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昆明铁路局昆明供电段,许多老同志都称赞着这样一位好干部——她曾不顾山高路险、辗转180多公里,到偏远的山窝窝慰问老同志;也曾不顾危险、冒着随时可能发生的严重地质灾害慰问因山体滑坡房屋被毁的老同志……她就是昆明供电段离退休办公室主任尹红旭。近十年来,尹红旭走访慰问的老同志多达4000余人次,共为800余名困难离退休老同志送去了组织的温暖。她的足迹遍布沪昆、南昆、成昆和昆河线等地,被老同志亲切地称为“贴心人”。 勇挑重担求创新 昆明供电段共有离退休老同志735人,分布在云、贵、川三省的37个县市,半数以上的老同志居住在铁路沿线和交通极为不便的山区。离退休服务管理工作的范围广、难度大、任务重。 2002年5月,尹红旭调任昆明供电段离退休管理办公室主任。她怀着一腔敬老爱老之情,勇挑重担。面对700多名离退休老同志和涉及离退休工作中各种各样的问题,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凭着一颗敬业之心和爱老之情,她很快找到了工作头绪:要做好离退休工作,首先要把基础工作做实做细。于是,她倾注全力、加班加点,通过查阅老同志档案、给老同志写信、打电话、到老同志家中走访等多种形式,对每一位老同志的基本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她还精心设计了一份包括老同志身体状况、子女情况、爱好特长等内容的《离退休人员调查表》,并把这些信息全部录入离退休老同志信息库,实现了系统化、信息化管理,为更加深入地开展服务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适应铁路深化改革对离退休服务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她还立足于工作创新,在离退休老同志相对集中的区域成立了16个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为形式的老同志“三自”小组,并推选群众威信高、责任心强、乐于为群众服务的老同志担任“三自”小组长和党小组长,协助离退办更加细致地做好服务管理工作。 贴心服务显真情 在工作刚刚打开局面之时,尹红旭就遇到了一次前所未有的考验。2003年,突如其来的非典席卷全国,昆明供电段的3名老同志受到感染,被隔离住进了医院。尹红旭不顾传染,三天两头往医院跑,忙前忙后为老同志端水、削水果,细心照料,并耐心地做老同志的心理开导工作。在3个月的治疗中,帮助老同志很快地恢复了身体健康。 72岁的孤寡老人李德创因患有精神分裂症、贫血症、股骨头坏死等疾病,基本处于痴呆瘫痪状态。尹红旭一直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他,多方联系将他送往医疗条件优越的云南省心理卫生中心进行全方位的医护治疗,还坚持定期给李德创送去衣物、食品和零花钱,并根据他的身体和经济情况帮助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使他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在日常工作中,尹红旭还注重从一点一滴做好服务工作,从方方面面的细节上为老同志的生活着想。在为老同志办理铁路医保纳入省医保统筹的工作时,需要更换新的养老金卡。尹红旭考虑到老同志在银行、医保中心之间来回跑,既不安全也不方便,于是她亲自拿着单位介绍信和有关材料,不知跑了多少个来回,打了多少个电话,先后为83名老同志办妥了手续。 在为离退休老同志办理家属证和家属医疗保险的工作中,尹红旭一直都是亲自到各退管小组和老同志家里,上门帮助符合条件的老同志办理有关手续,大大减少了老同志的出行麻烦。2009年,一位住院的瘫痪退休职工需要办理二代身份证,其本人无法到现场正常采集照片,尹红旭得知情况后多次到派出所和社会福利院等单位进行协调,先后两次请摄影师到医院拍照,终于成功办理了证件。这种主动服务的做法成为了尹红旭一贯的工作风格,深得老同志们的赞许。 营造氛围抓学习 细心的尹红旭在与老同志们交流时发现,广大离退休老同志虽然已经离开工作岗位多年,但他们关心时事和铁路改革发展的热情以及求知、求新的愿望不减当年。