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宗旨 勇于实践 真心服务 ——记浙江中医药大学离退休工作处处长林日东

2016-12-30 14:10|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388| 评论: 0


  林日东1974年参加工作,1973年入党,1986年从部队转业到浙江中医学院(浙江中医药大学前身)老干部科,现任离退休工作处处长。他21年如一日,立足本职,努力探索,无私奉献,辛勤工作,使老干部工作常做常新,得到了离退休干部的好评和上级的充分肯定。多次被学校评为“先进工作者”,1998年、2001年连续两次被评为全省“先进老干部工作者”。

    一、真心全意奉献,使老干部老有所依
    爱心至上,孝心无界。21年来,林日东始终如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对待老同志,真心全意为老同志奉献自己。他急老同志之所急,想老同志之所想,老同志有困难,他有求必应,如同子女对待老人,热诚细致,使老同志感到老有所依。离休干部陶涛长期患病,子女又忙于事业,无法在身边照顾。有一次急病需送医院,一时无法找到车,林日东就自己用三轮车拉着这位老同志去医院,还背着到门诊三楼就诊。事后,这位老同志在得知林日东的膝关节在部队时曾经受过伤,他是拖着负伤的病腿背送她就医时,感激的热泪夺眶而出。她在弥留之际,留下的唯一遗嘱就是要爱人带子女去感谢林日东。
  退休老同志顾启欧终身无子女,唯一的侄儿又远在山东,因突发急病被送入医院急救。一得到消息,林日东立即和工作处的同志赶到了医院。在抢救过程中,他一直陪伴在这位老同志身边。老同志去世后,林日东为他穿寿衣,直至送入太平间。处理完老同志后事已是晚上8点多,他已八个多钟头滴水未进。当医护人员得知他是离退休工作处处长,并非老人亲生儿子时,在场的医护人员无不为之动容,医院的副院长亲自买来了晚饭,送给林日东。当老同志远方的侄儿赶到得知此情时,感激得连忙下跪连磕了三个头,并激动地表示感谢学校党组织,感谢党培养的好干部。
  林日东对老同志情况非常了解,工作十分细致,坚持做到大事注意、小事留心、遇事心中有底。他要求全处工作人员对离退休老同志的家庭、子女、身体情况都要了解掌握,做到心中有数。每位工作人员基本上都知道重点人员谁会在什么季节易患病,谁什么时候应到医院检查等等。如有一次,学校原党委书记(离休干部)未来参加组织生活,林日东及时地打电话问候,当听到老书记的声音有些异常,马上判断出老书记很可能是心脏病又犯了。他立即带人员派车会同医务人员赶到老书记的家里,发现老书记已倒在地上,处于昏迷状态。当送到浙江医院时,医生说如果晚半小时就无法抢救了。老书记清醒后感激地说,“你们是第三次挽救了我的生命了,你们比子女还好!”类似情况还有很多。经常见到因抢救及时而健在的老同志,躺在病床上,每逢来人探视,首先问的是“林日东来了吗”。

