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兰江畔敬老情 ——记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党委老干部局局长李正来

2016-12-30 14:03|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480| 评论: 0


  自1998年2月,李正来调任延边州委老干部局局长以来,他满腔热情,周到细致地为老干部服务,被老干部誉为“贴心人”,连续五年被州委、州政府评为优秀领导干部、“慈善救助双日捐优秀组织者”,获省“关心下一代工作荣誉奖”。
  一、当好参谋,尽心竭力抓好老干部政策落实
  延边是革命老区,战争年代从延边走出的优秀子弟非常多,每3人中就有1人参军,离休干部人数比例很高,全省原朝鲜人民军改办离休的农村离休干部主要集中在延边。延边是国家级贫困县较多的市州。他上任之初,正值离休干部“两费”拖欠的高峰期。1997年,全州拖欠离休干部“两费”900多万元,占全省五分之一。面对一些老干部家徒四壁,为了治病而不得不求亲告友四处借钱,甚至不断到省州上访,他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他认真组织全局开展调查研究,摸清底数,了解实情,提出了一系列解决老干部“两费”拖欠的办法和措施。这种对老同志疾苦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引起了州委领导的高度重视,表示再苦也不能苦了老干部,并指示财政部门拨出专款,为州文化系统39名离休干部和州直部门所属8个企业离休干部解决了“两费”补贴。他还积极向上级部门反映情况,取得支持,争取317万元补助资金,在春节前发到离休干部手里,使离休干部愉快地度过了新世纪的第一个春节。
    一次性解决“两费”拖欠之后,他开始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积极工作,建立离休干部“两费”保障机制,将企业离休干部离休费纳入社保。在建立医疗保障机制中,他多方协调运作,努力将306名特困企业离休干部医疗统筹费428.3万元纳入州财政。
  2005年的一天,开纤厂一位老干部的来信反映“老干部的统筹外费用没有落实”,引起了李正来的注意。他立即召集相关工作人员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举一反三,摸清特困企业类似问题的底数,并同财政、社保等相关部门进行协商研究,及时向州政府请示,将州直239名特困企业离休干部的统筹外费用37.5万元纳入财政预算,延煤、和煤58名离休干部统筹外费用也由州财政下拨的企业改制成本中予以解决,从而使“两费”保障机制更加完善。八年来,他先后争取省财政支持资金994万元,争取州财政用于解决“两费”资金2700万元。全州老干部“两费”问题得到比较圆满地解决,保持了边疆少数民族离休干部队伍的稳定。
  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改革的深入,他结合实际,起草呈报了《关于解决州直企业离休干部实行集中管理服务工作的意见》,得到了州委、州政府领导支持,批准成立了州直企业离休干部管理服务中心。他还认真督促、指导县市区推进企业离休干部集中管理工作。2005年他又积极向州委、州政府领导建议,召开州委老干部工作领导小组专门会议,确定企业离休干部一次性缴费标准和州直企业离休干部管理服务中心的工作经费,目前州直已有125名企业离休干部实行了集中管理服务,全州集中管理服务工作正在积极推进。
  二、精心服务,做敬老尊贤的模范
  延边是朝鲜族聚居地,尊老敬老是朝鲜族的优良传统。每年老人节之前,他都千方百计地尽量用传统的、体现民族特点的方式为老同志服务。他和全局工作人员穿上民族服装,为州直70周岁离休干部摆宴席举行集体祝寿,行子女之礼,尽儿女孝心,老同志非常感动。2003年老人节,他驱车近100公里到汪清县慰问了两位年近百岁的离休干部。
    延边是歌舞之乡,老同志乐观向上,喜欢活动。防治非典期间,为了不间断集体活动,他根据老同志生理特点及时将有关防范资料复印放大,制作成宣传板,购买了红外线体温计,专门组织两名职工为老同志测量体温,保障了集体活动正常进行,受到老干部的好评。几年来,他积极争取各种专项资金187.6万元,改善了老干部活动服务设施,提升了服务的档次。
  他十分关注老干部的特困住房。建于20年前的延吉市天池路老干部住宅小区,因年久失修漏雨,李正来看在眼里急在心上。2001年,他先后八次到有关部门协商,最终改建了总面积为12000平方米铺设地暖设施的新住宅,改善了48位老干部的住房条件,解决了局里28名职工的住房。他还抓住农村“新居工程”和城市“棚户区改造”的良机,向州领导呈报了《全州离休干部住房问题调查和建议》,努力争取尽早解决离休干部特困住房问题。
  三、身体力行,带好工作队伍
  李正来深深感到,老干部工作政策性强,涉及到的部门多,单凭热情是做不好的,必须有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工作队伍。因此,他始终坚持与时俱进,更新知识,他和班子成员在省级刊物多次发表文章,局机关党支部连续五年被州直党工委表彰为先进党支部。他在抓好机关处室的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的同时,重视硬件投入,为全局每个办公室都配备了电脑,提高了办公效率和信息化工作水平,率先在全州八个县市建立离休干部信息管理系统四级库。
  2001年,州直机关机构改革运作初期,有老干部局减编的意向。李正来了解有关情况后,马上写出书面报告,向有关领导积极争取,不仅没减行政编制,而且增加一个事业编制。2006年事业单位改革,活动中心、企管中心按照州里计划将要合并减少编制,他拿出省里“机构不撤,人员不减”文件,同书面报告一并送给相关州领导,事后他又用电话沟通,说明情况。不久州里作出决定,使撤销、合并的机构得以恢复。李正来作风民主,坚持原则,自觉地把局长的权力化作班子集体的责任和行动。坚持重点、难点问题由班子集体研究决定,主动倾听分管局长的意见,避免了权力过于集中而造成决策失误或其他不必要的矛盾。近两年全局任免13名干部中,都坚持阳光操作,形成了良好的用人导向和风气。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