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富自1999年10月担任扬中市委老干部局局长以来,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教的重要批示,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热爱老干部、热爱老干部工作,在新形势下带领全局干部职工不断强化学习、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和解决老干部工作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积极帮助老干部解决实际困难,推动了老干部事业的发展,为构建和谐扬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几年来,该同志曾被扬中市政府记功两次,多次被镇江市和扬中市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2003年及2005年分别被扬中市委授予“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2005年被江苏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部局评为全省“老干部工作先进个人”,并连续三年考核定为优秀公务员。2004年其所在的支部被扬中市评为“先进基层党支部”,老干部局被评为“镇江市先进集体”。 一、邀来各方支持,打造全新老干部之家 扬中是一个富庶的小岛,人民生活水平较高,其经济发展受到各界关注,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多次来扬中考察,给予肯定。但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扬中市老干部活动中心无论是外观还是内部设施都已经陈旧落后,周志富深感老干部活动中心与经济发展、与老干部活动要求不相适应,为此,他一上任便有重建老干部活动中心的想法,在市财政处于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绞尽脑汁、想方设法,采取“三打一跑”策略(打报告,即向市委、市政府报告老干部活动中心已与我市的经济发展和三个文明建设不相适应,要求重新翻建活动中心大楼;打招呼,即利用市召开“二会”的契机,晚上到有关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住宿地打招呼,详细介绍重建老干部活动中心的必要性,他的精神感动了代表和委员们,得到他们支持,以提案和议案的方式,提出改建老干部活动中心;打电话,即为翻建活动中心,咨询电话和联系电话打了无数个;跑,即为跑相关部门,与其沟通,请求在建设过程中,给予照顾和优惠),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周志富的执著终于争取到各方支持。财政拨款200万元,自筹资金100余万元,拆除原建于84年的两层小楼,兴建了3700平方米的5层框架结构的集政治学习、健康娱乐于一体的活动中心。拥有乒乓球、台球、羽毛球、歌舞、电视、戏剧、品茶、电脑、棋牌、书画、阅览、休闲、理疗等20个活动室, 可以说,周志富为活动中心的翻建呕心沥血,废寝忘食。新活动中心经过近一年的建设,于2006年6月落成开放。 在重视硬件建设的同时,他还非常重视丰富老干部娱乐活动内容,努力将文化娱乐活动与扬中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相结合,弘扬扬中精神,塑造扬中形象。周志富每年都精心组织近20次的老同志联谊活动,广泛开展乡镇与乡镇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乡镇与部门之间、县(市)与县(市)之间的老同志交流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使老干部拓宽视野、更新观念,有力地推动了老干部工作,也在全社会营造了尊重老干部、热爱老干部、关心老干部的氛围。为帮助解决老干部合唱团演出用车难的问题,周志富精心谋划,请退下来的原四套班子的老领导出面到各单位、各部门及有关企业去讲困难、摆问题,请他们给予资助,经过多方集资,购买了价值四十余万元的空调面包车。为了老干部的健康,他还创办了老干部门诊部,设立了家庭病房,建立了老干部健康档案。 二、热心组织服务,他让夕阳更灿烂 作为老干部局一把手,他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大局,积极创新举措,带头创建了老干部合唱团、老干部报告团、雷锋事迹报告团、老干部十六大精神宣讲团和老干部诗书画协会,并充分发挥老同志的政治、威望、经验、时空、智慧、亲情六大优势,宣传扬中、颂扬扬中、服务扬中。