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的一天,交通运输部老干部工作会议。 一位气质儒雅的中年男子在大会上作经验交流,他用质朴的语言,深情地表达了对老干部工作及事业的追求和热爱。他的发言赢得了与会同志的好评和称赞。他就是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主任、党委副书记张臣斌。 张臣斌从事党务秘书20年,任过局党办副主任,后调到局工会任副主席。2002年底,一纸调令将他从局机关调到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担任一把手。这个局机关直属单位有干部职工40人,直接服务管理局机关离退休干部600余人,并负责指导局系统近万名离退休人员的服务管理工作。深知老干部工作重要性和复杂性的他,怀着“让党组织放心、让老干部满意”的高度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一头扎进了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工作领域,埋头苦干9年,干出了深厚感情,干出了显著业绩。
9年来,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多次被评为长航局机关先进文明单位,2003年、2004年、2010年分别被评为交通部、湖北省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他本人多次荣获长航局机关优秀党员、长航局机关先进工作者、长航局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真情投入 老干部冷暖放心上 无论开会还是平时言谈,张臣斌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是:老干部是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有功之臣,对他们高看一眼,厚爱一分,既是一种传统美德,更是一种政治责任。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他始终将老干部的冷暖放在心上,带着深厚的感情去做老干部工作。 上任伊始,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他就熟知了局机关离退休人员的基本情况。那一年,他对局机关100多名离休干部进行了逐一走访,认门知人。从此,张臣斌定期不定期看望慰问老干部便成了一种习惯。9年来,他坚持到医院看望住院老干部,夏天为老干部送清凉、冬天为老干部送温暖。他还经常利用节假日休息时间到老干部家里、到老干部病床前看望老干部,及时发现和帮助解决老干部遇到的难题。 在一次走访中,独居在家的老干部苏贻民突发急病,神志不清。张臣斌连忙和工作人员一道,将老人紧急送往医院,所幸发现及时、抢救及时,老人很快脱离了生命危险。当苏贻民的弟弟从山东老家赶来,看到自己的哥哥病情已经好转时,激动地说:“真是多亏了你们,还是组织好啊!” 离休干部陈晃奎百岁生日即将来临之际,正值老人住院期间。张臣斌考虑到老人的身体状况,便从几个方案中确定在医院病房里为陈老操办百岁寿典。寿典办得喜庆热烈,陈老的家属满怀深情地拉着张臣斌的手说:“你们真是比我们家人想得还周到啊!” 在一次参观活动中,80多岁的离休干部王炳毓因腿脚不方便,站在 9年来,离休干部从121人陆续减少到现在的79人。每个老干部的去世,都无一不牵动着他的心,只要是离休干部和处以上退休干部去世,他都亲自看望慰问家属,到殡仪馆为逝者送行。 这些年,张臣斌对老干部工作倾注了大量心血,可谓“三多三少”:跑医院多,跑老同志家里多,跑殡仪馆多;对自己的家人照顾少,节假日休息少,个人利益考虑少。 张臣斌不仅自己带头,还从制度上确保离退中心密切联系老干部落到实处。他上任后,重新修订了联系老干部制度,班子成员分工,每人确定几个联系点,每年底班子成员都深入到各党支部,与老干部座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把好的建议纳入来年的工作计划。老干部关心的很多具体问题就是在这样的走访座谈中得到有效解决。 执行政策 两项待遇落实处 在日常工作中,张臣斌既严格按政策规定办,又坚持以人为本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主动落实好老同志的政治和生活两项待遇。 老有所养、老有所医是老干部普遍关心的问题。张臣斌到任后,始终把它作为重点来抓,以“四个坚持”,确保老干部生活待遇的落实。一是坚持按政策规定办事,贯彻上级有关离退休费和福利待遇的文件精神,不打折扣。二是坚持从快、从优、从高地解决老同志生活待遇的问题。