为尽量满足老同志的学习需要,落实好他们的政治待遇,尹红旭在“三自”小组的基础上,成立了13个学习小组,并以小组为单位集中组织学习。 为了确保学习活动达到预期效果,她定期制订学习计划,把学习安排印发给每一位老同志。她还坚持轮流到每个小组引导学习,并与老同志们座谈,倾听他们对学习活动的意见和建议。在学习形式上她力求多样化,时常邀请上级领导为老同志举办形势讲座,并组织内容丰富的知识竞赛、座谈讨论等,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在学习内容上,她注重把思想理论、政策法规、文化娱乐、养生保健等有机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老同志的学习积极性和趣味性,受到大家的广泛欢迎。 患有脑溢血的安定文老人,刚出院两个月就到小组参加学习,有人劝说他身体不好就不必参加了,可他笑着说:“如果不参加学习,不听听组织的声音,就会落后于形势,头脑就会慢慢变得陈旧了。”为了扩大学习的覆盖面,尹红旭还对一些有特殊困难不能参加集中学习的老同志亲自送学到家。家住呈贡的老同志张存俊一直生病在家,尹红旭除了经常打电话问候外,还坚持定期上门走访,将学习材料送到他手中,并为他讲解铁路局的大事要情和铁路的发展形势。 心理疏导促和谐 尹红旭在平时的工作中注意到,在老同志的日常生活中,因为各种家庭因素、邻里关系、社会交往等产生一些心理问题,有的甚至发展为难解难劝的矛盾纠纷,这些并不一定都是需要提供物质条件才可以解决,而是可以通过耐心开导、精神抚慰、心理调节加以解决。为了妥善处理此类情况,她认真学习心理学有关知识,深入分析老同志的言行规律和特点,逐步尝试开展老年心理咨询服务,先后为老同志“诊治”有关精神抑郁、心态偏执和人际交往、老年婚恋等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100多人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供电段有一位退休老同志,因其老伴经常与邻居跳舞而产生猜疑,怀疑老伴有婚外情,以致连老伴外出锻炼身体、上街买菜都要跟踪盯梢,不仅闹得邻里不和、家庭“硝烟四起”,而且搞得自己也身心俱疲,精神几近崩溃。尹红旭得知情况后,主动上门找这位老同志谈心,经过多次耐心的心理开导,老同志逐步消除了疑虑,老两口间也恢复了往日的信任。前不久,这位老同志还特意带着子女来感谢尹红旭,拉着她的手说:“没有你,我们这个家庭就散了,你真是把我们当成了自家人,这是我们全段老同志的福气啊!”在实践中,她还总结出了许多处理老年人心理问题的经验,撰写了不少调研文章对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助老有为更生辉 实现铁路运输生产又好又快发展要有安全作保障,围绕安全这一永恒的主题,尹红旭在全体离退休老同志中开展了“人退心不退”夕阳红保安全系列活动,主要内容包括安全知识竞赛、安全常识征集和讲一个安全故事等。活动还向广大离退休老同志发起了“多一分关爱、多一分支持、多一分提醒、多一分体谅”的倡议,引导老同志发挥余热、尽力做好子女的坚强后盾,并以此来支持铁路安全生产。 原来有一些子女,由于工作忙节假日经常加班,没有时间回家看望老人,部分老同志有意见。开展活动后,这些老同志的思想发生了转变。一位老同志深有感触地说:“为了保证运输生产安全,子女们全力以赴地投入工作,真是太应该了,我们在岗时不也是这样干的吗!现在离休退休了,虽然日常也需要他们给予更多的照料,但只要他们为了工作,我们都应该对他们多体谅、多支持。” 尹红旭还根据铁路春运、暑运、防洪等各个时期,在职职工坚守和奋战在一线、无暇回家照顾父母的实际情况,对有困难的重点老同志经常登门慰问,关心照料他们的生活,像他们的子女一样尽一份孝道。 多年来,尹红旭把为老同志服务作为一种崇高的事业,倾注了自己的全部热情和努力。由于工作繁忙,她常常顾不上照顾自己的家人,也会因家人的不理解而受到委屈,但她依然是那样的执着,兢兢业业地做好为老同志的服务工作。她的付出赢得了老同志的赞誉,也使昆明供电段连续10年被昆明铁路局评为“模范离退休职工之家”。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离退休工作者深深的敬老爱老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