周志富曾是部队文工团政治部营职干事,吹、拉、弹、唱样样精通,是国家二级演奏员,转到地方曾担任过锡剧团团长。2002年的早晨一次偶然的机会,周志富看到一群晨练的老同志手拿花绢,扭着秧歌,顿时萌生了创建老干部合唱团的想法,经过他的调查、研究,一个月后,60人的老干部合唱团成立了。周志富对新成立的合唱团高度重视,队员召开会议、排练节目,只要他有时间都要亲自参加,外出演出节目都要一一审查、过目。制定了合唱团的规章制度,请专业人员精心编排节目,提高演出质量。老干部合唱团经历五年的风雨,步上了正轨,到目前队伍壮大到600多人,自编自演了74个具有时代性、趣味性、群众性的节目,深入到镇、村、学校和敬老院进行演出,共演出170余场,观众达4万人次。此外“老干部报告团”自编45个主题讲稿,宣讲200余场,听众达4.5万人次;“老干部诗书画协会”发表作品2600余首,为扬中赢得了全国为数不多的“诗词之乡”的美誉。扬中的老干部以他们特有的方式服务中心、服务社会,受到各界的好评。 三、狠抓政策到位,他让老干部的两个待遇得到落实 周志富对落实老干部政治待遇十分重视,工作中能坚持五项制度,在老干部每月政治学习中,能及时向老干部宣传国家大事,通报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主要成绩,传达上级指示精神。采取辅导报告会,学习体会报告会等形式传达中央文件精神,每年都组织老干部考察工农业生产,以老干部党中央支部建设为抓手,促进了老党员组织生活的落实和老干部工作的开展。 在落实生活待遇方面,周志富也很重视。每一次老干部生活待遇调整,他都要求大家把工作做细,既要向老干部做好宣传,又要抓好落实,他在镇江市范围内率先做到老干部生活补贴,机关、企事业老干部一个标准。几年来,为让老干部能经常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周志富不仅在春节,暑期带头走访慰问老干部,对生病住院和身体不好的老干部,还不定期到医院或上门看望,并保持电话联系,还经常请医学专家为老干部讲授老年人日常保健知识,提高了老干部的生活质量。易地安置到扬中市的离休干部田向荣2003年因心脏病急需做心脏支架手术,庞大的医药费让田老望而却步,周志富听后,让其立即住院手术,医药费由他去跟离休干部的直管部门协调。经过周志富多次电话联系和上门协调,使田老十几万的手术费全部得到解决,目前,这位老干部身体状况良好。 四、一贯勤政廉政,永葆人民公仆本色 周志富在工作中高标准严要求,公道正派,清正廉洁,密切联系群众,始终保持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本色,淡泊名利,从不以权谋私,工作中发扬民主,注重团结带领同志共同开展工作,在市委老干部局具有很高的威望。 周志富在做老干部工作中,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一是敢字当头,大胆抓;二是动之以情,求理解;三是多办实事,安人心。扬中老干部局活动中心的管理服务一开始比较乱,周志富认为,活动中心是老干部局的窗口,一定给老干部一个好的形象。他致力于制度建设和作风建设,现在中心的内外环境及服务工作都实行了包干到人的责任制,中心不聘一名临时工,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受到老干部好评。他紧密联系扬中的现状和老干部的思想实际,面对现实,正视困难,积极探索“无形教育”的新方法,一方面,利用环境感染,采取行为感化,文化熏陶,把老干部的思想教育寓于娱乐之中,寓教育于现实生活之中。另一方面,寓教育于情感交流之中,主动去接触老干部,关爱老干部,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工作中坚持做到“三访”、“三化”,“三访”是有病必访、有难必访、有家庭矛盾必访,“三化”是生病看望制度化、平时走访经常化、处理老干部来信来访规范化。他想老干部所想、急老干部所急,权为老干部所用、情为老干部所系、利为老干部所谋、事为老干部所办。周志富到老干部局工作七年,时间虽短,但办了许许多多的好事实事,“有困难,找志富”,这是扬中市离休老干部形成的共识。他们有什么问题或烦恼,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志富同志,在他那里,老干部一般满腹牢骚来,满脸笑容走,他说的话,他做的事,暖心暖肺,妥帖周全,叫老干部们打心底里喜欢。在他们的心目中,周志富精明能干,平易近人,热情真诚,既是一位领导,更是他们的贴心人,被他们誉为老干部的“110”。 周志富就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为老干部工作竭诚奉献,他以自己的真心、真情、真事感染他人,展示了一个党员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