,老干部活动中心周围杂草丛生,既影响市容,又不利于老干部活动,如何使其成为老干部心驰神往的“家”,成为摆在他面前的一个首要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思考,他深深认识到:活动中心的主体工作就是活动,有活动才能人气旺、牌子亮。为此,他带领老干部活动中心全体工作人员,确立了以活动为载体,激发活力的工作思路。活动中心制定了详细的活动计划,修订完善了《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工作人员绩效考核办法》等制度,将每一项任务量化到人,努力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水平。目前,博兴老干部活动中心建起了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主体楼1座,面积达到1500多平方米,内设10多个活动室。全县范围内的老年人门球、太极拳(剑)、老年舞蹈、钓鱼、象棋比赛和书画展等活动,每年都要举办20多项次,参加活动的老同志达1万多人次。县老年人门球队先后获得“全国巾帼门球赛优胜奖”、“全国老年大学门球赛第二名”、“全国门球锦标赛第五名”、“秦皇岛国际门球邀请赛第五名”、“全省老年门球赛第一名”等荣誉,使老干部们深受鼓舞和激励。 为提高老干部活动的整体水平,2001年,盖健又提出了开发沿街房、振兴县老年大学的设想。他带领老年大学一班人,坚持高标准、高起点,认真策划,精心建设。县委、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在新楼建设上给予了政策照顾。老年大学教学楼面积2500平方米,可容纳400余人同时上课。最初,不少老干部只是抱着“凑个热闹”的心态来参加学习,但是当他们走进宽敞明亮的教室,面对久违了的老师、黑板、书桌和课本时,一时百感交集,都称“又找回了当年在学校时的感觉”。目前,县老年大学设有13个专业、21个班次,在校人数达到1300多人,2005年通过了省级规范化老年大学的验收。 四、“我们共产党的干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了根本、忘了群众,任何时候都要廉洁从政、执政为民” 盖健常对人说:“我们是做老干部工作的,要心里装着老干部。”在从事老干部工作近五年的时间里,他坚持“四个必访”,即老干部病重住院必访、家庭不和必访、天灾人祸必访、特殊困难必访,老干部病故必去送葬,带着感情与老干部交流,真心真意为老干部解决实际困难,并多次用自己的工资帮助有特殊困难的老干部。 在工作上他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别人都非常严格,然而在生活中却非常随和。同他接触多的同志都说他平易近人,富有人情。繁忙的工作和高度的责任心,使他没有更多的时间照顾他的家庭,五年来,他几乎没有歇过一个星期天和节假日。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他担任老干部局局长、老龄委副主任期间,全县的老干和老龄工作都取得了很大成绩,荣获“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县”、“全省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全省离退休干部宣传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他个人也被授予“全省敬老模范”荣誉称号,2003年被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部局、省人事厅记二等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