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勤恳恳 任劳任怨 做老干部的贴心人 ——记山东省莱芜市老干部活动中心主任、党支部书记李乃兴

2016-12-30 14:32|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782| 评论: 0


  在当年揭开解放战争序幕的莱芜战役故土上,老干部活动中心在全莱芜市可以说家喻户晓。“老人活动到中心,住宿吃饭到中心”,已经成了莱芜人的口头禅。创造这个奇迹的就是莱芜市老干部活动中心主任李乃兴。
  李乃兴从事老干部工作已有18年。18年的磨炼,使他对老干部产生了特殊的感情。他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全心全意为老干部服务,悉心关照着每一位离退休干部,被老干部们亲切地称为老干部的贴心人。
  一、“老干部活动中心的事就像他家的事一样”
  爱是人类最美好的一种情感。纪伯伦说:“爱不仅使爱者尊严高贵,而且使被爱者尊严高贵。”是啊,当我们经历爱、体验爱、心中涌动着爱时,心便会因为爱而博大、而广阔、而温柔。
  李乃兴深深地知道,离休干部这支队伍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是共和国革命和建设的功臣,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从事老干部工作第一天起,他就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把全部的爱献给了老干部。
    设施是服务老干部的硬件,没有必要的设施,服务老干部就成为一句空话。2002年春节刚过,已经在老干部活动中心工作了十几年的李乃兴正式担起了老干部活动中心的当家人。看到已经老化的服务设施和寥寥无几的顾客,他心急如焚,经过多方考察,通过和组织部、老干部局领导多次研究,他作出了大规模改造服务设施的决定。没有资金,他找上级领导给予支持,投亲靠友跑银行贷款,实在凑不齐了,他就组织职工集资,自己带头把家里的积蓄全部拿了出来。总投资600多万元,对中心客房楼、餐厅、活动室、老年大学教室等进行了全面改造,并配备了较先进的设施。此后,又新建了假山、凉亭,改造了门球场等。
    老干部活动中心的事就像他家的事一样。李乃兴常说:“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该花的钱必须花,但该省的钱也必须省,能自己干的就自己干。” 李乃兴带领职工精打细算,实干苦干。在中心设施改造时,他们把拆卸下来的旧管材、旧角铁等进行回收利用,自己动手焊接了餐厅操作间、路灯、草皮灯和老干部健身器材等。在工程施工中,有关水、电、暖等方面的设施都是他们自己设计、安装、调试。为了赶进度,他带领职工把施工单位的收尾工作揽下来,自己打扫卫生,自己铺地毯,中午每人两个馒头就着咸菜吃了继续干。他们常年开展义务劳动,先后新建和改造了垃圾池、喷水池、洗衣房和凉亭假山等,完成各类工程20多项,累计节约资金30多万元。老干部竖起大拇指说:“活动中心这帮人,随便拉出一个,就能顶个‘二级工’!”
    为节省餐饮成本,2005年10月,中心开始筹建食品加工厂。李乃兴几乎天天靠在工地上,手上磨起了泡,脸晒黑了,一个星期回不了一次家,吃在工地上,睡在简易棚里。家中还有70多岁的老母亲,有几个月没见面了,见了面以后,母亲看到自己的儿子脸又黑又瘦,心疼得流出了泪水,好久没有说出话来。就这样,他们仅用了60天的时间就建起了一处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的标准化食品加工厂。整个加工厂也都是李乃兴自己设计,有许多工程都是他带领职工义务劳动完成的。有位建筑公司经理说:“你这个加工厂,至少省下了10万元。”据不完全统计,为了节省资金,近年来,活动中心通过组织义务劳动,每年节约资金10多万元。
  二、“儿女都想不到的事他却想到了”
  李乃兴视老干部为亲人,把老干部活动中心真正建成了老干部之家,把中心的每一位职工都培养成了老干部的贴心人。
  为使推出的服务项目真正适合老干部的“口味”,李乃兴和中心的其他同志动了一番脑筋。他们通过向老干部发放征求意见表、走访老干部、与老干部座谈交流等形式,广泛征求老干部的意见和建议。针对老干部普遍反映的理发难、活动难、老朋友见面难等问题,他们制定了为老干部办实事的方案。2002年4月,市委老干部局转发了老干部活动中心为老干部办实事项目的通知,向全市广大老干部作出郑重承诺:每月为市直单位离休干部义务理发一次;老人节期间,免费为全市离休干部提供一次自助餐,并赠送一份精美的纪念品;老干部早餐一律优惠;中秋节,为干休所全体老干部及遗属赠送月饼等。
