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兆华1985年调入江苏省委老干部局,在老干部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22个年头。他热爱老干部,热爱老干部工作,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认真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在局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以一个共产党员的实际行动,体现着党员的先进性;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在群众中树立了很高的威信。自2000年以来,他连续六年年度考核被评为优秀等次;2002年、2005年给予记三等功两次; 2004年获省委老干部局嘉奖通报一次;在2004年12月底市厅级党政领导班子副职后备干部人选民主推荐中,他以较高得票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充分肯定。 一、与时俱进,多学善思,自身素质不断得到新提 姜兆华先后在省委老干部局服务处、综合处、《银潮》杂志社和江苏泗洪县等领导岗位上工作多年。为了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不论在什么岗位上,他都十分注重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他在一次思想总结中写道:“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根据形势的变化、工作的需要,及时学习补充新知识,不断完善自我,才能保证始终胜任本职工作。”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十分注重政治理论学习,坚持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因此政治素质好,党性原则强,具有较好的把握大局的能力。他勤于钻研业务,精通老干部工作政策。刚进老干部局时,他还是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原来从事的是医务工作。面对从未接触过的新岗位,他认真学习党的老干部工作方针政策,虚心向老同志请教,并收集了大量有关老干部工作的报刊资料,及时掌握老干部工作的信息和动态,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角色转换,成为老干部工作的行家里手;他积极参加省委党校及其他各种业务培训,充分利用每一次学习机会充实提高自己,从大专学历达到了研究生学历,理论功底深,知识面宽广,具有较高的驾驭工作的能力;他注重向同行学习,善于超前思考,注意学习借鉴外省市老干部工作的先进经验和先进方法,自觉做到学思结合、学用结合,具有较强的工作创新能力。2003年6月,他被组织安排到泗洪县挂职锻炼,任县委副书记。在新岗位上,他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科学发展观,钻研市场经济、管理和法律等理论知识,及时储备补充新知识,不断完善自我。同时,能够注意向基层领导同志学习,学习他们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以及独特的工作方法和技巧,在复杂工作中接受锻炼,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 二、履行职责,开拓创新,分管工作不断实现新突破 在多年的工作中和多个工作岗位上,姜兆华都能认真履行职责,努力开拓创新,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2000年3月起,姜兆华担任省委老干部局综合处处长,承担有关老干部工作政策的研究和拟定、调查研究、信息库建设和开发利用,以及宣传、培训、信访等方面工作。姜兆华在工作中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他的影响带动下,全处同志的工作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全处上下形成团结协作,争创一流、开拓创新的工作氛围,2005年年度考核中综合处被评为局“先进处室”。 一是认真开展调查研究,积极探索老干部工作的新思路。几年来,他带领处室同志采取书面问卷、座谈、走访等形式,进行重点课题调研。综合处撰写的有关“离休干部医药费单独统筹”、“老年教育”、“国有改制和破产企业离休干部安置管理”等调研报告,有的被中组部老干部局评为年度优秀调研报告,有的已转化为政策,对老干部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受到有关方面的好评。二是重视信访工作。信访工作繁琐复杂,做不好就会影响中心,做不到位,就会影响大局。姜兆华对老同志的来信来访非常重视,他要求有关人员对信件做到封封有登记,事事有分析,件件有答复,采取领导亲自抓,“两结合”快处结等有效措施,力争把信访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两结合”即领导亲自“办案”与专人“办案”相结合,凡老干部的重大信访案件,他都要亲自过问、处理,多次与有关方面同志研究解决办法;坐门等信访与上门听意见相结合,对一些老同志集访的问题,他都会亲自接待来访老同志,耐心做好解释协调工作。还到老同志单位去,与信访人员及其所在单位负责人见面,听取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共同商讨解决的办法。自2002年以来,综合处共处理来信来访2596 件次,基本上没有出现“越级上访、重大重复上访及积压案件”的现象,维护了安定团结。三是出思想、出观点、出方法,努力当好参谋助手。他注重了解上情下情,并在研究上下功夫,对一些工作尽可能做到超前思考,积极向领导提出建议。在组织老干部政治理论学习、加强老干部党支部建设、“两费”清欠和“两费”保障机制建立完善、探索改制和破产企业离休干部管理服务方式等重大工作中,他和处室同志一起研究提出的许多思路和建议,都得到了领导的重视和采纳。特别是在“两费”清欠工作中,他提出的电话抽查、入户调查、清欠表由老同志本人签字、主要领导核签等办法,在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省委、省政府苏发[2006]8号文件以及中组部代拟稿等重要文件起草中,他的许多建议都得到领导的认可。他还针对近年来老干部工作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与处室同志一起,设计下发《中央驻苏企事业单位老干部工作情况调查表》、《省直单位无工作、无固定收入已故离休干部及省级退休干部配偶情况调查表》、《省直单位有特殊困难离休干部和退休厅局级干部情况调查表》等各种调查表,在深入调研、掌握情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新形势下做好老干部工作的新思路,为领导决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2003年1月,姜兆华兼任《银潮》杂志社副总编,负责《银潮》杂志社的日常工作。按照上级要求,他在整合《银潮》和《当代老同志》两份杂志的基础上,创办新的《银潮》杂志。为使新《银潮》能够赢得读者的认可,他组织全社同志深入调查研究,创新办刊思路,打造刊物风格,开拓发行市场。同时,注重以身作则,亲自审核稿件,积极协调关系,解决困难和问题。经过努力,《银潮》杂志发行量实现了翻番,取得重大突破,得到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领导的好评和本局领导的肯定,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003年6月至2005年6月,姜兆华任泗洪县委副书记,分管工业经济、“三外”、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劳务输出、科技和老干部等方面工作。他能够较好地适应环境,较快进入工作角色,在县委工作中找准自己的位置,摆正关系,服从工作分工和安排,积极协助县委一把手开展工作。 三、清正廉洁,严于律己,展现人民公仆新形象 姜兆华对自己各方面的要求十分严格,处处以党员的标准对照、检查、规范自己的言行。“对党忠诚老实,对老干部满腔热情,对事公道正派,对人坦诚相见”,是姜兆华一直遵循的人生准则。 他严于律己、廉洁自律、以身作则、处事公正,从不搞特殊化,模范遵守局的各项规章制度。他关心群众,对同志以诚相待,善于做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近年来,他积极参与单位组织的各类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学习教育,认真撰写体会文章,不断加强世界观和人生观改造,党性修养进一步提高,勤政为民,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关心群众冷暖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自觉遵守党纪条规,不为名利所诱,做一名高尚的人的意识更加巩固;客观冷静辩证地看待各种社会现象,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心态更加平和。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等各个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用严格的法律法规、党纪党规以及工作纪律来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姜兆华作风踏实,经常深入基层一线,密切联系老同志、密切联系基层群众。他每次出差,只要有可能,都要听听老同志的意见,和老同志当面聊聊。委派到泗洪县任职后,下乡村、走机关、进工厂、访民间,广泛接触离退休老同志、机关干部和普通群众,把握县情特点和乡土民风,虚心地听取干部群众的建议和意见,遇事乐于和其他同志商量,在工作实践中能够主动出思路、亮观点。同时,能够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廉洁自律,踏实坦荡,展现了人民公仆的良好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