2006年工改增资、2008年房改补贴,老同志都优先于在职人员发放;2009年规范老同志的生活补贴,按所在地较高水平执行,使老干部们的收入水平明显提高。三是坚持为老同志办好事“不停步、迈小步、有进步”。提高了老同志生日慰问费、住院慰问费。传统佳节同样向老同志发放慰问品,体现组织的关怀与温暖。四是坚持抓好老同志医疗的管理和服务,寓管理于服务之中。老同志在长航总医院住院看病,先住院后结账,无后顾之忧。离休干部住院借支票、报药费由专人负责,免除了老同志来回奔波之苦。老同志看病的门诊费,由工作人员到各居住点报销,方便快捷。定期对离退休人员进行体检,邀请专家进行健康知识讲座,让老同志身心健康,颐养天年。 在政治上尊重、关心老干部也是张臣斌始终放在心上、抓在手上的重要工作。凡是局里的重要会议和活动,他都要和有关部门一起组织老干部、老领导参加,并在前排或主席台就座;每年组织召开形势报告会和情况通报会,引导老干部跟上时代步伐,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同心同德。除多次组织离退休老干部到上海、江西婺源、湖南韶山、宜昌三峡大坝等地参观外,每年他还组织老局领导考察长江航运,老局领导在抚今追昔、倍感欣慰的同时,也纷纷对长江航运的发展建言献策。 不仅如此,张臣斌还特别注重丰富老干部的文化生活。他到任没多久,针对老同志反映多年的武昌地区没有活动室的问题,他四处奔走,打通关节,落实资金,终于使老同志盼望多年的老干部活动室建立了起来。每逢重大节日,活动中心都组织开展文艺汇演、各类比赛。2008年召开了500多人参加的“迎奥运、促和谐”老年运动会。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老干部在湖北省经典老歌大赛中获得了全省一等奖。此外,每两年一次的金婚庆典、每年一次的江滩健步行已经成为老干部文化生活的品牌。 求实创新 开创老干工作新局面 张臣斌是一个思路开拓、注重创新的人。他根据老干部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提出了“一二三四五”的工作理念和“四句话十六个字”的操守意识。这些年,他的很多工作举措都是前任们所没有做过的。他一次次尝试了、成功了,又一次次开始新的尝试。 2009年,为纪念建国60周年,张臣斌组织开展了“八个一”系列活动。其中,根据征文活动征集的稿件,编辑出版了《江花烂漫六十年》一书。同时,还制作了题为《情系桑榆霞满江》的宣传片,将近年来长航局离退休干部工作浓缩到这个短片里,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为抓好离退中心的自身建设和管理,张臣斌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抓制度规范。建立健全了各种规章制度,编印出了老干部工作管理手册,使老干部工作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二是抓队伍建设。张臣斌善于将各种学习教育活动与老干部工作相结合,增强了干部职工服务老干部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同时,注重队伍的能力建设,每年组织一次专题培训活动,先后组织了老干部工作政策、计算机、文书写作、文明礼仪等学习培训。
2010年,按照中组部要求,张臣斌率先在交通系统开展了学习老干部工作政策业务知识竞赛活动,他亲自拟定复习题和竞赛答题,并成功举行了有局属各单位代表队参加的现场竞赛,有效地推动了局系统老干部工作政策的学习和运用。 他又是一个非常严谨务实的人。他把老干部关心的热点、难点作为自己工作的重点,出实招,求实效。这些年,为解决老同志的身份、待遇问题,他知难而进,一方面积极向上级领导和部门反映老同志的呼声,最后经过上上下下的努力,使困扰多年的历史遗留问题等到有效解决,老同志的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不少老同志写感谢信表示感激之情。另一方面,他耐心做好老同志的思想政治工作,稳定老干部队伍。在一次与老同志面对面地做工作时,面对老同志的激烈言词,他反复耐心地做工作,一天的劳累下来,他的高血压差点犯了。在老干部工作中,张臣斌付出太多太多,近年来腰腿病、胃病、高血压等疾病都找上门来,可忙起来的时候他根本顾不上自己的身体。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郑板桥的这句诗用在张臣斌身上毫不为过。因为他总是在老干部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用满腔热忱为他们嘘寒问暖,排忧解难。他说,看到老干部晚年生活幸福,看到老干部工作一年比一年有进步,我在这个岗位上无怨无悔。 |