    二、勇于探索实践,使老干部老有所为
  熟悉林日东的人说:“林日东是个‘不安分’的人,到时候会想出个新点子;而且很执著,他决定要做的事情,哪怕再苦再累,也要做到。”根据学校离退休老同志中中医专家多、层次高以及临床门诊经验丰富的特点,林日东提出要创建一个载体,利用好这些宝贵的资源,继续发挥老干部作用。从此,林日东历尽艰辛,开始不断探索实践。1992年,他带领老干部创办了咨询公司,开展医疗科技咨询服务。1998年,林日东又带领离退休工作处全体同志开办了中医专家门诊。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医专家教授相继退下来,原来的中医专家门诊显得太小,2001年林日东带着离退休处同志又开办了“浙江中医学院第二门诊部”。他们积极向领导争取支持,寻找场地,到有关部门办理手续,他们风里来雨里去,忙得不分白天黑夜。有一次,他和处里一位同志骑着自行车,到望江门看场地,半路上突然下起倾盆大雨,他们俩全身湿透了,淋得像个“落汤鸡”。令他们记忆犹新的是,在开诊的前一天晚上,林日东等几位同志为了准备医生介绍材料,忙到凌晨两点。其中有一位同志所在社区的门已经关了,他只好回办公室过夜。
  林日东在做好日常老干部工作的同时,重视做好对第二门诊部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注意抓医疗和药品质量,服务好医生和病人。在全体50多位老中医专家和全体工作人员的努力下,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二门诊部的创办,一方面使离退休老同志老有所为,服务社会,又使他们看到了自身的价值。据统计到2005年底就诊患者达20万余人次,营业额累计突破3600万元,所得收益捐助给学校贫困学生助学基金共计30000元。另一方面又为改善老同志福利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累计为学校老同志提供各类辅助性福利达到380余万元。
  在2003年非典特殊时期,第二门诊部严格遵守省委、校党委指示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难,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保证每天上万包预防药物的配制。在药材进价上涨的情况下, 第二门诊部决定坚持非典预防药物不涨价。这一决定虽然使第二门诊部在经济上蒙受了5万元左右的损失,但是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另外,第二门诊部还为第一线医务人员捐款了5000元人民币,支持抗击非典工作。

    三、积极创造条件,使老干部老有所乐
    林日东非常重视老干部的精神需求,想方设法创造条件来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使老干部真正做到老有所乐。多年来,他克服重重困难,投入大量精力,筹建了设施齐全的老干部活动室,并根据老同志健康、年龄、兴趣爱好等特点,相继成立了钓鱼、交谊舞、歌咏、书法、桥牌等兴趣活动小组,为老同志的娱乐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和载体。2003年,在林日东的努力下,离退休工作处购买了7台电脑,开设了电脑房,举办了老同志电脑培训班。三年来,共举办了4期电脑培训班,76位老同志参加了学习培训。通过学习,许多老同志掌握了一定的电脑网络技能,激发了积极性,活跃了思维,丰富了精神生活。丰富多彩、有益健康的文娱活动,使老同志陶冶了情操,增进了身心健康,丰富了晚年生活,同时也提高了抵御“法轮功”邪教组织的能力。全校离退休老同志没有一人参与“法轮功”邪教组织活动。

    四、重视制度建设,提高工作队伍素质
  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和提高工作队伍素质是做好任何一项工作的重要保证,林日东对此有深刻的认识。他认真学习党的老干部工作方针政策,吃透上级精神,并结合学校实际,努力探索老干部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他坚持每年走访兄弟院校,交流情况,学习先进。针对老干部工作实际,先后制定了《浙江中医学院离退休工作条例》、《离退休工作岗位责任制》等四项制度,将老干部工作相关职责、任务分解到学校各系、部、处,责任到人,狠抓落实。从而使学校老干部工作形成了党委领导下的“集中管理,分级服务,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林日东重视工作人员的政治和业务水平的提高工作。他要求工作人员不仅要熟悉老干部工作政策,而且能及时解答和妥善处理老干部的实际问题;在接待老同志时态度要热情,答复问题要符合政策;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要及时与有关部门联系,限定解决问题的时间等等。在他的言传身教影响下,离退休工作处全体同志的政治、业务水平不断提高,更能适应新形势下的老干部工作,更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全处工作人员和处集体先后多次被学校评为优秀工作者和先进单位。
  林日**爱老干部事业,对老干部工作政策和业务非常熟悉,善于处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踏实肯干,开拓创新,任劳任怨,深得老干部和本单位干部群众的信任和好评。他严格要求,廉洁自律,从未领过一分额外补贴或公司与门诊部的“好处费”。学校干部年度考核以及中层干部换届考察中,连续几年被离退休老同志考评为百分之百(满分)“优秀”。学校几次干部调整和上级有关部门选调,每次都因老同志的强烈要求,他继续留在老干部工作岗位上。虽然多次失去了去较好工作岗位的机会,但他觉得与老同志结下的情义是无法用金钱或其他东西来衡量的。他将一如既往地继续留在老干部工作岗位上,为老干部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