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牛无私作奉献 不用扬鞭自奋蹄 ——记福建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组织部职工刘小昭

2016-12-30 14:28|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380| 评论: 0


  刘小昭虽然快到退休年龄,但他丝毫没有放松学习和工作,始终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学习刻苦,工作勤奋,任劳任怨,富有爱心,深受老同志的信任和爱戴。他本人多次被评为该院“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2004年被福建省人事厅授予“全省优秀工勤人员”荣誉称号。
  一、“老黄牛”的品格
  有一次刘小昭出差在外,恰逢几天暴雨不断,不少地方山洪暴发,公路坍塌。刘小昭家的电话响个不停,他爱人不断接到离退休老同志及同事们打来的电话,询问刘小昭的情况,关心他的安全,直到他平安归来。一个普通的老干部工作人员,为什么能得到大家如此的关爱呢?这是与他平时的工作和为人密不可分的。刘小昭嘴边经常挂着一句话:“我姓刘,我属牛,我最欣赏牛,因为牛勤劳忠厚、讲求奉献,吃的是草,挤的是奶”。这句话成了他工作的真实写照。他既为老同志开好车,又为老同志办好每一件事。他对每一笔老干部经费开支都账目清楚,补贴给老同志的每一笔费用都一分不差,就连老同志每个月的工资条都一一送到老同志手中。他还特意备了一把小木凳放在车上方便老同志上下车。这种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全体离退休老同志的交口称赞:“只要是小刘办的事情,我们一百个放心。”刘小昭正确对待个人得失,坚持在老干部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他1986年担任车队队长,1996年任总务处长助理,1997年被选为院纪委委员,1998年由于工作需要,他被调到院组织部离退休干部管理科。对此,他从无怨言,一如既往地干好本职工作,被全院教职工誉为“老黄牛”。
  二、老同志的“110”
  刘小昭接送老同志去医院看病或开会学习,那是经常的事,老同志亲切地称他为“110”。虽然他的腿曾严重骨折,落下病根,但每次他都亲自为老同志排队挂号、取药,搀扶他们上下楼梯,无微不至,风雨无阻,随叫随到。半夜时分,带老同志看急诊也是这样。尤其在非典期间,大家都害怕往医院跑,总担心感染上非典,可他却一如既往地奔波于老同志的家与医院之间。
  刘小昭特别重视老同志的临终关怀工作。一些老同志即将走完生命的历程,他便会想方设法使患者在余下的时间里获得尽可能好的生活质量。他参与对症治疗、家庭护理、缓解症状、控制疼痛、减轻或消除病人的心理负担和稳定情绪等各个环节。在老同志弥留之际,他总能陪伴在身边,尽量给予老人精神上的安慰和照料,使他们无痛苦地度过人生最后时刻。老人的善后工作,他总是亲力亲为,忙前忙后。
  三、对老同志动之以情
  刘小昭工作起来总能事无巨细,举轻若重,无微不至,真正把“老干部工作无小事”体现在行动上。2005年,省委老干部局组织金婚老人拍摄金婚纪念照,该院三对金婚老人在刘小昭的陪同下也到了拍照现场,但其中一位老人却“临时动意”不拍了。原因是这位老同志认为礼服太鲜艳,有些难为情,又担心子女们笑话。刘小昭觉得这是难得的机会,精美的服装、精湛的拍摄技术,加上金婚本身的意义,不容错过。于是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极力劝说,告诉老人这是时尚潮流,机会难得,拍摄出来的效果一定很棒、很帅气、很精神,子女在身边也一定会支持并为之感到高兴的。经过他苦口婆心的劝说,最后这对老人终于欣然穿上金婚礼服,微笑地面对摄影师的镜头。
  2005年暑期,该院组织离休老同志到鼓岭度假。可惜天公不作美,持续的干旱造成招待所停水,这时刘小昭的第一念头就是必须保证老人们的清洁、健康,不能给他们的生活造成不便,不能让他们感到扫兴。于是他买来脸盆、水桶,顶着酷暑到几十米外的水源处接水,然后一桶桶、一盆盆提到老人们面前。
  每逢离休干部过生日,刘小昭负责采购生日蛋糕与鲜花。为能让老人的生日过得更加愉快、完美,刘小昭在生日蛋糕的定制、鲜花的选购上都特别精心考究。比如在蛋糕上制作松、鹤、寿星等图案祝福长寿,购买鲜花时挑选一些剑兰寓意健康等等。一位离休老同志,特别喜爱菊花,在她生日那天,刘小昭精心准备了一大束金黄色的菊花献上,让她惊喜、感动不已。刘小昭经常说:“每当这些老人过生日,感觉就好像是自己的父母过生日一样。离休干部将自己的宝贵年华献给了党和国家,献给了学院的建设发展,对待他们,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尽心尽力呢?”
  有位离休老同志身体较差,长期重病缠身,情绪一直比较低落。刘小昭了解到他对书画很感兴趣,于是常常到他家聆听他对书画的感悟,与他交流心得。老人每次都滔滔不绝,很开心、很自信,也显得乐观了很多,总是舍不得让刘小昭离开。
  四、让老同志快乐每一天
  刘小昭常说,我们要让老同志的晚年生活能过得幸福,能够快乐每一天。因此,他总是想方设法提高老同志的生活质量。他带老同志外出参观,领略祖国大好河山,体验改革建设的累累硕果;他组织老同志开展游园活动和其他活动,让老同志在活动中感到开心、健康、快乐。他组织的每一次老干部活动,都充分注意到老同志的参与性、娱乐性和简易性,使活动更符合老同志的特点。
  刘小昭精心组织策划了“快乐每一天”系列活动,根据老同志兴趣爱好的不同,先将他们分成若干兴趣小组,然后分别组织他们开展各种有声有色的活动,如烹饪、歌舞、小制作等等,老同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生活健康、快乐又充实。刘小昭牵头主办了老同志自己的刊物——《快乐每一天》,从征集稿件到编排打印,都由他亲自操作,刊物内容包含“寻找快乐”、“快乐生活”、“快乐心境”、“开心一刻”、“健康保健”等,处处体现“快乐”这个主题,深受老同志的欢迎。
  五、勤于学习,善于学习
  刘小昭在学院有个美誉,大家称他是“工人理论家”。这与他平时的刻苦学习是分不开的。刘小昭常说,“要勤于学习,还要善于学习,要从众多信息当中分析实质,理清关系”。老干部工作是政策性很强的工作,为落实好老同志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刘小昭认真学习老干部政策文件汇编,仔细搜索报刊书籍中有关老同志的信息资料,做到政策一出台,就能予以贯彻落实,切实保障老同志的各项权益。刘小昭拿的是工勤人员工资,做的是干部工作。为了提高素质,弥补不足,他勤奋学习。在出车之余、茶余饭后,他常拿出随身携带的书本和笔记读一读,记一记,还常与其他同志交流,谈古论今,切磋心得,或谆谆教导年轻的同志,教他们为人处事。他所完成的读书笔记,已有厚厚的几大本。他还利用业余时间刻苦学习电脑知识。他常说:“能熟练操作电脑,就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否则就要成为新时代的文盲。”虽然起步晚,基础差,但通过努力,现在刘小昭已经能较熟练地操作电脑并用于老干部工作中。在他的电脑里面,储存了一套系统、有序的老干部信息库。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