    好事做一次不难,难的是坚持做下去。为老干部义务理发,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小事。但是,如果服务不周到,坚持不下去,就有可能适得其反。李乃兴和他的同事们从细微处入手,从点滴做起,把实事办实,把好事办好。他们选择离休干部居住相对比较集中的三处干休所和市直机关三处生活区作为服务点;为确保服务质量,他们专门选派责任心强、政治素质高、技术过硬的理发师,并安排一名副主任带队,组成义务服务队;为确保各服务点每个离休干部都能够按时理发,他们在每次理发前排出服务时间表,并提前张贴出来,或是印发给老干部。义务服务队的同志还逐个记录下离休干部的姓名和家庭电话,如发现有的没来理发,就打电话问询情况。对于常年卧病在床和有事误了理发的,他们就约定时间,主动上门服务。
    小事暖人心,件件做到了老干部们的心坎上。真诚的服务,深深地打动了广大老干部。老干部王树国看到工作人员很辛苦,特意到市场上买来西瓜,让工作人员解渴。老干部王炳连每次理发都带上自己的茶具和好茶叶,让工作人员喝水。许多老干部说:“为老同志理发这种事,儿女都不一定能想到,乃兴却想到了,并且坚持得很好,活动中心真不愧是我们老同志的家!”据统计,自2002年4月以来,中心已累计为离休干部义务理发6000多人次。
  三、“金秋再相聚,回报老干部”
  李乃兴抓老干部服务工作不仅求细,而且不断创新。为了给老干部提供一个老友团聚、交流感情的机会,在市委老干部局的指导下,中心自2002年开始,每年都坚持开展一次“金秋再相聚,回报老干部”主题活动。活动期间,他们向老干部通报全市老干部工作情况,组织观看反映全市经济建设新成就的录像片,并征求老干部的意见和建议,向老干部赠送纪念品。老干部们聚在一起,打扑克,下象棋,交流书法技艺,畅谈大好形势。独具匠心的形式,体贴入微的服务,使老干部深受感动。为了让每位老干部都能有到家的感觉,李乃兴都是亲自提前制定详细接待方案,有中式烹调师职称的他,每次都亲自动手为老干部做几道拿手好菜。
  “金秋再相聚、回报老干部”活动已举办四届,服务项目也不断增加。从2004年开始,除为老干部免费提供自助餐、赠送纪念品以外,还请市医院的专家、教授为老干部提供健康查体、咨询等服务。
  四、“创收是为了给老干部更好的服务”
  老干部活动中心的创收工作搞得好,在莱芜乃至全省也很出名。李乃兴说:“搞创收,其实并不是我们的初衷,说到底,创收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给老干部更好地服务。”在李乃兴的带领下,中心坚持面向社会,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成功探索出了一条“利用设施搞创收,搞好创收促服务”的发展路子,成为全省老干部工作的一大亮点。
    在服务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老干部活动中心大胆创新,打破了坐门等客的经营方式,专门成立客源攻关小组,坚持薄利多销的营销战略,多年来,中心一直实行全市最低价经营。1996年初,在莱芜第一家上了自助餐项目,价格便宜(每份15元),花色品种多(80多个品种),并不断翻新,开业以来,天天顾客盈门。为把老干部活动中心这块“蛋糕”做大做强,创出品牌,他们在搞好传统经营项目的基础上,于2005年10月投资100多万元建造了一处食品加工厂,生产香肠、骨泥系列产品,并为这些食品申请注册了“老干”牌商标。经营领域的拓宽使经济效益逐年递增。2003年,完成经营额880万元,实现利税124万元;2004年,完成经营额1003.69 万元,实现利税140.45万元;2005年,完成经营额1083.16 万元,实现利税143.73万元。
  创收,有力地增强了为老干部服务的后劲。“过去服务老干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李乃兴深有感触地说,“自开始创收以来,中心每年都从收入中拿出部分资金投入到老干部活动及配套设施建设上,过去因资金所限,想开展而不敢开展的项目,现在也能开展了。”十几年来,老干部活动中心先后分期分批组织了1000多名老干部来中心疗养。每年的春节、老人节、“七一”等重大传统节日,中心都举办联欢会、座谈会等。根据老同志的兴趣爱好和身体状况,经常举办全市老干部运动会和菊花、书画、根雕展等。
  李乃兴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同志们的赞扬和老干部的信任。活动中心先后获得“省级卫生先进单位”、“省级食品卫生先进单位”、“省级青年文明岗”等荣誉称号,他个人也多次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服务基层“双十佳”、“老干部先进工作者”,2003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优秀领导干部”。
  李乃兴热爱老干部工作,为老干部服务苦而无怨,累而无悔,以自己谦虚谨慎、热情厚道的人品带出了一支热爱老干部工作、热心为老干部服务的队伍。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